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2011-12-31李玉民熊育伟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物流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医药药品领域

李玉民,张 莉,熊育伟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基金项目·

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李玉民,张 莉,熊育伟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大力发展医药物流,有利于降低医药流通成本,增强医药行业竞争力,规范医药市场秩序,推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提高药品流通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当前,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药品物流过程中标准化程度低,不同领域之间情报不能传递,妨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导致了物流过程自动化水平较低、物流规模较小,直接影响了物流规模效益、物流周期与药品质量。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或称电子标签,它的优点有:数据存储量大;可高速多标签同时阅读;数据安全性高;物理性能优越;可反复使用;环境适应性强;无接触自动感应的非可视阅读极为方便等。根据RFID特性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GMP和GSP管理要求的特点,RFID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物流管理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1]。

在每样产品上装入电子标签,记载惟一的产品编码号,提高了药品物流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交流、物流效率、药品质量、规模效益等问题。但是由于RFID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医药物流环节一些因素的制约,很多问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而根本性障碍还依然存在。

1 问题分析

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应用中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

1.1 标准问题

这里包括两方面的标准,一是RFID的相关标准,二是药品分类的相关标准。

RFID标准大致包含两类:一类是技术标准,如符号、射频识别技术、IC卡标准等;另一类是与RFID应用密切相关的标准,例如EPC(电子产品码)和相关软件技术[2]。数据格式的标准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利益和安全,目前RFID还未形成统一的全球化标准,市场为多种标准并存的局面。如果它的格式有很多种且不兼容,那么使用不同标准的产品就不能通用,这势必阻碍未来RFID产品的互通和发展。

对于药品分类的标准问题,在国内和国际上同样也存在着很多不衔接的问题。中投顾问发布的 《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如今在很多行业已经普及的统一编码在医药行业却缺失。我国药品编码目前尚未实现标准化,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合法的惟一的识别标志,各个领域分别制订了自己的物流编码,其结果是不同领域之间情报不能传递,妨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造成信息处理和流通效率低下[3]。

1.2 技术问题

由于时间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目前RFID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识别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无线电信号、液体或金属罐等时,大量RFID标签无法正常起作用,识别率离大规模实际应用所要求的成熟程度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即便在正常情况下,如何保证每一个标签都能够读到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另外,RFID芯片本身以及芯片在读或写数据的过程中都很容易受到攻击,无法对数据进行很好的保密。当前广泛使用的无源RFID系统没有读写能力,所以无法使用密钥验证方法来进行身份验证。如果标签是有源的,并且会收到不断变化的验证密钥,那将会大大提高其安全性,不过这又会增加其成本。因此,目前的RFID技术要想在对信息有保密要求的领域展开应用还存在着障碍。

再者,我国物流发展信息化水平还不够发达。尽管许多药品供应商、中间商、零售商、医院药房等都配备了电子计算机,然而相互之间很多并没有形成网络,还不能充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在运用RFID技术之后,医药物流过程中信息的采集更加便捷,信息的准确度也大为提高,但是由于RFID技术和药品编码标准不尽统一,致使不同的信息系统不能很好的衔接。信息的衔接性和共享性不足,影响了物流运作的信息化水平。

1.3 政策问题

从目前国内应用RFID的现状来看,在RFID大规模应用上获得成功的案例均是由政府主持实施的,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等,而在民间商业应用中获得成功的却在少数,多数仅停留在推广试验阶段[4]。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应用的优势是建立在信息采集以及信息共享上,提升信息共享链条是重中之重。所以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应用过程中不是针对一个部门,它必须在海关、铁路、公路等医药物流能够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联合的大环境下才能真正的实现其快速、准确、高效的信息联通作用。而且RFID技术研制成本较高,除了标签还涉及到其它的设备,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只有更多系统使用RFID,发挥规模效益,才可以使成本进一步降低,也才能促进RFID进一步推广。尤其在发展初期,如果没有国家从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以此促进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那么很难度过这个瓶颈期。

1.4 人才问题

医药物流是一个涉及物流、药品、冷链以及RFID等多项先进技术的综合性行业。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医药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员工及管理人员。

我国物流行业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空白,自从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入 “物流”这一概念后,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大学里也出现了物流专业热。然而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偏低,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条件落后,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原因,无论人才的数量、质量,还是人才的层次,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随着对物流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将RFID应用于医药物流领域中需要的高级复合型医药物流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1.5 监管问题

在RFID与医药物流结合发展的过程中,监管问题不容忽视。医药物流涉及多个环节,管理部门应从整体把握各个环节的硬件、软件产品及属性,制定相应的流程和规范。如果建成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药品生产流通安全追溯管理服务平台,便可对物流环节进行监控,从而加强对医药物流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监管服务系统。

