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病害分析及维修加固

2011-12-30朱一军

科学之友 2011年10期
关键词:结构胶植筋粘贴

朱一军

(清远市正阳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东 清远 511500)

1 概述

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是在双曲拱桥、桁架拱桥和斜腿刚架拱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主拱腿、实腹段、腹孔弦杆、斜撑和横系梁等构件拼组而成裸肋,然后在其上安装带有加劲肋的微弯板和悬臂板,并通过现浇混凝土桥面与裸肋结成整体组合结构。该桥型具有自重轻、材料省、整体性能好、外形美观、装配化程度高等优点。但由于它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结构受力较复杂,如果一个构件有病害产生,会引起整个桥梁产生一系列病害。

2 工程概况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S252线龙溪桥上部结构由净跨3 m×30 m空腹式6肋5波钢筋混凝土双曲拱组成,桥面宽度9 m,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1 m,重力式桥墩,墩帽为混凝土,墩身与基础为水泥砂浆砌片石,重力式桥台。

3 桥梁病害分析

3.1 桥梁病害调查

(1)桥面系桥面板:桥面在上下游幅之间有两条沿桥纵向的贯穿性裂缝,此裂缝由桥梁在行车过程中上下游主拱变形不协调所致。

(2)伸缩缝螺栓松动或脱落,两侧形成高差变形,局部混凝土压碎,产生跳车现象,对桥梁有较大的冲击。

(3)钢筋混凝土弧形桥面板下肋普遍开裂,且裂缝较大,部分超过《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规定的0.2 mm要求,最大裂缝达1 mm。

(4)横梁与主拱连接不可靠,在连接处普遍出现松动裂缝,没能很好传递主拱间荷载,横梁横向联系作用失效。

(5)试验跨各跑车工况下的横向动位移峰值大于垂直动位移峰值,在20 km/h时速时几乎是垂直方向的两倍。

(6)动力特性脉动试验获得的 20 Hz内振型很密集,在20 Hz内,实验模态有17个,各种振型均有,尤其是局部振型较多。

3.2 桥梁结构性能状况检测

通过对该桥梁实际检测的数据分析和对实际承载力的检测,桥梁横向联结系较差,整体刚度较弱。根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对该桥梁进行整体的评估,该桥梁目前的完好等级为D级;同时根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上部结构有落梁和脱空趋势,本桥直接定为D级;另按附录D的要求,当构件结构裂缝宽度出现超过2.2 mm,或桥梁出现非正常振动时,直接将桥定为D级,该桥的面板结构件下肋出现大于0.2 mm的结构裂缝,且根据动载试验,在行车过程中,其横向水平振动位移大于垂直振动位移,应属于非正常振动,并考虑该桥横向联结系薄弱,出现横向联结系脱落坠入河中现象等,该桥定为D级不合格状态,该桥梁属于Ⅱ类养护的城市桥梁—城市主干路上的桥梁,应检测后进行中修或大修工程。

4 主桥加固措施

根据桥梁静、动载试验及外观质量检测结果,结合有限元计算分析,综合刚架拱桥的结构特点,本桥主要病害加固措施及详细加固工艺如下:

4.1 裂缝处理

4.1.1 宽度δ<0.15 mm的裂缝封闭工艺

(1)先用高速砂轮片沿裂缝走向刻出一道“V”形槽,深约6~8 mm,宽约4~6 mm,再对“V”形槽内及两旁密封部分除污去尘,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

(2)调配密封胶。

(3)将密封胶填入“V”形槽内压实抹平,将裂缝封闭。

4.1.2 宽度δ≥0.15 mm的裂缝化灌工艺

(1)裂缝缝口表面的处理:先用钢丝轮清除掉缝口 5 cm范围的灰尘和污垢,再对缝口两旁密封部分除污去尘,并用压缩空气吹除缝内浮尘。如缝口因灰尘等堆积过久而完全堵死,应用砂轮片对缝口进行拓宽处理。

(2)埋设灌浆嘴:裂缝表面处理完后,将灌浆嘴埋设在裂缝的交叉处、较宽处、端部或经拓宽处理的缝口部位,埋设间距为100~300 mm。

(3)封缝:灌浆嘴埋设后,沿缝口用密封胶或无机封堵材料进行密封,封缝厚度约1~2 mm,宽度约60 mm。

(4)密封检查:待密封胶达到强度后,沿缝涂抹一层肥皂水,并隔1 000~2 000 mm的间距把中间的注浆孔用螺栓(缠生胶带)堵上,从灌浆嘴中通入压缩空气,如密封的缝上有冒泡现象,应对该部位重新密封,当缝较长时可分段试气检查。

(5)灌浆:灌浆压力应不小于280 kN/m(根据裂缝的可灌度来调整压力),灌浆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使裂缝扩大。竖直裂缝灌浆从下到上依序进行,水平裂缝灌浆顺序可由两端向中间灌注。

