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1-23单留江李军平赵艳阳

中国猪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村级畜禽疫病

单留江 李军平 王 焕 赵艳阳 李 锋

(1河南省确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确山县 463200;2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000)

浅谈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单留江1李军平2王 焕1赵艳阳1李 锋1

(1河南省确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确山县 463200;2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000)

本文通过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疫情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对策

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党委、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保证了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从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造成很大的疫情隐患,影响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到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

1 基层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集中免疫,忽视月月补防

目前,各级政府对组织春秋两次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十分重视,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防疫组织、严格防疫考核、落实奖惩措施,防疫密度相对提高。但是,从整体上分析,仅靠集中免疫而不及时进行月补防工作,整体免疫密度仍然相对偏低。每次集中免疫到下一次集中免疫期间,至少有4个月以上的免疫空档期,部分母畜长期得不到免疫,部分仔畜从出生到出栏得不到一次免疫,存在严重的疫情隐患。一旦发生疫情,将造成重大损失。

1.2 防控资金总体投入不足

一是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没有疫苗运输车、疫病监测车和监测设备,影响防疫技术指导、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等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村级防疫员待遇偏低。虽然各级政府不断提高防疫员的待遇,但是,与防疫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量相比,待遇显著偏低。以确山县为例,全县203个行政村,配备了170名村级防疫员,每个防疫员每年的补贴平均只有3000元左右,平均每个月只有250元。如果坚持长期防疫,每天到所负责的养殖场开展疫情观察、补防等工作,他们的补贴也仅够摩托车汽油费,而且他们也没有养老保险等福利。所以,大部分防疫员对防疫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1.3 农村散养畜禽免疫率低

由于农村散养畜禽只有每年春秋两次集中免疫时才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免疫,在两次集中免疫之间出生的幼畜禽长期得不到防疫。特别是散养家禽的免疫率更低,散养家禽一般每户少的只有几只,多的有几十只,白天处于放养状态,防疫员容易漏防。部分防疫员图省事,把疫苗抽到注射器内交给群众自己进行防疫,不能保证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

1.4 防疫操作不规范

一是消毒不严格。部分防疫人员进入养殖场(户)没有严格进行消毒,造成部分群众不愿意让防疫员防疫;针头、注射器消毒不严格;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二是注射流量不准。部分防疫人员由于担心防疫过敏造成麻烦,影响防疫进度,在防疫时故意减少注射剂量,造成免疫效果差,起不到防疫的作用。有的打飞针,不能保证免疫剂量。三是免疫证、免疫档案填写不规范,特别是畜禽标识号码填写不准确,免疫证、免疫档案不对应等。

1.5 疫苗保管不规范

虽然每个乡镇均配备有低温冰柜和冷藏柜,但是,由于各乡镇畜禽存栏量大、疫苗用量大,仅靠一台冷藏柜不能保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苗的保管存放,有的乡镇把需要冷藏保管的疫苗放在室内保存,特别是夏季气温高,对疫苗保存质量影响很大。

1.6 防疫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从确山县170名防疫人员的整体情况分析,大专文化程度的2人,占1.2%,中专文化程度的12人,占7.1%,高中文化程度的86人,占50.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70人,占41.2%。获得防疫员职业资格证书的25人,占14.7%。基层防疫人员整体业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7 防疫体系不健全

一是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设备不齐全,影响正常的疫情监测工作。二是防疫设备不配套。防疫人员没有畜禽标识读码器,在进行免疫证填写、免疫档案登记时不能准确进行畜禽标识码的登记。

1.8 赔偿机制不健全

一是赔偿过程长、不及时。特别是防疫过敏造成畜禽死亡的赔偿过程长,赔偿不及时,影响防疫员的正常工作。二是赔偿比例过低。过敏死亡赔偿比例低,群众不满意,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扑杀赔偿比例低,因此群众多将死亡畜禽拿去卖钱,造成部分养殖户违法出售病死畜禽,从而导致疫病的传播流行。

2 基层防控的主要对策

2.1 加强日常免疫工作

改变传统的春秋两次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方法,加强日常免疫活动的监督与管理。每月组织一次集中补防活动,组织村级防疫员对辖区内饲养的畜禽,重点是对散养户饲养的畜禽进行补防,根据各户饲养畜禽的情况及时进行免疫注射,保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常年保持100%,提高免疫效果。

2.2 增加日常防控经费的投入

一是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办公经费、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经费、疫苗保管运输经费等要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的疫苗配套经费、扑杀经费、贮备资金、过敏死亡赔偿资金等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保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有序开展。三是大幅度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建议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将每个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1000元的水平,而且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标准。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各项待遇,包括为每个村级动物防疫员交纳养老保险金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加强农村散养畜禽的免疫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重点在散养畜禽的免疫。规模场一般都有严格的防疫措施,配备专门的业务人员。而散养户由于养殖量少,大部分不重视防疫工作,必须由防疫人员逐村逐户进行防疫。一是落实好防疫责任制。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村级干部及村级防疫员身上,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加强对行政村和防疫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考核管理,完成任务较好的行政村和防疫员,由县乡政府进行表彰或奖励,完不成任务的,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追究其责任。三是加强指导与督导。县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要把日常工作重点放到散养户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上,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技术指导,加强对日常防疫工作的督导,及时解决防疫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进全县防疫工作的全面开展。

2.4 加强防疫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县级防疫队伍建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加人员编制,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条件。逐步形成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由兽医本科以上专业人员为骨干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通过函授、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继续精简人员,根据乡镇大小和畜禽饲养量,每个乡镇配备6~9人的专业防疫员队伍,常年开展防疫工作。

2.5 加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加大疫病监测诊断体系建设,配齐各种仪器设备,加强监测、诊断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监测、诊断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大冷链体系建设。县级要建成疫苗冷藏库和冷冻库,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保管质量,同时,配备专门的疫苗运输车辆,确保疫苗在每个环节都符合保管条件要求,切实保证疫苗的质量。乡镇要增加疫苗冷藏柜的配备,每个乡镇至少要配备3个容积为400L的冷藏柜和1个冷冻冰柜,保证疫苗按照要求条件进行保管。

2.6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金

以县为单位设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金,由各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投入,主要用于动物防疫过程中过敏死亡的赔偿,发生疫情时扑杀动物的补偿等。同时,提高过敏死亡或扑杀动物的补偿标准,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及时补偿,解除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有利于推进防疫工作的开展。

S858.281.3

C

1673-4645(2012)11-0040-02

2012-07-11

猜你喜欢

村级畜禽疫病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