APP下载

牛前胃弛缓的诊断与治疗

2012-01-25吴恒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继发性食欲病牛

吴恒忠

(广西省凌云县玉洪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凌云 533108)

耕牛前胃弛缓是牛常见病之一,在农村个体养牛户中经常发生,尤其多见于舍饲奶牛、役牛。前胃弛缓是指瘤胃、网胃、瓣胃神经肌肉装置感受性降低,平滑肌自动运动性减弱,内容物运转迟滞所致的反刍动物消化障碍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前胃运动减弱甚至停止。凡是能导致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降低的因素均能引起此病。

1 病因

前胃弛缓按病因和病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胃弛缓2种。

1.1 原发性前胃弛缓

1.1.1 饲料单一 (1)长期饲喂粗硬难消化的饲料。如玉米秸、豆荚、干红薯藤等。由于难以消化,导致胃内容物易缠结成块,影响胃内微生物的正常消化活动;(2)长期饲喂质地柔软的饲料。如面粉麸皮等,由于不足以兴奋胃肠功能而导致本病发生。

1.1.2 饲料发霉变质 饲料发霉变质致使胃粘膜感受器过度刺激后转为弛缓。

1.1.3 饲料中添加矿物质与维生素不足 特别是孕牛临产前,运动不足,胎儿过大,自身负担过重,引起前胃弛缓。日粮搭配不当,缺乏钙钾或维生素,使神经体液调节紊乱而导致前胃弛缓。

1.1.4 过度劳役、缺乏运动或环境条件突然改变 冬季舍饲牛或圈养牛易发生此病,胃肠神经受到抑制,胃消化动力遭到破坏,导致前胃运动机能紊乱而引发本病。

1.1.5 患有营养代谢病与中毒 如生产瘫痪、骨软症;采食有毒植物和化学药物中毒。口腔、牙齿和舌的疾病,因采食咀嚼障碍,可引起前胃弛缓。

1.1.6 其他 长期内服大量磺胺类或抗生素药物致使瘤胃内微生物系统共生关系遭到破坏,消化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前胃弛缓。

1.2 继发性前胃弛缓

继发性前胃弛缓多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胃疾病以及多种传染病,如牛结核、布氏菌病等;寄生虫病如牛肝片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等;在热性病的发病中后期过程中都有可能引发本病。

在上述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牛前胃机能紊乱,兴奋性降低,蠕动次数少,胃内容物不能充分混合和运送而停滞,在胃内产生大量有机酸。胃内容物异常发酵产生对机体有害的气体有机酸、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被吸收后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引起反刍嗳气和食欲的扰乱。酵解产物还强烈刺激前胃、真胃乃至小肠,发生炎性变化,使病情急剧发展和恶化。

2 临床症状

(1)原发性前胃弛缓 病初病牛体温、呼吸、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随着病情发展可见营养不良,患畜精神沉郁,眼球凹陷,倦怠无力,结膜轻度黄染,舌苔无变化;听诊:心音弱,呼吸音正常,瘤胃蠕动音微弱,肠蠕动音非常弱;触诊:瘤胃内容物松软、充满呈生面团状不留指压痕,有痛感,瓣胃区不敏感,病久日渐消瘦,被毛逆立,粗糙无光,行动无力,精神不振,鼻镜发干,严重时卧多立少,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本型只要早发现,并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给予健胃促反刍药,如人工盐等可很快治愈。

(2)继发性前胃弛缓 慢性瘤胃气胀,肠炎及外伤感染等并发或继发,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增数。

(3)慢性前胃弛缓 随着病情发展,病牛不同程度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常常磨牙或出现异嗜癖。瘤胃蠕动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叩疹呈振水声。肠音减弱,不时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触诊瘤胃柔软。粪便干小呈糊状,附有大量粘液,有时出现血液。病牛由于病程长精神萎顿,毛粗消瘦,鼻镜干燥,卧地不起。有的病牛兼有气胀,且气胀时起时消。

3 诊断

由病牛食欲减退,反刍障碍以及前胃运动减弱初步诊断。泌乳家畜则表现为泌乳量突然下降。如病牛全身状态相对良好,各生命指标无大改变,在改善饲养管理并投放健胃药后转为康复的为原发性前胃弛缓;反之且病牛病情继续恶化的为继发性前胃弛缓。

4 辩证施治

治疗原则是排除病因,兴奋瘤胃蠕动,改善饲养管理,促进食欲和反刍恢复。制止腐败发酵及防止中毒,修正胃肠神经体液调控,恢复胃肠运动功能,促进前胃内容物的微生物消化和运转。

4.1 增强瘤胃蠕动

龙胆酊30~50 ml,稀醋酸10~30 ml,95%洒精50~100 ml加温水少量混合后给病牛服用。也可用10%氯化钠溶液200~500 ml静脉注射。为了恢复瘤胃内微生物群系,可用刚屠宰的牛瘤胃液或牛反刍口腔内的草团,经口腔灌入病牛的瘤胃内。

4.2 偏方治疗

(1)食醋1 000 g,食盐60 g,加水适量灌服。

(2)生姜1 000 g,黄酒500 g,红糖250 g,生姜榨汁后,3者混合,灌服。

(3)内服福尔马林10~15 ml,加水20~30倍稀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

(4)10%氯化钠500 ml,1次静脉注射;5%葡萄糖500 ml,反刍特灵5支,1次静脉注射。

(5)茶叶150~200 g、水16~20 L。先将水烧至沸腾,再加入茶叶浸泡15 min,而后再煮沸5 min,过滤去渣,候温1次灌服。1次/d,一般1~2次见效,4~5次痊愈。

(6)食醋2 ml/kg体重,植物油500~1 000 ml混合后灌服,此方主要用之于调节酸碱度,疏导肠胃。

以上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用药后经追访,畜主均说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5 体会

牛发生本病本病实质是脾胃虚弱,脾虚不磨,在施治时,应抓住“脾胃虚弱”这一环节,不论何种证型均呈现出脾胃虚弱的症状,即脾不健或胃不受纳,因而水草迟纳或吃而不化,水谷不化则气血无源,因此病牛精神萎顿、倦怠无力导致脾气不升,时而出现泄泻,若消化物阻于胃肠,则发生便秘。所以在临床诊治中补气健胃是共同的方法。

另外,临床上因内伤或外伤感染都有可能引起慢草和不食,内伤中又以劳役过度多见。劳役所造成的前胃弛缓,多伤在脾,其表现为虚证,因此临床上以虚寒型前胃弛缓多见。而湿热困脾型前胃弛缓又是因为外邪乘虚而入所导致,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应细心诊断后给予治疗。

猜你喜欢

继发性食欲病牛
高温天猪食欲下降,这六种饲料可消暑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莴笋开胃增食欲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晚秋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