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与东盟果业在共赢中发展

2012-01-23钱开胜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柑桔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日前,据《广西日报》阿捞和梁家炬消息,2011年,广西水果总产量943.8万t,同比增长12.13%;水果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目前,广西水果面积、产量均比改革开放前增长20倍以上,成为“十二五”广西要重头打造的3个年产值500亿元的农业优势产业之一。

近年来,广西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毗邻东盟的有利条件,瞄准市场,突出特色,互补发展,多方扩大与东盟国家的水果贸易往来,使广西果业在国际竞争中激流勇进,成为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广西农业水果部门形成了“适度控制荔枝、龙眼等与东盟类同的产品,扩大发展以柑桔为重点的亚热带水果和早熟梨、月柿、桃李等落叶水果”的发展思路,以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的“三特”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实现错季发展、错峰上市。比如,对柑桔这一最有东盟互补优势的水果,广西重点发展早熟品种温州蜜柑、南丰蜜桔,晚熟品种沙糖桔、马水桔、茂谷柑(默科特桔)和夏橙等特色品种,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对于香蕉这一竞争较为激烈的水果品种,广西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将其最早上市高峰提前到8月,最晚延长到次年2月,与其他产区错峰上市,增强了竞争优势;对葡萄,广西则大力推广“一年两熟两收”栽培模式,夏、冬季均有新鲜葡萄上市,实现了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冬季葡萄市场罕见,很快成为东盟国家及区内外消费者抢购的“宠儿”;对传统水果如荔枝、龙眼、杧果等,广西各产区也逐步进行品种改良,提纯复壮,以更优质的品种稳占市场。

多年来,广西农业水果部门坚持绿色植保、生态果业、质量第一的理念,全程抓好出口水果的质量监控,不断创新技术模式抓好水果的安全生产,以优质赢取东盟市场消费者的青睐。一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把水果产品当“宝贝”精心呵护,使广西出口的水果产品成为东盟等国家地区的“抢手货”。如广西农业部门创新推广的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模式。二是在栽培管理中引入生态理念,使广西水果实现了无害化生产。广西各地农业水果部门大力普及运用有机肥和实施秸秆沤沼或还田,广泛应用黄板、诱虫灯等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到目前,广西先后创建了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20个,建立了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50个,上千万亩水果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63个水果产品获“广西名优产品”称号,11个评为绿色果品,2个被评为中国名牌果品,10个水果产地获农业部名优基地称号;优质果品率提高到60%以上,水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6%以上。在加强产销服务中,广西重点加大了水果信息服务工作,对区内出口水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目前,广西建立了省级水果信息网络平台1个,在14个地级市和68个县级农业网开辟水果专页,大力开展水果贸易电子商务和网上促销服务。近年来,广西农业厅每年10月左右都举办广西水果出口东盟产销大型专项对接活动,组织区内外及东盟国家水果采购经销商到广西采购出口柑桔等果品。同时,每年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广西名优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活动,多方宣传推介广西柑桔、梨等水果的生态优势及优良品质。仅2011年,广西就举办大型水果节(会)12场次,有效推动了广西水果的出口销售。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柑桔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