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2012-01-25孙淑艳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7期
关键词:点状宫腔息肉

孙淑艳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纤维间质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一种带蒂的瘤样病变,它不是真正的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后的育龄妇女,以40~50岁妇女多见。子宫内膜息肉作为妇科常见病,发生率为5.7%[1],可引起患者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不孕、流产、绝经后出血、甚至癌变,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内膜息肉患者68例,年龄25~68岁,平均40岁。因月经不规则、月经过多、不孕或绝经后出血来就诊者51例,其余17例均无临床症状,因超声常规检查发现。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TOSHIBA POWERVISION 6000及ALOKA 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5~10 MHz。患者平卧位,排空膀胱后,常规探测子宫及附件情况,注重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膜厚度,内膜回声是否均匀,宫腔线回声及宫腔内异常结构。详细分析宫内异常回声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及与子宫内膜关系、病灶内血流情况。

2 结果

68例中多发息肉44例,单发息肉24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突入宫颈管4例。超声图像表现为均匀中高回声型55例(80.9%),低回声型3例,不均匀型10例,表现为网格样中高回声或中高回声内散在大小不等无回声。其中1例低回声型误诊为黏膜下肌瘤,2例绝经后宫内网格样高回声误诊为内膜癌,3例中高回声内散在小无回声误诊为内膜增生过长。23例内部未能显示血流信号,45例内部可显示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频谱记录为动脉性频谱。

3 讨论

3.1 病因及病理 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2]。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息肉多发生在宫腔底部,其次为宫角部。质柔软,可变形,表面光滑,呈粉红色,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小至数毫米,大至数厘米,布满整个宫腔。也可继发出血、坏死,可有较宽的基底部,也可由粗细、长短不等的蒂,长蒂息肉甚至可脱出至宫颈口外。病理表现为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显微镜下息肉三面都被覆上皮,中间有一支营养血管[3]。

3.2 声像图特征 (1)单发息肉表现为宫腔内不均匀低回声团或增强回声团,呈水滴状,息肉与正常内膜间界限清晰可辨,当息肉中间囊性变时,内部可见液性暗区。(2)多发息肉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其内可见不规则团簇状高回声斑,与正常内膜界限模糊。若合并宫腔积液,则形成自然宫腔造影,息肉显示得更清晰。(3)部分病例可在息肉蒂部显示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并可记录到中等阻力(RI>0.40)动脉血流频谱,以及低流速(4~8 cm/s)静脉血流频谱[4]。

3.3 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均匀增厚,呈梭形高回声,双侧内膜对称,宫腔线居中。部分非典型增生患者内膜增厚不均,可见结节状高回声团块或散在分布的小囊结构,CDFI高回声的子宫内膜可见散在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本文3例误诊病例均为该种类型。(2)子宫黏膜下肌瘤:肌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边界较为清楚,息肉多为水滴状;肌瘤内部多为低回声,可有衰减,息肉多为中高回声,无衰减;黏膜下肌瘤可致内膜基底层变形或中断,息肉则内膜基底层完整无变形;肌瘤血流信号较为丰富,多可见外周环状血流,子宫内膜息肉则为中心条状血流信号或点状血流信号,此血流形态的差别是这两种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环节。(3)宫内早早孕:内膜息肉内由于局部水肿坏死积液,可形成早期妊娠囊的结构,应仔细询问病史,加以鉴别。(4)子宫内膜癌:内膜癌表现为内膜普遍回声不均,边界模糊,彩超可显示癌变内膜及肌层受浸润处血流信号丰富,并可测及异常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低于0.4。

3.4 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虽为良性病变,但0.89%可发生恶性变[5],所以需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经腹部超声由于肠气干扰、腹壁紧张、肥胖、子宫位置、膀胱充盈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检出率不高,漏诊多。宫腔镜虽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但费用高、操作复杂、并发症多[6]。阴道超声检查因其具有方便快速、无创、费用低廉、准确率高、可重复性等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首选筛查方法[7]。

[1]郭东辉.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5):287.

[2]陈乐真.妇产科病理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2.

[3]赵蔚,常才.子宫内膜息肉及其诊断方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0):23.

[4]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6.

[5]陈松年.妇产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78-79.

[6]连利娟,林巧稚.妇产科肿瘤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1.

[7]南淑伟,孙琦.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99 -100.

猜你喜欢

点状宫腔息肉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