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荣谦教授“调肺平肝”论治小儿癫痫经验

2012-01-22曾红兰徐荣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平肝外邪癫痫

曾红兰, 徐荣谦

徐荣谦教授“调肺平肝”论治小儿癫痫经验

曾红兰, 徐荣谦

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癫痫多为内外合因所致,故独辟蹊径,强调肝、肺相结合,“调肺平肝”论治小儿癫痫,并配合食物疗法、音乐疗法、心理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与患儿的生活质量。

癫痫; 徐荣谦;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儿童

癫痫是儿内科难治病,西药虽可基本控制发作,但副反应较大。中医药治疗癫痫有着数千年临床实践经验的积淀,具有疗效确切、毒副反应低的优点,优势明显。传统治法主要以熄风化痰、祛瘀辟浊、镇惊安神定志、补虚法等常用,亦有从痰、瘀、风、肝、肾、脾论治等,各具特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师徐荣谦教授生于中医世家,幼承祖训;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刘弼臣教授,尽得其真传,为“臣字门学术流派”的第六代嫡派传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主张借鉴古方而不拘泥古,匠心独运,采用“调肺平肝”大法治疗本病,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小儿癫痫经验介绍如下。

1 徐荣谦教授治疗小儿癫痫的学术思想

1.1 病因上强调内外合因 小儿癫痫临证多以抽搐为主要表现。患儿若先天不足,脑髓虚损,神气怯弱,如遇惊恐等诱因刺激,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则气机逆乱而发病;或跌仆损伤,瘀阻脑络,遇邪则发;或肝失疏泄,气机逆乱,引动肝风而发;或外邪引动伏痰,上蒙清窍,导致癫痫发作。故小儿癫痫的发作与先天因素、诱因引发、感受外邪密切相关。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是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则无痰可生。但如六淫邪气、七情因素、五脏功能失调等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痰则内生。小儿具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且又寒暖不知自调,一旦为外邪所乘,外风触动伏痰,引动内风,导致癫痫发作。诚如《诸病源候论·风痫候》所云:“风痫者由乳养失理,血气不和,风邪所中;或衣厚汗出,腠理开,风因而入。”现代研究表明,癫痫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提示此类患儿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感染作为应激因素又使病情加重或反复[1]。因此,小儿癫痫发作与肺密切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癫痫与肝关系密切。

小儿癫痫的病机与风、惊、痰、瘀相互转化密切相关。明·楼英《医学纲目·癫痫》云“癫痫者,痰邪逆上也。……痰邪逆上,则头中气乱,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倒仆也。”痰和风相互影响,相互为害,风盛生痰,阻滞气机,蒙蔽清阳,加重神昏之症;而痰郁久化热化火又可生风,加重抽搐之症;痰瘀本同源,张景岳云“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赵献可《医贯》亦云“痰也,血也,水也,一物也。”津血同源,津化痰,血滞瘀,故痰瘀同源。痰邪留着日久,阻滞气机,可致血行不畅而成瘀;而瘀血阻滞,津液输布障碍,亦能导致津液停聚而成痰饮。

1.2 肝、肺论治相结合 鉴于小儿癫痫发作与肝、肺关系密切的病因病机,徐教授经潜心研究,创立了“肺肝结合”论治小儿癫痫。所谓“平肝”就是抓住“肝风引发”的病机关键,通过平熄肝风达到止抽定痫之目的,主要以柴芩温胆汤为基本方加用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搜风驱邪。所谓“调肺”一方面是指祛邪于外,截断外邪内传之路,以安内宅,则肺脏本身不受外邪的侵袭,防止外风引动内风;另一方面是强调调肺通络,清肺祛痰以达止抽定痫之目的。调肺主要应用麻黄、杏仁、川贝等药。二者相辅相成,明显增强了治疗效果。

1.3 配合音乐等辅助疗法 徐教授认为惊恐及紧张是小儿癫痫发作的重要诱因,因此降低患儿的紧张程度,保持心情平和有利于防止发作。研究证明舒缓的音乐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精神状况,而且通过音乐放松治疗,可以使“人的内稳态”恢复[2],从而达到防止癫痫发作的目的。中国古代有“五音疗疾”的记载,主要通过五音(角、微、宫、商、羽),对应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调节人体的五志(怒、喜、思、忧、恐),使人体长期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内经》:“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微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徐教授认为治疗小儿癫痫的音乐应以木音角调为基本调,风格悠扬,生气盎然的旋律,亲切爽朗的曲调,舒畅调达,具有“木”之特性;角音入肝,具有柔肝柔筋的作用,达到减缓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达到防止癫痫抽搐发作。

