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增强检查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2012-01-23陈雷杨国志刘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1期
关键词:胰周门脉实质

陈雷 杨国志 刘洋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预后最差,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一般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临床上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仅占15%,5年生存率仅5%[1],手术切除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手段,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MSCT增强检查资料,以评价MSCT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至2010年5月,收集25例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MSCT增强检查资料完整的胰腺癌病例,女8例,男17例,年龄32~85岁,平均56岁。2例无明显不适症状,体检发现;23例均有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不适,部分患者伴消瘦、巩膜和皮肤黄疸等症状。

1.2 设备及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工作站为GEADW4.2。对比剂使用300 mgI/ml欧乃派克,造影剂总量80 ml,注射速率3.0 ml/s。扫描范围:上腹部,层厚3 mm;重建层厚1.25 mm;增强扫描,动脉期25s,胰腺实质期35~45 S,肝实质期65-75S,部分病例延时120 s。

1.3 后处理方式及观察指标 2名高年资医师,扫描结束后在 ADW4.2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血管曲面重建(CPR)等重建并结合原始轴位图像,对癌肿情况(4个方面):大小、密度、发生部位、增强特性、与邻近血管关系、与邻近器官关系、周围淋巴结、肝脏、腹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指出胰腺癌肿不可切除或可切除。参照国内外标准[2],胰腺癌可切除的标准为:(1)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或直接侵犯胆总管、十二指肠、脾脏、胃等可一并切除;(2)没有广泛的淋巴结转移;(3)没有肿瘤的腹膜种植,或肝脏等其他远处转移;(4)没有侵犯胰周大血管,如腹腔动脉(CA),肝总动脉(HA),腹主动脉(AO),脾动脉(SA),肠系膜上动脉(SMA),肝外门静脉(PV),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等;且动静脉受侵的判断标准为[3]:动脉被肿瘤包埋,或肿瘤包绕动脉大于管周一半,同时出现管壁浸润或管腔狭窄,判断经脉受侵犯;静脉管腔闭塞,或①肿瘤包绕静脉管壁大于一半;②管腔浸润;③管腔狭窄,具备三者表现之一,判断为静脉受侵。

2 结果

2.1 胰腺癌MSCT表现 25例胰腺癌,其中17例胰头癌,6例胰体癌,2例胰尾癌,直径小于2 cm胰腺癌2例,直径大于2 cm胰腺癌23例。2例小胰腺癌平扫呈等密度,胰腺外形基本正常,23例胰腺癌均见不规则形、类圆形肿块,平扫呈等密度20例,肿块较大,呈不均匀低密度3例;肿块在动脉期及肝实质期边界模糊,胰腺实质期增强明显,边界清晰,胰腺实质期显示肿瘤优于动脉期和门脉期,门脉期显示肝内转移灶及腹腔淋巴结最好,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显示胰周血管最好。

2.2 癌肿周围血管显示情况 胰周主要动脉(如:AO、CA、SA、HA、SMA)在动脉期清晰显示,胰周主要静脉(如:SV、PV、SMV)在门脉期清晰显示。通过ADW4.2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图像并结合原始轴位图像,15例SMA受侵,4例SA受侵,4例CA受侵,2例HA受侵,12例SMV受侵。4例SV受侵。

2.3 癌肿与周围组织关系 胰头癌容易侵犯十二指肠,造成肠管狭窄梗阻,胰腺体尾癌容易侵犯胃后壁、脾门等周围结构,造成门脉高压。MSCT可以清晰显示为肿块与受侵脏器关系。本组十二指肠受侵6例,胃后壁受侵3例,继发门脉高压,和脾脏不同程度增大3例。

2.4 肝脏及腹膜转移情况 25例胰腺癌患者,肝内发现转移灶7例,CT检查术前发现6例,5例表现为肝内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边缘轻度强化,2例为类囊肿样表现。术中肝内转移发现1例。

2.5 淋巴结情况 以10 mm为淋巴结肿大的界限,CT检查发现11例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其中4例AO旁淋巴结肿大,6例CA,HA周围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成团,邻近血管被包绕。

2.6 手术结果 手术25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切除6例,术前判断正确4例,术前误判2例为不可切除,均为过度评价肿瘤对SMA的侵袭。行姑息性手术19例,误判为可切除4例,其中1例为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漏诊,1例肝内转移灶未提示,2例低估对胰腺肿块侵犯血管的情况。

3 讨论

胰腺癌多为少血供肿瘤,胰腺实质期肿瘤和胰周静脉显示最佳,对于早期诊断与准确的术前分期有重要意义。目前MSCT多期增强扫描被认为是胰腺病变的最佳单项检查手段,可获得清晰的动脉期、胰腺实质期、肝实质期影像。可为术前评估肿瘤能否切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MSCT增强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胰腺疾病诊断的最理想方法之一;通过MSCT薄层全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清晰显示病灶的细微结构,癌肿与周围脏器、大血管之间的关系,肝脏情况及评判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于临床医师选择适合手术患者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1]Jemal A,Siegel R,Ward E,Hao Y,Xu J,Thun M J.Cancer statistics,2009.CA Cancer J Clin,2009,59:225-149.

[2]Nino Murcia M,Tamm EP,Charnsangavej C,etal Multidetectorrow helicalCT and advanced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ancreatic neoplasms.Abdom Imaing,2003,28(3):366-377.

[3]李卉,周康荣,靳大勇,等.胰腺癌侵犯胰周动静脉CT诊断标准的临床价值.中华肿瘤学杂志,2007,29(2):147-150.

猜你喜欢

胰周门脉实质
CT评估胰周坏死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门脉期CT影像组学预测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分数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MRI研究
胰腺MSCT灌注扫描参数对鉴别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周感染的价值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B 超在肝硬化患者门脉血管直径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TIPS术后门脉显影和肝脏体积对肝功能及并发肝性脑病的影响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