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结核病的防控措施

2012-01-25努尔扎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结核菌素进针牛群

努尔扎提 任 明

(1.新疆尼勒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尼勒克 835700;2.尼勒克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尼勒克 83570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牛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病牛贫血、消瘦、体虚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生产力下降等为特征,在牛的多种组织器官上形成结核结节和干烙样钙化病灶。

常用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检测奶牛结核病。结核菌素能否准确注进皮内是检疫成败的关键。虽然1次注射失败可以补注,但畜主怕奶牛反复受刺激产奶量下降,多不同意重复注射。对大型奶牛场牛实施检疫时,多集中在饲喂时进行,因养殖量大,为减少对牛群的刺激,更要赶时间,要求注射必须快速、准确。

1 病例

2010年5月8~14日在尼勒克县克令乡、乌赞乡、加哈乌拉斯台乡、苏布台乡等5个乡进行了奶牛结核病的为期半年的监测实验,共检测奶牛1 100头,其中检测出阴性牛1 091头,阳性牛9头。

2 诊断

根据牛群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病牛以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可疑牛群和健康牛群以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查为主,配合实验室诊断。目前,国内外用于诊断牛结核的检验方法大体可分为3类:第1类是细菌学检验方法,结核菌培养一般需要3~8个星期,由于细菌培养检出率低,敏感性差,已经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第2类是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如核酸探针、PCR和DNA图谱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些方法目前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不能推广使用;第3类是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核菌的特异性抗体,即皮内变态反应,这种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中。

2.1 结核菌素注射技术

(1)注射结核菌素之前,对被检奶牛的颈部剪毛(或提前1 d剃毛)、消毒(用酒精棉消毒),用卡尺测出牛皮厚度并做记录。注射一般用皮内注射专用针头,注射部位为颈部上1/3处,针头以与皮肤成45°左右的角度进针,这种针头长约6.5 mm,针尖开口长约2 mm,牛注射结核菌素0.1ml/头。根据笔者经验,对于3月龄以内的犊牛也可以在肩胛部做实验。注射时,持注射器手的小指轻贴与牛颈上进针为宜,对青老年牛,可依次将手抬离皮肤5 mm左右,但最好是根据注射前测得的皮厚毫米数灵活掌握。

(2)注射时牛多惊恐不安,常把劲弯向一侧,当弯向注射部位一侧时,注射部位形成许多松弛的皮皱,活动性大,不易进针而造成空注,此时可用另一手稍稍拉起注射部位附近的皮肤,使其产生一定的紧张度再行注射,如果颈弯向注射部位的对侧,虽然注射很顺手,但往往由于注射部位的皮肤高度紧张,注进的结核菌素很可能被挤压出来,此时可适当放松保定,使其稍稍松弛后再行注射。

(3)进针时避免针角度过小或针尖变钝而使针尖从皮肤上划过造成空注。

(4)对过于紧张、挣扎激烈的牛,可让保定人员把手挡在注射侧眼睛的后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2 结果判定

(1)结核菌素注射 注射结核菌素后72 h观察注射部位局部有无热痛肿胀等炎性反应,并用卡尺测量术部皮肤厚度,做好详细记录。对阴性和可疑牛,于注射后96 h和120 h再分别观察1次以防个别牛出现较晚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2)判定标准:

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等于或大于4 mm以上。

可疑反应:局部炎性反应较轻,皮厚差在2.1~3.9mm。

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等于或小于2 mm以下。只要有一定炎性肿胀,即使皮厚差在2 mm以下者,仍应判为可疑。

凡判为可疑的牛,即刻在颈部另一侧以同一批结核菌素同等剂量进行第2次注射,再经72 h后观察。

3 防治措施

(1)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对非结核疫区定期检疫,运用PPD检疫,坚决淘汰阳性牛,最大限度的淘汰结核病牛,加速牛场的净化。

(2)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牛体抵抗力,起到预防作用。对圈舍等环境定期消毒,消灭传染源与传播媒介,并注意,牛舍内不能同时饲养其他牲畜及禽类,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牛场管理人员的健康检查,避免人畜互相传染。

(3)引进健康奶牛,培育健康奶牛群,淘汰阳性基地。根据流行病学原理,对原来污染严重的场地实行关闭、停产,防止因消毒不彻底或在原来场地生长的各种动物带菌对易感奶牛造成感染,导致新病例的发生。因此,必须另择基地,重新引进优良奶牛,尽可能淘汰原来的奶牛,建立和培育健康的奶牛群。

(4)奶牛场应建立奶牛档案,建立健全奶牛防疫制度,并认真实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强奶牛场疫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开展结核病等疫病的检疫、监测,保障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4 讨论

根据目前情况,一些地方的牛结核病变态反应假阳性牛是阳性牛的15倍,必须进行2次检疫,这对非结核疫区来说,能检出所有的病畜,但对于结核污染牛场,由于部分病畜的病程往往处于中后期,其免疫反应也往往由于体液免疫很强烈而细胞免疫较弱,所以仅用单纯的变态反应试验并不能检出所有的结核病牛,所以还应辅助以ELISA结合使用。

猜你喜欢

结核菌素进针牛群
2019年右江区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FOCUS-PDCA在提高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规范性中的应用
与牛共眠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怎样评定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结核菌素强阳性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效果研究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