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4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蒙医护理

2012-01-23彭斯格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关节

彭斯格玛

(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内蒙古 集宁 0120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本病被俗称为“波浪热”、“蔫巴病”、“懒汉病”。

1 临床资料

按照卫生部、农业部编写的布病防治手册拟定的诊断标准,我们确诊了来自本市及外省布病疫区的1742例布病患者。其中急性患者503例,慢性患者1239例;男性930例,女性8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1个月至5年。

2 典型病例

那某某、男、27岁、蒙族、牧民。患者1月前打喷嚏伴流涕头痛、全身无力、发烧38℃左右,自服阿莫西林、APC等药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其它症状好转。停药7~8天后又出现畏寒、寒战、乏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晨起双掌僵硬、午后发烧并波动在37~39℃,右侧睾丸红肿热痛。于2009年9月17日来我中心就诊。经血清检查:平板凝集试验(PAT)(+),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1:25(+++)、1:50(+++)、1:100(++)、1:200(++)、1:400(+)、1:160(-)。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给予蒙西药结合抗感染、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三个疗程之后治愈。1年随访未复发。

3 护理

根据每个患者的症状不同护理方面也有所不同。

3.1 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患布病后心理压力太大,胡思乱想,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和恐惧,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些患者对医护人员不满,动不动就大发脾气,把自已的怒火撒在医护人员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与抱怨,细心解答问题,说明我中心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及时检查确诊治疗。每次进行治疗、检查、护理工作前充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其意义、目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使消除患者的焦虑,使患者的情绪状态逐渐转回来能够正视自己的病情,从而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给我们护理工作打下顺利进行的基础。

3.2 对症护理;护士随时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患者的体温变化及热型,腰、腿、肌肉和关节的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注意有无关节强直、畸形。若是男性患者了解有无睾丸肿大、睾丸炎和附睾丸炎等。还观察患者有无淋巴结、肝脾等脏器肿大,若有肿大了解它的肿大程度、部位等神经系统方面体征。护士发现患者有以上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患者相应的对症处理。同时护士随时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后的反应。护士每日给患者测量体温3次。为了保证测量体温结果准确每次测量体温前30分钟不进食或饮用热水,测量时用毛巾擦干腋下汗液。若是患者发热了首先给患者1小时1次轮服脑日布-7汤和立德尔-7汤。退热时患者大汗淋漓,盛汗后感到全身软弱无力,口腔黏膜干燥。嘱患者卧床休息,除如厕外不下床活动。给予温水擦浴并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裤。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注意保暖,让患者穿棉质透气性好的衣裤,以利于散热。出汗后及时帮助患者擦干,避免受凉。指导患者漱口,避免口腔感染并给予少量液体石蜡涂抹口唇。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病室内温湿度适宜每日通风换气2~3次,每次30分钟。此外还可以给患者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温水或乙醇擦浴等等。同时给患者讲解冷敷、乙醇擦浴的部位、方法、持续时间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注意避免长时间冷敷同一部位,以防局部冻伤。同时观察周围循环情况,如患者出现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时,及时处理。布病疼痛多发生在腰部和关节,呈游走性,有时疼痛十分剧烈,如穿心入肺,钻骨入髓性钝痛,一般镇痛剂不能缓解。此时可以疼痛关节上贴立比巴力吉尔膏药或用蒙药局部热敷,同时配合洗药浴等以减轻疼痛,协助按摩、肢体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及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睾丸肿胀、疼痛、不适时给予“十”字吊带托扶,将睾丸位置提高,避免下埀,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胀痛,同时服用阿嘎尔-35。大约1周左右疼痛缓解,肿胀消退。

3.3 饮食护理:布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治疗时患者的营养必须跟上去。护理时护士按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布鲁氏菌病病菌是在100℃水内煮5分钟或60℃水内煮60分就死亡,因此吃肉类或乳类食品是必须煮熟之后食用,不得生或半熟吃,尤其彻底禁吃烧烤类肉食品,烧烤类肉品的10%是生的。吃火锅时必须放肉后开5分钟后才可食用。不然碰到有病的肉或乳类食品无病者得病,有病者加重,带来治疗不便。此外护士鼓励患者少食多餐,相对多吃蔬菜和水果。多饮水、蔬菜汁和水果汁以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当患者食欲差,进食过少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以保护电解质平衡和体液充足,并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电解质指标,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4 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布鲁氏菌病的相关知识。强调及时就诊并说明急性期彻底治疗的重要性,以免复发和慢性化。布病的传播途径是皮肤黏膜和受损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眼结膜等。主要是牛、羊和猪等家畜。得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其阴道分泌物、胎盘羊水、乳汁中带菌率最高。因此,接羊羔和牛犊儿时手带胶皮手套,牛、羊圈内做事时口带口罩,注意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畜或患者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禁食病畜肉及乳品,对牲畜开展普查普治,必要时应宰杀,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另外,人和人之间也能传染。有些人包括工作在畜牧业岗位上的人认为布病人和人之间不传染的错误观念,这是不科学的。首先细菌是没有识别能力的。它怎么能认出人和畜呢?人患布病后夫妻之间可以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具有传染性,但布病患者和其他人之间除了同用碗筷以外不具有传染性,可以在一起吃饭、拥抱、握手等。

4 疗效标准

参照1977年全国布病防治工作会议制定的标准:①痊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证状、体征消失,劳动能力恢复,原布氏菌培养阳性者两次培养转阴。②显效:体温恢复正常,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劳动能力基本恢复,原布氏菌培养阳性者两次细菌培养转阴。③有效:上述3项指标达到两项指标比治疗前有好转者。④无效:治疗后有短时期的症状改善、但停药2~3周后又复发者。

5 治疗结果

1742例患者中治愈819例占47.02%。显效396例占22.73%。有效465例占26.69%。无效62例占3.56%。

6 总结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布鲁氏菌病散在发病范围大,患者多。我们近几年为了给患者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向慢性发展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他从住院到出院、从患病到治愈在这整个过程中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和精心护理是分不开的。我们确诊一个患者是否布病时从流行病学角度开始考虑,同时结合患者的既往史、病症和检验室结果而综合判断。从而支持了本病的疹断。提示对于布病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向慢性发展,降低病死率。同时,给予患者积极合理的治疗与精心周到的护理,是提高疗效、促进康复的关键。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关节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