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Ivor-lewis术治疗食管癌手术经验总结(附48例临床资料)

2012-01-24丁树盛鲁世千冯滨张荣华李源丰张启炎

中外医疗 2012年2期
关键词:口瘘胃壁吻合器

丁树盛 鲁世千 冯滨 张荣华 李源丰 张启炎

(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4000)

胸中段食管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临床上对该部位病变有多种手术方式供选择。从肿瘤学角度出发,食管大部切除加胸、腹、颈三野淋巴结清扫是最佳的手术方法[1]。但是由于其潜在的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对该手术方式尚存有许多争议[2]而未被广泛采纳。Ivor—Lewis手术是指采用右胸后外侧和腹部两切口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治疗食管癌的一种手术方法[3]。我们采用改良的该术式治疗胸中段食管癌。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我科共采用改良Ivor-Lewis手术切除48例食管癌患者,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术的32%(48/152)。在此对该4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总结预防吻合口瘘的手术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病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44~75岁,平均57岁。<60岁27例,60岁以上21例。病变位置:胸中上段18例,中下段30例;术后病理分期:0期1例;1期3例;2期30例;3期10例;4期4例;本组病例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食管恶性肿瘤,其中鳞状细胞癌40例。腺癌8例。上、下切缘无残留癌。

1.2 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

1.2.1 手术适应证 食管癌诊断明确、临床分期I~Ⅲ期的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无胸内淋巴结转移征象(例如喉返神经麻痹、膈神经麻痹或霍纳氏综合征)、查体无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手术前胸部CT扫描(颈部B超)检查无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1.2.2 手术方法 右胸前外侧切口经第4肋间入胸,切断奇静脉弓、游离胸部食管直至胸顶,当肿瘤外侵明显时常规在膈上结扎胸导管;上腹正中切口进入腹腔,游离胃大、小弯,保留胃网膜右动、静脉及其血管弓,于动脉起始处切断胃左动脉,不常规胃幽门成型。扩大膈肌食管裂孔后将胃提入右胸内,在胸顶部行国产吻合器食管胃吻合。

1.2.3 手术前、后辅助治疗 3例患者手术前曾有化疗史;手术后建议患者进行放疗(放射野包括纵隔、双侧锁骨上窝和颈部);40例采用了手术后化疗,但是化疗方案差别较大(多数方案包括5-FU及铂类药物);16例采用了手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案。本组10例患者完成放疗计划,平均剂量4800cGy。

2 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瘘。无死亡。围手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6.25%),包括:胸腔胃食物潴留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肺部并发症(低氧血症)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0.5~1年,未见吻合口瘘并发症。

3 讨论

文献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在3%~5%,死亡率50%左右[4]。手工缝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在3%~8%[5]。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吻合技术、吻合方式,吻合口区的血供、吻合口张力,术后胃排空功能障碍,胸内感染等因素有关。根据本组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说明如下。

3.1 切口显露

无论是手工或机械吻合,良好的切口显露是保证吻合时顺利操作的首要条件,本组1例食道中段癌,行右胸、腹切口进而行食道中段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器械吻合术,术中行右胸第五肋间前外侧切口,因切口显露不佳,食道胸顶部过深,致使机械吻合失败,不得不改由手工吻合。

3.2 在游离胃方面

替代食管的制备:除保证胃壁的血供外,尚应注意保证胃壁浆肌层的完整。对于因解剖关系游离、结扎、切断胃血管距胃壁距离<1cm,或胃壁浆肌层损伤时,均即时予以浆肌化处理。胃的游离长度不够,特别是弓上或中上段癌行颈部吻合由于张力较大,术中又由于迷走神经切断,胃蠕动功能失调,引起术后胃膨胀而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

3.3 在游离食管方面

由于食管节段动脉供血的生理解剖特殊性,我们认为食管残端保留1.0~1.5cm即可。食管吻合端的准备,要求既不能有过多的纵隔软组织残留,又不能有食管壁的损伤。

3.4 关于吻合技术

3.4.1 手工吻合 食管胃吻合术关键在于全层吻合,所有操作程序都是为了保证全层吻合口顺利愈合。吻合时,食道和胃创缘的各层次应准确对合,不得垂叠、歪扭或结合成簇。我们习惯对胃壁采用单层宽边吻合技术,浆肌层进(出)针点距切缘0.8~1.0cm,黏膜层进(出)针点距切缘0.1cm,两针针距约为0.6cm左右。

3.4.2 吻合器应用 吻合器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排除个人因素,吻合方法容易掌握,其两排钽钉以准确、均匀和挤压方式吻合,因此许多作者认为使用吻合器可以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我们认为有以下二点值得注意:(1)熟悉所使用的吻合器性能,依据食管内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吻合前仔细检查吻合器的组件是否完整,安装和型号是否正确;如发现有故障或装配错误,必须及时排除。(2)击发吻合器前要检查吻合口是否有其他组织嵌入,避免吻合器误订,完成吻合器吻合后要检查组织环是否切割完整,吻合口是否光滑、钉合钉是否外露,有无脱钉、漏钉。食管与胃壁对合是否严密,如不完整,应及时间断丝线缝合予以加固,本组1例去吻合器吻合后发现食管肌层及胃壁断裂,黏膜外露,当即予间断缝合。

3.5 其他相关因素

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还与其他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保证肺部足够通气,避免低氧血症,控制潜在的感染灶。认真考虑每一环节,严格操作,采用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尽量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4 结论

精细的吻合技巧、熟练轻柔的操作、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愈合的条件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决定性因素。

[1]Ahorki N,Kent M,Ferrara C,et a1.Three-field lymph node dissec.Tionfor squamous cell and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J].Ann Surg,2002,236(2):177~183.

[2]Law S,Wong J.Two-field dissection is enough for esophagealcancer[J].Dis Esophagus,2001,14(2):98~103.

[3]王洲,刘相燕,刘凡英,等.食管癌Ivor—Lewis手术及预后的Cox回归分析[J].肿瘤,2004,24(3):286~289.

[4]Davydov M,Stilidi I,Bokhyan V,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by fistulas[J].Eur J Car diothorac Surg,2001,20(2):405~408.

[5]黄孝迈.现代胸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252.

猜你喜欢

口瘘胃壁吻合器
炎症相关指标在胃肠道肿瘤术后吻合口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降钙素原对早期诊断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结直肠癌吻合口瘘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空腹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操作技巧
胃真的会被撑大吗
胃壁增厚的CT研究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