由于长期服用抗痫西药及癫痫本身所造成的大脑损害,许多癫痫患儿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即患儿在学习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及智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3]。中医认为髓海空虚,脑失所养。脑由精髓汇集而成,髓充则脑力旺,反应灵敏;髓空则神无所依,智力低下,记忆丧失。徐教授认为兔脑具有填精补髓之功效,符合中医传统的以脑补脑;兔脑又可作为引经药,引导通络熄风等药物直达颅脑而提高临床疗效。兔脑焙干后,味道焦香,易于患儿接受,可减少服药的难度。徐教授在临床中亦喜用蜂王浆促进患儿大脑发育,深受患儿喜爱。

2 典型病案

张某,男,10岁。2012-04-03初诊。间断四肢抽搐3年。患儿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小便自遗,约2min后缓解,发作后伴吞咽困难。脑部MRI、CT均示正常,脑电图异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今慕名前来求治。家长诉患儿2d前下午玩耍时出现疲乏,倦怠,后遗尿,休息后症状缓解,无痉挛发作。近日外感,鼻塞,咳嗽,偶有憋气,夜间发作较频。患儿平日脾气急躁,入睡困难,纳可,大便干。查体:鼻腔黏膜发红,中度肿胀,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听诊可闻及痰鸣音。舌红苔腻,脉浮滑。中医诊断:癫痫。辨证为旧有夙疾,复感外邪,郁而生痰,肝风内动。治法:解表祛痰,调肺平肝,熄风定痫。处方如下:炙麻黄5g,桂枝、桃仁、黄芩、青礞石各20g,杏仁9g,蝉衣、金银花、僵蚕各15g,炙甘草、炙枇杷叶、全蝎、莪术、川贝、知母、辛夷、苏子各10g,细辛2g,蒲公英、鲜芦根各30g。30剂,每日1剂,水煎频服。另新鲜野兔脑1份,焙干,每日1g,冲服。蜂王浆每日1g温开水冲服;居室播放管弦类背景轻音乐。

2012-05-05二诊。患儿服药后,发作减轻。仅20d前发作1次,表现为进食时突发凝视,伴小便失禁,持续2min,按揉人中穴后症状缓解,发作后患儿饮水时可吞咽。纳差,大便偏干。近日外感,无发热,查体:鼻腔黏膜苍白,中度肿大,可见清涕,咽红,左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右侧扁桃体Ⅱ度钟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辨证为风痰渐减,里热未清。效不更方,上方增生石膏(先煎)30g,郁李仁10g。30剂。每日1剂,水煎频服。

2012-06-09三诊。患儿服药后病情平稳,未发作,大便正常。查体:鼻腔黏膜苍白,轻度肿大,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辨证为余邪未清,肺肝未平。继清余邪,调肺平肝。处方如下:炙麻黄5g,桂枝、蝉衣、僵蚕各15g,杏仁9g,炙甘草、炙枇杷叶、全蝎、川贝、天竺黄各10g,白芍、桃仁、黄芩、青礞石、钩藤各20g,蒲公英、鲜芦根、煅磁石、蕤仁、炒枣仁各30g。每日1剂,水煎频服。继服30剂后未再发作。

3 讨论

徐教授认为小儿属少阳之体[4],体质嫩弱,易为外邪所侵,且一旦患病,病情传变迅速,外风引动内风,而出现抽搐、神昏等症,引发癫痫。癫痫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治疗颇为棘手。单用一种治法,使用一般传统方剂,难于奏效,不易根除。徐教授经长期临床观察,认识到小儿癫痫内外合因,共同致病的病因特点;领悟肺肝同损,痰浊内生,肺肝失调,“气机逆乱”致肝风扰动的基本病机;强调以“调肺平肝”为基本治疗大法。肺肝论治相结合,明显提高了疗效。

本例患儿发病每由外邪引发,故以麻黄汤加减驱邪外出以调肺;邪入里,与痰博结,用川贝、黄芩等清热化痰,痰化则风熄;全蝎、僵蚕熄风止痉以平肝;辛夷、细辛通窍开闭、祛邪护肺安宅,防外风引动内风;炒麦芽消食导滞,疏肝,使患儿心情舒畅;大便干加用郁李仁润肠通便。同时配以兔脑,以脑补脑,引经;蜂王浆促进大脑发育;轻音乐疗法增加疗效,使患儿抽搐发作停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张士卿.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伯岳[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6.

[2] 刘春艳,吴娟.音乐治疗发展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3):119-121.

[3] 林庆,叶露梅.小儿癫痫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41.

[4] 徐荣谦.试论“少阳学说”[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04,2(7):11-13.

100700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曾红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徐荣谦)

曾红兰(1987-),女,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抽动-秽语综合征。

徐荣谦,100700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03

R742.1

B

1674-3865(2012)06-0487-02

2012-10-08)

黄伟)

癫痫专栏

猜你喜欢

平肝外邪癫痫
钩藤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菊花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茵胆平肝胶囊致急性腹泻1例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