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帆远航的秭归脐橙加工业——秭归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之二

2012-01-22向长海吴述银胡兆兴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秭归县秭归橙汁

□ 向长海 吴述银 胡兆兴

“后皇嘉树,桔徕服兮”。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2300多年前在故里——湖北省秭归县写下咏物言志诗《桔颂》。秭归人民秉承屈原遗志“深固难徒”,不仅建成“中国脐橙之乡”,溪河两岸种植柑桔1.57万hm2,年产柑桔24.21万t;“更壹志兮”,在柑桔果实加工上也同样创造出不少奇迹。在2011产季秭归脐橙销售遭遇“滑铁卢”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要实现秭归县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晚熟脐橙、脐橙加工业、脐橙旅游文化”三架马车同步前行的发展战略,力争把秭归县建成“全国最大的脐橙产业深加工园区”。

忆往昔,秭归柑桔加工业历经辉煌

秭归柑桔加工业起步较早。秭归县柑桔加工业是伴随着柑桔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的不断上升而逐渐发展起来。早在1974年,秭归县就在柑桔产业发祥地——龙江公社 (现屈原镇)建立了秭归县果酒厂,开始生产桔瓣罐头。秭归县酒厂于1982年试制桔络酒成功[1],1987年7月自主开发出柑桔原汁发酵酒[2]。

秭归柑桔加工业发展较快。秭归县果酒厂于1976年6月搬迁到老县城归州大慈寺,并更名为秭归县橙汁厂,逐步形成浓缩果汁、碳酸饮料、利乐包装饮料和果蔬罐头等5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5万t[2]。之后,该厂又相继开发出橙汁、罐头、果酒和芳香油等四大类10多个加工品种,销往全国21个省 (市)、151个网点。1991年,该厂为湖北省果汁饮料生产定点厂家[1]。秭归县先后有橙汁厂、县酒厂、龙江食品厂和县帝元食品公司等4家工厂企业对柑桔果实进行加工并出口。1980年,秭归县首次对香港出口桔瓣罐头 1.3t,1980—1982年共出口桔瓣罐头26.8t[1];1999—2004年,秭归县帝元公司年均生产桔瓣罐头1000t供出口。

秭归柑桔加工业历经辉煌。秭归柑桔加工产品多次获奖。早在1984年,秭归县橙汁厂生产的“高峡牌”鲜橙原汁在湖北省轻工产品第七次质量评比中获优质产品奖,并载入《中国轻工产品》画册;1985年,“鲜橙汁”被评为湖北省地方产品十佳消费品之一[2]。1988年9月,秭归县酒厂所产“中华橙酒”获省经委“金鹤奖”,1989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2]。 1989年7月,县橙汁厂引进瑞士利乐无菌罐装生产线,每小时产能达4500袋,首批利乐包橙汁投放市场,1989—1990年 “高峡牌”鲜橙原汁、“利乐橙汁”双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11月,“高峡牌”系列利乐包饮料获1992年全国消费考评质量可靠饮料金奖[2]。“贝蒂富铁保健饮料”1995年8月获“’95中国第二届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3]。1990年5月,“高峡牌”利乐包橙汁被指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饮料,500t鲜橙汁分批运往北京,秭归橙汁享誉全国,并走出了国门。1996年后,受市场及国退民进、企业重组等因素的影响,秭归橙汁、橙酒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昔日殊荣自此沉寂在人们的回忆之中。

看今朝,秭归脐橙加工业迅速崛起

看今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秭归脐橙加工业以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迅速崛起。

脐橙商品化处理水平日益提高。1995年7月,秭归县通过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引进意大利水果打蜡加工生产线,首开柑桔打蜡、保鲜之先河,生产能力达 30t/小时[2]。到 2011年,全县共有柑桔打蜡加工厂32家、34条生产线,设计年商品化处理加工能力达27.7万t,年实际加工12万t。其中,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新建了1.14万m2的柑桔打蜡包装车间,从西班牙进口了成套的智能光电重量分级鲜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可对脐橙鲜果按大小、重量、色泽进行光电分级、包装和冷藏,建立了一座库容为5000t的恒温保鲜贮藏库。2011年底,全县注册出口果园357.33hm2,出口打蜡厂8家;为秭归脐橙生产包装的厂家省内有52家(其中县内有3家),不同规格的各类包装共60多个,本县申请实用、外观包装专利6件,其中已取得专利4件。

