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熨烫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50例

2012-01-23张园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1期
关键词:压豆肛肠尿潴留

张园园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能导致膀胱过度膨胀,造成逼尿肌损伤[1]。临床常用留置导尿管进行术后尿潴留的防治,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且可能造成尿路感染。本院采用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熨烫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肛肠病患者进行手术后,有50例患者并发尿潴留,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1.5岁。50例患者中,痔疮22例,肛瘘15例,肛周脓肿10例,其他3例。50例患者中有44例采取腰低麻醉,6例硬膜外麻醉。所有尿潴留患者术后超过8 h未排尿。

1.2 方法 手术前2 h,对患者采取耳穴压豆干预。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取主穴膀胱、肾、三焦;配穴:皮质下、尿道、内分泌。术后按此法每隔30 min刺激一次,30 s/次,共刺激3次。

术后配以中药敷在肚脐周围。中药配置:干姜10 g,附子 10 g,燕白 10 g,木香 10 g,香附 10 g,炙甘草 10 g,地龙 10 g,桂枝10 g,麝香3 g。用法:将以上中药碾成粉状,包于细纱布内,加热至60℃左右,敷于脐周。

1.3 观察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并做好记录。

2 结果

本组共50例尿潴留患者,经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后,44例顺利排尿(其中42例首次排尿时间为3~5 h),有效率为88%,无效6例。

3 讨论

3.1 肛门直肠手术后尿潴留的原因 (1)骶管麻醉骶神经而引起排尿困难。(2)术后肛门区的疼痛导致盆隔部的尿道外括约肌和膀胱颈部肌肉痉挛。同时,肛门前面的外括约肌浅层和会阴中心体,尿道括约肌.球海绵体相连,因肛门疼痛而痉挛,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导致尿潴留。(3)术后肛管内敷料填塞过多,过紧,压迫尿道,或填塞敷料的刺激,引起尿潴留。(4)患者列腺肥大和其他泌尿系疾病引起的尿潴留。(5)患者精神紧张,手术切口疼痛,不习惯床上小便等。

3.2 耳穴压豆法干预的机制 耳穴是耳廓与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取穴膀胱、肾、三焦等,具有调节五脏六腑和通利水道扶正的作用。再通过穴位刺激及艾灸的温通,调节机体功能,通过神经反射扩张尿道平滑肌,抑制细纤维痛觉传导,有解痉镇痛之功,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对渗出物质吸收和组织的修复。调节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治疗神经性尿潴留[2]。此外,耳穴压豆可有效提高尿潴留患者膀胱内压力,使膀胱收缩,进而排尿。熨烫所用中药木香、香附具有理气药温里的作用;地龙、桂枝可通络利尿、通阳化气的功效;干姜、附子、燕白有回阳通脉的作用炙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将本方研磨成粉状,用纱布包裹加热至50℃ ~60℃,敷脐中命门、丹田诸穴,可温经通络、芳香通窍,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在敷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如出现腹胀、腹痛等,应及时采取导尿术导尿,避免膀胱过度膨胀而引发其他并发症。中药熨烫治疗温度在50℃ ~60℃,宜置软毛巾之上,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局部皮肤烫伤。

尿潴留是肛肠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尿潴留的引发因素较多,发病率较高,尽管在肛肠手术后,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听流水声、会阴冲洗、按摩等,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无法顺利排尿,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放置导尿管能帮助患者有效排尿,但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便和痛苦,且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所以,临床护理中需要寻找方便且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肛肠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干预,以避免尿潴留的发生。临床实践证明,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熨烫对与肛肠术后的患者进行术后干预,效果不错,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同时能方便有效地减轻尿潴留痛苦。该法易于操作,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沈曲,李峥.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30(3):223-225.

[2]黄丽春.耳穴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10.

猜你喜欢

压豆肛肠尿潴留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