1.6 隐私问题

RFID系统的应用中主要面临两类隐私侵犯,分别是位置隐私以及信息隐私。位置隐私是指携带RFID标签的任何人能在公开场合被自动跟踪,尽管多数人并不关心自己是否在公开场合被跟踪,但是像传染病人、宗教信徒,甚至成人用品零售商这些个人或者组织机构都需要防止被自动跟踪。信息隐私包括关于个人信息比如纳税、医疗或者购买记录等,也叫做 “数据隐私”。当RFID的广泛应用带来巨大的利润时,它也同样带来了信息暴露等负面效应[5]。医药的销售终端是病人,病人的位置隐私和信息隐私更需要保护。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医药物流终端病人的隐私,已成为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应用的一项重要挑战。

2 对策建议

结合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发展。

2.1 统一标准和培养人才先行,做好基础性工作

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能够顺利推广首先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即建立统一的开发标准并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

标准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各国政府应该放远目光,共同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体系。应该看到,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RFID产业的发展以及标准化工作,并对药品分类的相关标准进行完善。我国也在加强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争取早日建立统一的物品编码标准与国际接轨,而近年来大力发展NPC编码体系的实施和应用,也为确保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从社会和高校两个途径着手。在高校中制定切实可行的物流人才培养规划,构建特色鲜明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在企业中对新进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对一线人员进行业务轮训,对晋级人员进行新岗培训,对技术骨干进行高层次培训等。还要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相关培训机构的作用,搞好行业培训指导、考试认证和社会培训工作[6]。

2.2 攻克技术难题,保护安全隐私

我们在大力推广应用RFID的同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针对RFID技术的研究,提高RFID标签的安全性能,使之在信号识别和加密技术方面更加完善。为更好更快地攻克技术难题,RFID制造商可与国内外芯片制造厂商进行强强联合,不断提高RFID技术性能。同时,还要研究和探索更为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争取进一步降低其研发成本。在RFID和药品编码标准实现统一以及互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前提下,医药信息才可以真正的通过共享体现其便利性。

另外,在医药物流领域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病人的隐私问题,减少RFID大规模应用给病人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例如凡是向病人出售嵌入RFID的药品,都必须在销售的时候无偿去掉附着在药品上面的标签,或者在技术方面加强RFID安全隐私保护的访问控制等。

2.3 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应用环境

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国家政策大环境的进一步支持。在医药物流方面,国家对于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企业的门槛要求目前还较高。要进一步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尚需政策上进一步开放。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规范药品物流编码工作,为现代医药物流发展打造更好的基础。

另外,建议建成一个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药品生产流通安全追溯管理服务平台,借助RFID和网络技术对医药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信息采集,实现全程监控,完善药品安全管理体系,并实现用户对药品信息的追溯和查询。这也可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医药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服务。

3 结束语

RFID与医药物流的结合,提高了药品流通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使物流规模数量、信息传递速度、流通周期、药品质量以及配送准确率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RFID技术及其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应用定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可以设想,RFID必将成为未来医药物流领域一个新型经济增长点,并在医药物流质量管理领域引起一场变革。

[1] 梁毅,朱金宝.浅析RFID在药品物流管理中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6(6):12-14.

[2] 吴心.射频识别 (RFID)成本的降低[J].网印工业,2005(10):37-39.

[3] 王伟.RFID在医药物流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9):119-120.

[4] 戴定一.浅谈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EB/OL].(2009-05-12)[2009-08-10].http://edu.wuliu800.com/2009/0512/16585.html.

[5] 张宏壮,王建民.RFID中的安全隐私问题及策略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08(6):47-49.

[6] 魏隽君.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科技,2010(11):123-124.

The Analysis on Problems of RFID Application in Medicine Logistics

LI Yu-min,ZHANG Li,XIONG Yu-wei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探讨了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点,对其在医药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从标准、技术、政策、监管服务等多个角度出发,对RFID在医药物流领域应用中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

RFID;医药物流;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prospecte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medicine logistics industry.After respectively expounded the standard,technical,policy,regulation service and other factor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is field,the paper also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RFID;medicine logistics;problems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724

A

2011-01-04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240044000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编号:B667。

李玉民(1969-),男,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物流系统工程与管理研究;张 莉(1986-),女,河南鹤壁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熊育伟(1988-),女,河南三门峡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02-3100(2011)03-0049-03

猜你喜欢

医药药品领域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领域·对峙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