秭归县脐橙深加工迅速崛起。诞生于2005年的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从加工营销三峡地区屈乡风味食品起步,仅用了5年时间,就研发出了柑桔鲜果、柑桔精深加工品、果蔬罐头和风味食品等4个系列100多个产品,经营产值达5.84亿元,对脐橙实现了“从花到果、从皮到渣、吃干榨尽”的“零废弃”综合利用,整个产业链填补了国内脐橙综合利用深加工项目空白,技术在国际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所生产的系列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公司现已成长为集柑桔种植、加工、研发、出口、冷藏为一体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企业。公司有自主研发设备120台 (件),并在长江秭归港附近投资0.58亿元,建立了集柑桔鲜果商品化处理、鲜果展示批发交易、产业信息发布、学术交流培训、现代园区远程监控观摩、病虫害防控预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柑桔中心(屈姑水果市场),年柑桔商品化处理能力达20万t。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了“柑桔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柑桔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并已开发出了“柑桔生理落果有效成分复合提取工艺研究”、“脐橙茶工艺技术研究”、“柑桔膳食纤维复合提取工艺研究”、“血橙花青苷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机制及控制方法研究”、“高果肉含量柑桔汁加工工艺研究”和“橙汁鉴伪技术研究”等9项技术成果,公司以发明人的身份申请了12项专利,其中6项发明专利已获通过。目前公司每年可生产脐橙茶、脐橙酒、脐橙酱等产品1.3万t,可生产出膳食纤维、精油、辛弗林、类苦柠檬素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终端产品,同时可延伸开发30多个深加工下游产品,已实现年加工处理鲜果3万t,销售收入3亿元。新近开发的以红橙酒为骨干的橙干红、橙干白系列橙汁果酒,其内在品质及其保健功效受到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同,意大利DELBO MILANO公司已两次来公司就产品深度开发进行了考察、洽谈,公司目前正与加拿大、法国等国际品牌企业开展洽谈合作。产品先后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美国 FDA、FCE、SID认证以及中东HALAL认证,公司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水果包装注册企业”和“出境水果果园注册企业”。公司产品在美国、日本、安哥拉和南美等国家和地区销售量成倍增长;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设立了办事处,销售网络覆盖了中东和海湾地区;在加拿大、德国和意大利等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招募了哈萨克斯坦商务代表在公司工作,专门负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中亚市场;共建立了8个柑桔电子销售平台,已经销售脐橙6.3万 t,出口鲜果 3.4万 t,出口柑桔精深加工产品2.2万t,创汇1000万美元。

展未来,秭归脐橙加工业前程似锦

目前世界柑桔年产量的35%用于加工,柑桔汁是世界第一果汁,产销量占全部果汁的60%以上[4]。2009年,全球共出口柑桔类水果罐头58.8万t,出口柑桔汁585.54万t[5]。目前我国柑桔95%以鲜果销售,加工仅占5%。全国桔瓣罐头年产量近50万t,占世界桔瓣罐头产量的75%以上,其中,年出口量达35万t,占世界桔瓣罐头贸易量的70%以上;全国柑桔汁生产线共有17条,年加工能力达100万t,目前年产量仅2万t左右,橙汁消费量的94%依赖进口,“榨橙汁不如买橙汁”现象突出[6]。2010年我国进口各类柑桔汁7.68万 t[7],2011年进口各类柑桔汁7.81万t[8]。我国市场柑桔汁需求不断增加,柑桔加工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加快柑桔加工业发展步伐符合世界潮流与柑桔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1年包括秭归脐橙在内的全国脐橙销售极不景气,要保持秭归脐橙产业可持续发展,出路之一就是加快脐橙加工业发展。笔者认为,秭归脐橙加工业应当将建设百亿脐橙产业加工园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是改造和提高柑桔鲜果商品化处理水平,再次是积极发展柑桔仓储物流业。

