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的思考

2012-01-06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健力宝俱乐部足球

刘 鎏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四川 成都 610041;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的思考

刘 鎏1,2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四川 成都 610041;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在客观分析“健力宝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随着我国出国培训人数不断增加而可能导致的问题,例如培训人数、培训地区、培训投资以及培训期间的比赛和文化学习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选拔体系、建立监管和评价机制和制定出国培训规章制度等途径来实现。

青少年;足球;出国培训

1 研究背景

2011年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奥运会和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相继失败,这样的结果让国人又一次感到了失望,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足球近二十年改革的失败。但是,2011年万达集团宣布将在3年内出资5亿元人民币全面资助中国足球的发展算是为中国足球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个项目中的主要资助对象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资助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赴国外训练和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届时万达集团将与中国足球协会共同选拔16岁以下的“中国足球希望之星”赴欧洲留学,从2011年到2013年将分3批选拔60人赴欧洲3家顶级俱乐部训练和学习。[1]

其实从2010年开始中国足协就已经开始加大选送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出国留学的力度,2010年,中国足协已经选派了100名左右的年轻球员(15-17岁之间)前往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足球发达国家接受培训。[2]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将派出更多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赴海外留学。但是,走海外留学的道路是否能够提高我国足球水平?派出少量的青少年运动员是否整体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水平?青少年海外留学具体培训模式是否符合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等?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2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分析

2.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回顾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的尝试,1985年7月大连第六中学足球队自筹资金到联邦德国英格尔斯达特市进行为期4个月的训练。从1985年到现在的二十多年时间内,我国陆续出现了各种形式和各种规模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事件(见表1)。

表1 1993年至2010年我国青少年出国培训不完全统计

除了这些有一定规模的出国培训项目以外,还有一些以个人出资的形式到国外俱乐部进行培训和学习的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因此,可以说“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众多出国培训项目中影响最大,培养足球人才最多的还是1993年健力宝足球队赴巴西培训项目。

2.2 “健力宝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1992年,中国足协与健力宝集团合作在全国500多名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选拔了22名队员留学巴西,从1993年到1998年先后共有29人获得了赴巴西留学的机会。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是国奥队(有12人来自健力宝队)仍然没有实现进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目标。[3]在2002年冲级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成功时,健力宝队员中有李铁和李玮峰2人正式入选国家队。

2008年正值健力宝球员29-30岁这样一个处于当打之年的年龄,健力宝球员出现在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各家俱乐部的球员名单中的有9人,这9人中真正能够成为球队主力队员仅有4人(李玮峰、郑斌、王文华和隋东亮)。

2.2.1 “健力宝模式”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健力宝足球队赴巴西训练虽然不是我国第一次派出运动员赴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培训,但这是我国第一次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球员选拔,出国训练时间最长,投入最大(400多万美元),最系统的出国培训。

“健力宝模式”最积极的意义正如现任中国足协主席韦迪(2010)所说的“我们走出了国门”,有了第一次的尝试。通过这一次尝试,为后来的一些出国培训项目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例如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让青少年融入当地的环境中;加强语言与文化的学习等。因此,从“探路者”的角度来讲,“健力宝模式”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2.2.2 “健力宝模式”的缺陷

健力宝队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是在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事实证明,健力宝队在巴西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健力宝是以“整队”的方式派往巴西,然后以一种极其封闭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训练,首次驻地训练谈不上对于当地的语言、足球文化和先进的足球理念等方面的理解。确切形容当时的情况是“中国派出一支青年队在巴西的训练场上训练,偶尔跟当地的队伍进行几场友谊比赛。”[4]不过,在健力宝队第二次赴巴西时,这样的情况得到了改善,这次是将所有费用交给巴西一家俱乐部,由该俱乐部负责球队的训练和生活,这段时期是球员和教练员对足球和语言等方面的理解提高较快的一段时期。[5]

健力宝球员是国内进行了非常严格挑选的同年龄阶段最优秀的青少年,在巴西通过多年训练后虽然很大部分都曾经入选了国奥队和国家队,但是能够长期在国家队效力的队员不到5人,有些队员甚至没有正规地参加过中国职业的联赛。对于能够长期在国家队效力的队员来说,当年健力宝队教练员李辉认为“他们应该是国家队的栋梁,但是他们都没有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高度”。[7]

另外,由于健力宝队是在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前产生的,又是在职业化改革后学成归国的,跨越了我国足球事业具有代表意义的时代。因此,无论是在出国前还是归国后球员们的归属、出路等方面问题都不明确,这也是“健力宝模式”在特殊时期的一个重要缺陷之一。

