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医传统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构想

2012-01-25刘斌张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疗法医学康复

刘斌 张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0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医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1978年WHO的《阿拉木图宣言》将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和临床医学一起列为医学领域的四个组成部分,进而确立了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主流地位。在近30余年,康复医学已经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学科。社会的发展、社会劳动结构的改变、社会的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急诊救治率的提高等使康复医疗的重点也由原来的肢体残疾转向认知障碍和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这对康复医学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1]。

1 传统医学在康复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情况

我国康复医学历史悠久,发展缓慢。《黄帝内经》中的整体观念、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的论述,构建起中医康复基本理论体系[2]。中医康复医学又被称为绿色保健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讨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与方法,并用这种理论与方法指导人们进行保健活动的一门实用科学[3]。中医康复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针灸、推拿、气功、药疗、食疗,以及熏、洗、蒸、敷等方法外,尚有热疗、冷疗、光疗、泥疗、水疗等物理疗法;有以情制情法、文娱疗法、音乐疗法等情志疗法的;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武术等体育疗法。

民族医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虽尚未建构民族医学康复学的知识体系,但其在康复医学中的价值是不应忽视的,发掘民族医药康复学的技术方法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 傣医传统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2.1 傣医学应用于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是傣医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是最为重要的治则观,影响着傣医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贯穿于傣医所有的医疗活动中[4]。近年来天然疗法越来越受重视,对傣医学传统疗法以及其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治疗观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傣医“天人合一”观的主要内容:①自然界与人体的构成有共同的物质基础。②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维持健康的基础。③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失调是疾病产生的主要机制。这些理论思想符合绿色保健的宗旨,也体现了其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2.2 十大传统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范围

傣医药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是傣族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三盘”(上、中、下)、“解”理论、“风病论”等为核心,创立了傣医“十大传统疗法”,,是最具傣医特色的治疗方法。

傣医十大传统疗法是以外治为主的用于机体保健与疾病防治相结合的一种特色疗法,其内容包括“烘雅” (熏蒸疗法)、“暖雅” (睡药疗 法)、“阿雅” (洗药疗法)、“难雅”(坐药疗法)、“沙雅”(刺药疗法)、“果雅”(包药疗法)、“过”(拔罐疗法)、“咱雅”(擦药疗法)、“闭”(推拿疗法)、“抱”(口功疗法)[1],是傣医治疗体系的重要内容[5]。

“烘雅”(熏蒸疗法):按病情需要选用药物 (以植物药为主)的鲜品,切碎放入锅内煎煮至沸状,让患者坐在锅 (盆)上方的支架上面,然后用被子或毯子围在身体周围,使药气不得外散,借药物之热气熏蒸机体;康复治疗适用范围:中风后遗症、风湿病、肥胖病、妇女产后病等。

“暖雅” (睡药疗法):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炒好热后将药摊于药床上,让患者直接睡于药上,用药覆盖全身再盖被子;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风湿病、中风后遗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阿雅”(洗药疗法):按病情配伍适宜的药物煎煮取水浸泡全身肢体;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中风后遗症、妇女产后保健、老年保健等。

“难雅”(坐药疗法):按病情取适宜傣药切细、研碎。加猪油或水,烧热让患者坐于药上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脱肛、子宫脱垂、湿疹、股癣等慢性病。

“沙雅” (刺药疗法):即用配好的药酒、药油边刺(用梅花针)边擦局部患处,或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进行刺擦机体,以梅花针刺皮肤不出血、有微感热为度;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风湿病、末梢神经痛、皮肤病等慢性病,且能促进外伤后血肿消散。

“果雅”(包药疗法):按病情配伍所需傣药,研细或粉碎加酒,或加水炒热外包,也可不炒热直接包于患处;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风湿病、闭合性骨折复位后、跌打损伤等。

“过”(拔罐疗法):用火罐或水罐在梅花针刺后的部位拔罐。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外伤后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

“咱雅”(拖擦疗法):取配好的药油、药水、药酒涂擦患处或拖擦周身,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进行拖擦。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风湿性关节炎、疥癣等慢性皮肤病、跌打损伤等。

“闭” (捏按疗法):傣医根据“塔拢” (风 一气),“塔喃”(水血)行循的通道,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进行捏按。康复治疗适用的范围:中风偏瘫、外伤肿痛、骨折复位后、关节炎、跌打损伤等。

“抱” (口功疗法):即口念经文,全身运气到口中,然后将气吹于发病疼痛部位。口功疗法独具特色,但其理论依据尚无定论,在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病症时显示了神奇的治疗效果,对于康复治疗中功能障碍的恢复等具有较高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3 傣医在康复医学应用中的优势、困难及展望

3.1 优势

3.1.1 很多疗法都来源于民族民间,但许多存在理论浅薄、疗效不明显的问题,而傣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在理论体系之上的康复疗法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3.1.2 傣医疗法具有传统医学所体现的简、便、廉、效等优势,能够降低康复治疗成本,增加了康复治疗的范围。

3.1.3 傣医十大传统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疗效显著等特点,易于被人们接受,尤其适用于老年病及慢性病患者,可使更多人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2 困难

傣医十大传统疗法目前仅仅只是在傣族地区傣医院中施行,且多用当地鲜品入药,使用范围太过狭小,社会效益不显著,必须积极的推广、研究、创新傣医的十大传统疗法,使它能够更好地在康复医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3 展望

康复在未来医学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康复治疗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康复医学发展的重点。很多需要康复医疗的患者,很难在大型医院或专门的康复机构中完成全部的康复治疗,社区成为康复医疗的主要实施单位,而傣医传统疗法在社区康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操作性强、综合、便捷、低廉、持续的特点,不仅在傣族地区可行性强,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使康复医学得以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提升。民族医药康复医疗与康复调理对疾病预防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意义将越来越突出。寻找有效的适用性强的康复疗法、发挥传统医药的优势将为康复医学作出重要的贡献。

[1]杨金禄.康复医学在社区医疗中的现状和前景浅探[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杂志.2010,8(12):157-159

[2]鲍霞.康复医学的中西比较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J].2011,26(5):1026-1028

[3]陈沛沛.中医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4):54-55

[4]王志红,等.傣医学的指导思想—— “天人合一”观[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0:9-10

[5]贾克琳.论傣医十大传统疗法与自然疗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7:23-24

猜你喜欢

疗法医学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医学、生命科学类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