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场疾病控制技术

2012-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群猪舍

刘 芳

(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章丘 250204)

养猪场疾病控制技术

刘 芳

(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章丘 250204)

现代养猪的特点是集约化、工厂化、高密度,易引发空气污浊、粪便多,容易发生和传播疾病,猪场的选址布局、品种、饲料、防疫、环境、生产工艺技术与经营管理是构成养猪生产和决定生产水平高低的几大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的保障措施,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猪场疾病控制要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养并举的方针,做好隔离饲养,防疫卫生,消毒,免疫报检等工作。

1 选址、布局及设施

猪场要选择地势高、平坦、向阳、无污染、水、电、交通都方便的地方,生产区、生活区要分开。

生产区内按上风向,从上风向向下依次排序分为种猪舍→妊娠舍→分娩舍→生长舍→育肥舍。

生产区内还要设置病猪隔离舍,将发病猪或潜伏期的猪及时隔离观察,及时治疗。

病死猪要远离猪场进行焚烧或深埋,大群及时消毒以防传染。场内还要设置专门的堆粪场或粪便处理设施,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污染。

2 饲养管理

2.1 生产用水

猪场必须提供清洁、卫生的生产用水。最好是地下水或不含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水,供猪体所需。

2.2 饲料

供给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饲料。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根据不同的生长所需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严禁饲喂被污染的饲料和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止中毒。

3 计划免疫

3.1 切实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增强群体的抗病力

预防免疫接种是防止猪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于规模化猪场,一些重要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等,必须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对种猪场,一些繁殖障碍性疫病,如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也必须进行预防免疫接种。

对有些疫病,如仔猪黄白痢、仔猪红痢、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应根据本地区疫病的流行情况和本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免疫接种。

关于猪传染病的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目前尚无统一规定。各地区、各猪场应根据本地、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切实有效的免疫程序。

3.2 定期进行检疫和疫病监测,防止传染病流行

规模化猪场兽医人员应经常对猪群进行检查,观察猪群的运动、休息、采食、饮水、粪便等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对非正常死亡的猪要及时进行病理剖检,根据剖检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对剖检诊断不能确诊的病猪,应采集病料,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对自己不能确诊的疾病要及时送往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确诊。

4 严格的消毒制度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及时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实践证明:一般的消毒液很难穿过厚厚的粪便和污物杀死其内部的病原体及寄生虫。首先,每栋猪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饲养,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次,空舍后应将猪舍彻底清扫、冲洗。第三,用消毒液将猪舍从上到下彻底地喷洒一遍,消毒液最好用火碱或长效百毒杀等。

猪场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践中,首先要清洁卫生,有严格的防疫制度,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驱虫,满足不同日龄,不同生长状态猪只的福利,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就是发病也好治疗的效果。

总之,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防疫体系内的众多缓解必须环环相扣,节节相连,不不到位,才能充分发挥综合防疫体系的作用,保障主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群猪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群中暑咋预防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