3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养模式思考

3.1 出国培训人数问题

十年来,在我国足球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所退步时,邻国韩国和日本的足球水平直线上升,已经跻身世界强队的行列。同时,十年来中日韩三国都将出国留学作为了青少年足球培养的途径之一,据2008年的统计,近十年时间先后有10 000多名日本青少年去巴西学习足球;韩国也先后有近2 000名青少年去巴西、英国、法国、西班牙等足球强国留学。[6]与日本和韩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相比,我国的出国留学的人数非常的少,如果从人口基数进行比较的话,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与日韩更是相去甚远。

通过“健力宝模式”可以看出出国留学培训的成才率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出国总人数的局限,使得最后真正成为国内顶级球员的人数非常少。因此,如果希望通过出国留学整体提高我国足球水平或者是我国青少年足球水平的话,必须给予更多优秀青少年足球选手出国学习的机会,使得出国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中国足球协会最近提出的目标是每年送100名青少年到国外培训,这样的数量显然与日本和韩国相差甚远,与期望整体提高中国水平的目标更是相去甚远。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的范德阿特就指出尽管阿贾克斯以青训闻名,但能去阿贾克斯试训的中国球员毕竟太少,从几个人中培养出球星的难度会很大。[7]

3.2 出国培训地区问题

由于有健力宝模式的前车之鉴,目前我国青少年出国培训已经摒弃了当年整体出国训练的模式,选择了“分散出口”的方式。因此,我国青少年出国培训地区非常分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青少年出国培训的地区包括巴西、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德国、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这样情况的出现也是目前我国足球改革的一个必然结果,不同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会从自身出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不同的留学培训地区。目前,这样的留学培养模式刚刚启动,青少年是否能够在不同的足球文化和环境中得到良好的训练与培养;这批青少年中的佼佼者归国后是否能够很快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国的足球文化;以及这样的培养模式是否有效等问题还无法判断。不过,邻国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坚持一个足球文化(巴西)的培训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3.3 出国培训投资问题

资金问题是决定足球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每年中国足协用于青少年培养方面的预算不到400万元人民币,而日本足协在2007年青少年培养经费预算是1 800万人民币,韩国足协在2006年青少年培养方面的总预算则是4 000万元人民币。[8]而且,在我国足球协会预算的400万人民币中有很大一部分还要用于支持国少队和国青队的国际比赛,因此,我国真正每年用于青少年培养的费用是非常的少。

青少年出国培训费用非常高,在国家足协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地方足协、俱乐部和社会资金支持青少年出国培训。这些资金支持青少年出国培养最大的弊端是“不确定性”。由于送青少年出国培训不是一个短期的投资项目,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才能够见效益的项目,因此一旦这些社会资金在投入过程中受到了自身的原因、合作方的原因或者是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都很有可能中断投资并导致青少年培训夭折甚至产生很多纠纷难以解决。

另外,我国很多的出国培训项目都需要青少年球员家长支付一定的费用,昂贵的费用可能导致很多家境贫寒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无法得到出国培训的机会。

3.4 出国培训比赛问题

比赛是检验足球训练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展足球训练的重要目的,同时比赛更是足球训练的重要内容。出国培训的青少年必须长期保持一定数量的正式比赛,才能更好地提高足球水平,更好地认识当地足球文化,更好地融入当地足球氛围中。但是,2009年6月3日国际足联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新的决议,即17岁以下球员今后不能以培训的名义到国外俱乐部踢球,欧洲足联更是在2009年10月31日正式实施新的苛刻条款,禁止职业俱乐部与18岁以下的球员签约。这些规定的颁布和实施,极大限制了我国出国培训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当地的高水平足球比赛。[9]

据调查,意大利青训营球队每年的正式比赛(包括杯赛和联赛)一共不下40场,另外几乎每隔两天就有不同级别的挑战赛,可能是跟同俱乐部不同年龄的队伍比赛,或是与邻近城市的球队比赛。总之,一个赛季正式比赛将超过70场。这是保证意大利青少年训练质量的关键。[10]如果我国出国培训的青少年每年能够参加的比赛非常少而且仅仅能够参加当地的一些业余足球比赛的话,出国培训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3.5 出国培训文化学习问题

