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无线城市”手机门户平台试商用

2012-01-23

浙江人大 2012年1期
关键词:刚玉公共事业橡胶

浙江“无线城市”手机门户平台试商用

点击wap.zjicity.com,走入“无线城市”

2011年12月,由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建设的浙江省无线城市应用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并对全省公众正式推出,浙江的移动用户只要用手机登录“wap.zjicity.com”,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公积金、水费、电费、煤气、话费等各类公共事业信息,缴付日常账单,或者查看全市的公共交通信息、停车场情况甚至当前的实时路况,准备出行路线;在这里,轻点鼠标,求职者可查询就业信息,影迷能订购优惠电影票,购物狂能获得第一手打折优惠信息,商旅人士可以查询飞机航班或火车班次……由于实现了各类应用的统一认证接入和互通,你和你的家人不必再记忆更多的服务网站地址,只需要收藏wap.zjicity.com,即可获得“一键式”便民服务以及“一站式”政务服务。当然,你也可发送“无线城市”至“10086”获取该链接地址。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浙江建设了覆盖10个地市、全省统一的无线城市门户平台(http://wap.zjicity.com),日用户超过100万的“掌上城市”已成为无线公众用户信息第一门户。

各类便捷应用,一站式生活服务

在手机上轻点wap.zjicity.com,即刻进入到一个“无线城市,智慧浙江“的页面中,上面不仅显示了笔者所在地——杭州的天气与时间情况,还显示了新闻、政务、公共事业、生活服务、交通、医疗等12个频道。

查询生活信息:轻点“生活”频道,即刻进入到一个包含了“手机贷款、优惠券信息、黄页信息、电影票订购、公积金查询、月嫂查询”等多种热点应用的界面中。

当下,我国的养护成本管理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是比较高的。按照工程量的大小,我们一般将养护费用划分为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预防性养护和应急工程几个部分,除了预防性养护之外,其它的项目又被称为矫正性养护。[1]据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当高速公路的路面累计的车辆达到一定的数值的时候,公路的各项性能和指标都会呈现线性递减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达到临界值之前的养护成本比矫正性的养护费用少得多。

查询公共事业信息:点击进入“公共事业”频道,发现里面各类公共信息可谓齐全,包括公积金、社保、医保、发票、煤气、电费等各类资讯的查询。

(3)耐磨复合刚玉。耐磨复合刚玉是将特种耐磨刚玉陶瓷片与专用橡胶经过高温硫化处理,镶嵌在特种橡胶内,再与金属板一体硫化粘接成整体,形成坚固且有缓冲力的防磨层。耐磨复合刚玉具有如下优点:① 耐磨损,其耐磨性相当于锰钢的266倍,高铬铸铁的171.5倍,但考虑到橡胶的老化现象,其耐磨性能只是普通钢板的3倍。② 耐严寒耐高温,由于在橡胶中添加了多种成分,使橡胶在-50 ℃的低温和250 ℃的高温环境下也不会改变内部结构,从而避免橡胶老化,瓷片脱落;③ 加工铺设简单,由于该材料较软,可以随母体成型,铺设速度快,铺设成本低,可以在较复杂的曲面进行成型。

无线网络推动城市加速

中国移动对无线城市的定义是两个方面,首先是无线覆盖,为市民提供一套完整的3G以及4G的服务,第二个是无线应用,市民通过中国移动的手机和各种无线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与政务公开和信息生活相关的服务。被定义为“第五公共事业”的“无线城市”建设水平,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信息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的重要尺度。

http://wap.zjicity.com手机门户平台的推出,使人们更加深了“无线城市”的理解与感受。

查询交通信息:点击这个频道,显示的是“公交自行车、实时路况、停车诱导”三大栏目。为了让市民在交通拥挤的城市生活中提前规划出行,公司下一阶段将实现购买电子车票服务,人们将不再为排队买票而烦恼。

“无线城市”的基础在于无线网络的普及与遍布。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在杭州、宁波等全省各主要城市已经完成了基于3G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网络基本覆盖。

古今类书,不胜汗牛而充栋矣。录此遗彼,不可谓全,取末弃本,不可谓备,皆纂集之病也。姑以生植一类言之,史传杂记之所编摩,骚人墨客之所讽咏,自非家藏万卷,目阅群书,只是其择焉不精,语焉不详耳。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正在加速4G网络(TD-LTE)的推进,目前在浙江杭州已经进行了试验网的建设,4G的实现指日可待。凭借比3G网络高出数十倍的速率,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应用。

猜你喜欢

刚玉公共事业橡胶
偷运橡胶
橡胶
Sm2O3、Y2O3对刚玉-莫来石多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刚玉自流浇注料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太原刚玉物流工程有限公司
固特异与橡胶
微晶刚玉磨粒磨削20CrMnTi钢的数值模拟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