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临床应用

2012-01-23刘正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1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椎管小剂量

刘正国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临床主要采用骨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在采用手术治疗下肢骨折时多采用椎管内麻醉。椎管内穿刺强制要求患者采取侧卧蜷腿弓腰,导致压迫患肢,引发剧烈疼痛,患者多不易接受,临床完成麻醉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应用椎管内麻醉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05月就就诊于我院的143例下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患者(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3.7±5.3)岁,对照组71例患者(常规椎管内麻醉),其中男44例,女2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4.2±4.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以及骨折原因,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X线拍片或CT证实为下肢骨折,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①常规交代患者苏醒注意事项,例如不能乱动,配合麻醉师指挥等。②开放静脉,连接鼻导管以及心电监测,常规吸氧。③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0.05 mg/kg,静脉推注,舒芬太尼1 μg/kg快速静脉推注;④待患者平静后,摆放麻醉体位;⑤采用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以L3-L4为穿刺点,麻醉药品为利多卡因。⑥麻醉成功后,术中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静脉推注。对照组常规椎管内麻醉。

1.3 评价指标 根据目前常用的镇静效果评价标准-Wlison’s Sedation Scale[1]镇静评分法:1 分:方向感正常,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可闭眼休息;2分:嗜睡、困乏,大声呼喊能够唤醒;3分:大声呼喊不能唤醒,轻微刺激或排肩膀数次可唤醒。术中遗忘:无法正确辨认常见动物知识卡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为SPSS 17.0版本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计数资料应用 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给药30 min(T1)、45 min时(T2)分别进行镇静效果评分,T1时观察组患者镇静效果评分为(1.68±0.46)分,对照组为(1.27±0.43)分,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时观察组患者镇静效果评分为(1.41±0.36)分,对照组为(1.12±0.42)分,经统计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术中遗忘39例,遗忘率为51.4%,对照组发生遗忘23例,遗忘率为32.4%,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通常以手术治疗。全身麻醉虽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但具有麻醉费用高,需要完善的麻醉设备等限制,在临床应用并不广泛。临床主要采用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炎性反应发生率[2],促进机体修复,有特殊的体位要求,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如何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痛苦的研究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能够提高麻醉增进效果,麻醉前应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已广泛应用临床麻醉中。综上所述,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能够减轻下肢骨折患者麻醉痛苦,是较为理想的辅助麻醉药物。

[1]王元,张卫.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的镇静.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4):26-27.

[2]Maier B,Lefering R,Lehnert M,et al.Early versus late onest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ing patterns of plasma cytokine biomark-er expression and outcome after severe trauma.Shock,2007,28(06):668-674.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椎管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