很多学者普遍认为我国足球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问题是制约我国足球水平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1]同时,也正是由于我国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低的原因,影响了技术运用的合理性,限制了运动员比赛意识和应变能力的提高。有关研究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专业队情况调查,发现我国足球专业运动员受教育程度大多在小学、初中或中等专业水平之间,大专以上水平的极少。[12]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问题由来已久,但是至今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出国留学的青少年很多更是在尚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时就开始了出国培训生涯。

青少年要在国外顺利地进行文化学习,首先必须通过语言关,没有良好的语言作为基础,学习文化知识无从谈起。因此,送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如何解决好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问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很大难题。

4 建议

4.1 创立科学的选拔体系

国家、社会投入大量资金让优秀的和有潜力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到国外学习和培训,保证被选拔运动员是同批队员中最优秀和最具潜力的,是确保出国培养运动员质量和水平的第一步。

国外传统青训优势的俱乐部队伍对于选拔后备人才都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并且根据自身俱乐部长期形成的足球文化、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选拔依据,例如德国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将协调性、技术和对足球的兴趣看作是最关键的指标;而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则是以对球的出色控制看做是选拔的重要标准。[7]2011年由万达集团资助的青少年出国项目是由万达集团和中国足球协会共同派出专家组成专家组开展选拔工作,但是具体的选拔程序和标准并未对外公布,外界也无法对其选拔程序和标准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出国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项目的投资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在选拔过程中也有存在着多元化的选拔标准。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国足球协会或者相关的机构应根据足球运动的规律与我国足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一套科学的选拔体系,以供相关投资主体选拔时参考和选用,这是保障出国培训青少年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4.2 建立质量监管和评价机制

无论是中国足球协会还是各个地方足协或者其他投资主体资助青少年出国培训最根本的目标还是要切实提高送出去的青少年在技术、战术和意识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如何评价送出去的青少年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是保障各方利益主体利益的关键所在,是管理者随时审视和调整计划的重要依据。

因此,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运用科学的“我国青少年出国培训质量监管和评价体系”对出国培训青少年进行定期的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这套“质量监管和评价体系”可以由投资主体、利益相关者、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家共同制定,但是实施评测必须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独立完成。

4.3 制定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规章制度

目前,正值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的高峰阶段,随着被送出人数的不断增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相关人员利益势在必行。只有制定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的规章制度才能够明确该活动实施过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各相关利益主体权利和义务,使得各项活动有理可依(包括选拔过程、合同、培训过程等)。

规章制度将成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的重要法律依据,保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青少年接受培训的各项权利,培训结束应尽的义务等;投资主体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及它所得到的权利等。更重要的是,该项规章制度将成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依据。

在上述体系与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基础上,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还应进一步考虑加大投入、扩大出国规模,形成促进我国足球事业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根本性问题。

[1]佚名.大连万达牵手中国足协——3年投资5亿振兴中国足球[N].武汉晨报,2011-07-04.

[2]佚名.韦迪下月启动海外计划送百名足球小将出国培训[N].重庆晨报,2010-08-29.

[3]谭东辉.健力宝模式的彻底失败[N].足球报,1999-11-11.

[4]刘志向.健力宝模式存在严重弊端,中国足球将转向意大利[N].沈阳:辽沈晚报,2009-09-20.

[5]佚名.李辉:遗憾健力宝模式的失败[N].足球报,2010-12-28.

[6]孙一,梁永桥,毕海波.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4:60-65.

[7]佚名.阿贾克斯官员直指中国足球弊端,应现抓教练培训[N].北京:法制晚报,2009-11-27.

[8]颜中杰,何志林,李晓旭.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倍养经验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119 -120.

[9]刘浩,薛俊,赵勇.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407 -409.

[10]王长权,郎健,叶志竞.我国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发展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5:97-100.

[11]项和平,徐金山.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5:90-94.

[12]杨继林,王玉勇.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比赛的影响[J].济南: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51)3:24 -25.

Ponderation on Chinese Teenage Football Players’Training Abroad

LIU Liu1,2

(1.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China 610041;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The paper,bas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Jianlibao mode",lists some problems that may appear with an increased number of Chinese players receiving training abroad,such as the number of training,training areas,training investment,competitions during the training period and the players’literary study,etc.Such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selecting system,establishing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working out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training,etc.

teenagers;football;training abroad

G843

A

1001-9154(2012)03-0062-05

G843

A

1001-9154(2012)03-0062-05

刘鎏(1982-),男,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运动竞赛与训练。

2012-01-10

猜你喜欢

健力宝俱乐部足球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健力宝:重回市场路线 坚持“运动”到底
健力宝:早年找死 今年等死
健力宝的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