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8年,伊朗海军遭美国重创

2012-01-10

环球时报 2012-01-10
关键词:赖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熊 佳

日前,伊朗海军高调在波斯湾举行“守卫-90”大规模海上演习,借此向外传递“谁打我,我就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意思,而美军第五舰队则警告“别把威胁波斯湾航行自由作为选项”。其实,这已经不是美伊海军第一次围绕波斯湾“掰手腕”了,早在1988年美伊短暂的海战中,伊朗海军就曾遭受重创,几乎“压箱底”的主力军舰都被美国海军编队击沉或击伤。

一颗水雷触发美军“螳螂行动”

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双方为粉碎对方的战争潜力,针对航行在波斯湾的各国油轮展开无区别的“袭船战”。当两伊政府的“袭船战”到1987年达到高峰时,美国海军从1987年7月开始在波斯湾为悬挂美国国旗的油轮护航。伊朗决定不与美军正面交锋,而用传统海战武器——水雷,打击西方国家海军的护航舰队。

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的第14护航舰队急速驶出霍尔木兹海峡,编队前方的急先锋是“佩里”级护卫舰“罗伯茨”号。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它被抛出水面后又重重地跌入水中。这是因为“罗伯茨”号触发了一枚水雷,舰体中部被炸出直径2.7米的大洞,幸亏其他舰艇施救才撤走。4月15日,也就是“罗伯茨”号被炸的第二天,美军中东特遣舰队的扫雷分遣队在出事海域发现5枚水雷,上面虽未标明制造国,但扫雷专家根据有关编号分析认为,这是伊朗1987年从朝鲜购买的老式苏制水雷。

消息很快上报到白宫,总统里根召集紧急军事会议,经过与副总统布什、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卡卢奇和参联会主席克劳海军上将等军政首脑的密集磋商后,决定对伊朗实施武力制裁,行动代号“螳螂”。4月18日凌晨,美国海军中东特遣舰队从巴林基地出动6艘舰艇,全速驶向距伊朗180公里的波斯湾南部海域执行打击任务。编队航行至波斯湾主航道一线时,便兵分两路:由“温赖特”号巡洋舰、“辛普森”号和“巴里”号护卫舰组成的第一水面战斗群,向伊朗的“锡里”号石油钻井平台驶去;由“特伦顿”号船坞登陆舰、“麦考密克”号和“梅里尔”号驱逐舰组成的第二水面战斗群则向“萨珊”号钻井平台扑去。

“锡里”和“萨珊”号平台位于波斯湾主航道伊方一侧,它们并非伊朗重要石油设施,日产量仅占伊朗原油日产量的7.5%,但战略位置得天独厚,既可作为海上雷达站执行警戒任务,又可作为海上指挥控制中心引导和指挥伊方舰船布雷,骚扰或袭击过往船只,因此它们早就成为美国海军的“眼中钉”。18日上午9时1分,美军第二水面战斗群已驶到“萨珊”号平台附近海域,“梅里尔”号驱逐舰上的军官用波斯语和英语向平台多次呼叫,要求平台上的伊朗人撤退,但对方毫无反应,16分钟后,“梅里尔”号和“麦考密克”驱逐舰的127毫米主炮一齐向平台开火,平台上的伊朗人则用23毫米机关炮还击,但火力很快被美军压制,最终平台上的伊朗人不得已通过无线电请求停火并在美军监视下搭乘小艇离开,之后美海军陆战队员爬上石油平台,在清走一些物品和文件后将整个平台引爆。同时,第一水面战斗群摧毁“锡里”平台的行动也非常顺利,由于美国人炮击得太凶,美军陆战队员都没法乘直升机到“锡里”号上捞些战利品。