打造百亿脐橙产业加工园。以秭归屈姑食品公司为龙头,广泛招商引资,引进企业集团,深度开发脐橙零废弃加工创新技术综合利用项目,形成脐橙深加工上下游产业综合配套和生产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把园区建设成“全国最大的脐橙产业深加工园区”。力争至2015年园区年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至2020年年加工处理脐橙鲜果20万t,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员工达到1000人。力争用5年时间将屈姑食品公司建设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柑桔深加工研究中心。重点开发脐橙鲜果、脐橙茶、脐橙醋、果胶、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和香精油等产品,使深加工产品年产量达到8.86万t。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企社联合、群众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与农户共建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化柑桔基地 3666.67hm2, 现 已 建 成2666.67hm2,其中,紧密型基地290hm2。力争实现基地国际化、产品国际化,年出口柑桔鲜果10万t,以红橙酒为代表的柑桔深加工产品5万t、橙味果蔬罐头5万t;建设秭归脐橙国际贸易中心、中国柑桔产业信息发布中心、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技术交流和培训中心、“秭归脐橙”标准园区远程监控观摩中心、柑桔病虫害预警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红橙酒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红橙酒国际酒庄,传播中国酒文化,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酒文化景观。

改造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改造、提高现有鲜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制订脐橙打蜡加工技术规程,选用合格蜡液,果实贴标,按照食品卫生标准予以准入,确保果品质量安全;改造加工生产线,提高档次上规模,在茅坪、郭家坝、归州、水田坝和两河口等乡镇建设5个区域性大型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加工厂,使全县柑桔产后商品化年处理能力达到40万t以上,覆盖三峡库区,其中,屈姑食品公司商品化处理能力达20万t,占地6.67hm2。规范脐橙包装,制订秭归脐橙彩印包装标准,完善“秭归脐橙、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等品牌标志的“识别、许可、使用、监督”规范,规范、统一使用脐橙包装,积极鼓励印刷业开发设计出“新颖、美观、实用”的多类型、多规格的脐橙产品包装,由单一的纸质包装朝竹、木、藤、塑料等多样化轻便小包装方向发展,满足不同客户及消费者需求。按照“政府引导、统一管理、统一品牌、商标各异、注明产地”的要求,对所有符合标准的柑桔统一使用“秭归脐橙”品牌。按照“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宣传口径、统一产品形象、统一商品名称”和“区分各自商标、区分不同品种、区分果品等级、区分产地或企业”的“四统一”、“四区分”要求,改变目前各地在品牌使用上画地为牢、名称分散、内耗严重的现状;加强对脐橙品质的监管,杜绝早采催熟、混级混装、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等行为,保证市场销售的秭归脐橙的质量,树立秭归脐橙品牌形象。

积极发展仓储物流业。依托长江秭归港和三峡翻坝物流园,利用省道S68、国道G50、长江黄金水道和待建翻坝铁路等,形成联运联销的柑桔产品中转配送枢纽。建设集柑桔仓储、配送、加工、转运、信息平台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建成“中国·秭归脐橙交易信息中心”,为秭归脐橙产业发展开展配套服务。以三峡翻坝物流园为阵地,建设一级货运站一个,柑桔保鲜冷藏库20个,联网全国的物流信息中心平台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在秭归县建设三峡库区柑桔等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占地 13.33hm2,年仓储运输农产品能力达到40万t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

[1] 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秭归县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5

[2] 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秭归县志(1979—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10

[3] 秭归县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桔颂新篇(秭归文史资料.第 15 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2

[4] 何天富主编.柑桔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0

[5] 张 放.全球柑桔加工品贸易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11,28(7):1-4

[6] 程绍南,张 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柑桔加工业取得的成就与持续发展思路 [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11):1-3

[7] 张 放.2010年我国水果加工品贸易统计与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11,28(3):1-8

[8 张 放.2011年我国主要果汁进出口贸易统计 [J].中国果业信息,2012,29(5):41-48

猜你喜欢

秭归县秭归橙汁
湖北:秭归推广秭归脐橙手绘系列升级包装版式
巴西橙汁供应商CITROSUCO西澄打造首届“橙汁节”,开启“橙新生活”新风尚
湖北:秭归举办秭归脐橙品牌推介会暨电商扶贫签约仪式
完形:橙汁真美味
“最短路径问题”的拓展与应用
来杯橙汁吧!
湖北:秭归脐橙品牌价值五年增长1.45倍
畅想马年 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