“海上弯刀”被打断

面对美军的断然出手,被打疼的伊朗决心展开武力回击。12时15分,在距美军第一水面战斗群约35海里的水域上空,一架正在警戒巡逻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直升机突然发现海面上有3个快速移动的目标正扑向战斗群。原来伊朗革命卫队海军从阿巴丹港派出3艘“博哈默”级快艇企图偷袭美舰,正当美军直升机准备进行火力拦截时,伊朗人先下手为强,连续发射多枚英国产“吹管”便携式导弹,将美军直升机击落。30分钟后,伊朗海军又出动主力之一“萨巴兰”号护卫舰,在霍尔木兹海峡西部的穆巴拉克海上油田附近重创悬挂美国国旗的货轮。

13时许,美伊海上冲突达到高潮,伊朗海军主力几乎倾巢出动,号称“海上弯刀”的伊朗“约尚”号导弹艇在岸基雷达的引导下,发现美军第一水面战斗群的“温赖特”号巡洋舰。伊朗艇长竟然冒险以35节的高速向美舰直扑过去,看来是想和这艘“海上巨无霸”比拼一下。此时,“温赖特”号上的雷达已锁定高速驶来的伊朗导弹艇,并在“约尚”号驶至距该舰10海里时发出警告。13时15分,伊朗导弹艇率先向“温赖特”号发射一枚“鱼叉”反舰导弹。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该导弹还是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从美国买来的,美国人很清楚该导弹的技术机密,于是“温赖特”号一边做着蛇形规避动作,一边发射箔条干扰弹,把飞来的“鱼叉”导弹引入大海。此时,同属第一水面战斗群的美国“辛普森”号驱逐舰主动插到“约尚”号和“温赖特”号之间,并迅即向伊朗导弹艇投射一枚“标准SM-1”反舰/对空两用导弹,顷刻间“约尚”号化为一堆燃烧的废铁,15名伊朗水兵丧生。

在得知“约尚”号被击沉的消息后,伊朗海军仍持续向波斯湾增兵。14时26分,伊朗海军的法制“海豚”直升机对位于穆巴拉克海上油田的巴拿马籍“斯坎湾”石油钻井平台进行攻击。几分钟后,从位于阿拉伯海的美军核动力航母“企业”号上起飞的4架A-6舰载攻击机飞抵油井上空,准备对伊机进行攻击。“海豚”直升机见势不妙,赶忙降低高度,贴着海面飞走了。这时,3艘伊朗海军的“博哈默”级巡逻艇急速驶来,企图继续打击“斯坎湾”石油钻井平台。美机发现后,立即盘旋跟踪,A-6E攻击机迅速降低高度,向冲在最前面的那艘巡逻艇投掷4枚“石眼”集束炸弹,突然抛洒出的几百枚小炸弹将伊朗巡逻艇炸沉。后面的两艘巡逻艇见此只好高速撤离。

仍不服输的伊朗海军出动了最现代化的军舰——“萨汉德”号护卫舰发动进攻,但它遭到两架美军A-6E攻击机的打击,伊舰命中两弹,遭受重创。17时06分,“萨汉德”号护卫舰已是千疮百孔,主辅机停车,舱内海水涌入,舰体向右舷大角度倾斜,伊朗舰长见大势已去,遂下令弃舰逃生。“萨汉德”号于当夜21时11分沉没于霍尔木兹海峡。为了给“萨汉德”号复仇,伊朗海军司令部命令隐蔽在霍尔木兹海峡出口附近的“萨巴兰”号护卫舰攻击美军水面舰艇,然而它再度遭到A-6E机群的攻击,“萨巴兰”号也受到重创,舰长等指挥官当场身亡。

“螳螂行动”催化两伊停战

“螳螂行动”结束后,伊朗海军彻底远离美国的护航编队。由于伊朗海军在“螳螂行动”中几乎损失所有的大型作战平台,剩余小艇只能躲进港口不再出击。再加上后来几个月,美国海军护航编队的干涉尺度越来越大,尤其是7月3日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反应过度,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航班当做伊朗空军战机击落。由此,伊朗深信美国可能完全站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一边,谋求推翻伊朗政权,所以不得不接受国际社会的调停,事实上结束了持续多时的波斯湾“袭船战”,也结束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

猜你喜欢

赖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
海洋星探组
又到乡间
又到乡间
邻家球星
如何让你不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