(6)封口结束:对于缝内无水压或其他压力的,待胶初凝后即可拆下灌浆嘴,清除密封层;反之,只有胶达到强度后才能进行拆除、清理。

4.2 主拱肋加固

计算结果显示,主拱肋跨中底部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拱肋底部采用粘贴钢板加固,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4.2.1 划线定位

根据加固施工图,准确地在混凝土表面划出粘贴部位轮廊线及植筋位置。

4.2.2 原结构贴合面及钢板贴合面处理

先用电锤凿除原结构外表面疏松混凝土面层,然后用钢丝刷将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并用吹风机吹去表面灰尘,保证处理后的贴合面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满足混凝土面平整度小于3 mm。如表面湿度较大,除上述要求外,尚须进行人工干燥处理。钢板黏结面需进行除锈处理,用角磨机打磨,直到露出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与受力方向垂直,粘贴前用棉纱沾丙酮擦拭干净。

4.2.3 植筋

按植筋结构胶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胶液倒入干净容器内,以人工或电动工具将其完全调匀,注意翻看容器底部与边角处的颜色,确保配好的胶液色泽一致。将调好的结构胶装入注胶器内,然后用注胶器将结构胶注入植筋孔洞,孔洞内注胶容量必须大于50%,螺栓旋转插入孔洞内。

4.2.4 固化

对温度在10 ℃以上时,固化时间达48 h后可受力使用;温度在24 ℃以上时,固化时间达36 h可受力使用。固化期间不得对钢筋有任何扰动,固化后用建筑结构胶对植筋孔洞口进行封口修补。

4.2.5 检测

为了检测植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应对所植钢筋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6 粘贴钢板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粘接建筑结构胶A、B两组份倒入干净容器内,以人工或电动工具将其完全调匀,注意翻看容器底部的颜色,确保配好的胶体色泽一致。用抹刀将配好的结构胶涂在钢板贴合面上,要求钢板上的胶层中间厚边缘薄且胶层厚度宜为1~3 mm,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的位置。

4.2.7 固定与加压

钢板粘贴好后立即用夹具或支撑、木方及预埋植筋螺栓等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固定加压后,用小锤敲击粘贴面两边缘敲击钢板,如无空洞声,表示已粘贴密实,否则应补胶或重新粘贴。

4.2.8 固化与拆模

对温度在10 ℃以上时,固化时间达到36 h后可拆除钢板外表的加压装置。胶体固化时,在10 ℃以上一般在24 h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48 h后完全固化。

4.3 主桥拱肋间横系梁加固

主桥含两类横梁体系,对Ⅰ类横系梁,采用梁底粘贴型钢的加固方法,粘贴工艺同上,对Ⅱ类横系梁,采用型钢梁直接替换原来的混凝土横系梁。Ⅱ类横梁型钢梁替换加固操作工艺如下:

4.3.1 定位放线

根据加固设计图的要求,在拱肋对应部位定出节点板的位置。

4.3.2 拱肋砼表面处理

采用手工凿除松散砼,采用电动角磨机与金刚片将砼表面打磨平整,并用压缩空气将表面吹干净,最后用无水酒精清洗干净。

4.3.3 钻锚栓孔

根据设计位置定出孔位,用电锤钻Φ25孔,将孔吹洗干净后,将螺栓按植筋工艺植入孔内。

4.3.4 节点钢板制作安装

用氧气焊将钢板按设计要求制作成型,根据锚栓位置将锚栓孔割出,然后安装钢板并上紧螺母。

4.3.5 连接板焊接

在节点钢板画出焊接位置,然后焊接,采用“V”形坡口焊接。

4.3.6 槽钢梁制安、焊接

采用钢管脚手架配合手拉葫芦将下料成型并已做好油漆的槽钢起吊至安装位置,首先将槽钢与节点钢板点焊焊接,矫正位置后满焊,焊缝高度15 mm,所有焊缝达到二级焊缝质量等级。

4.3.7 埋设灌浆嘴

采用IFS无机封堵料密闭节点钢板四周,用灌胶泵在钢板与拱肋混凝土间灌注结构胶,之后进行钢材表面防腐工作。

4.4 微弯板加固

微弯板结构采用在板底粘贴钢板及“工”字形型钢的组合加固方法,钢板能有效抵抗板底承受的拉应力,“工”字形型钢等效为微弯板结构的加劲肋。其加固工艺同上。

5 结束语

总之,桥梁检测是了解既有桥梁使用性能及工作状态的重要手段。对某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调查分析和结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其病害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加固改造方案。但还有许多环节,仍需在今后的施工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结构胶植筋粘贴
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
不同混凝土基体与植筋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韧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在汽车上的应用
让落叶生“根”发声——以《树叶粘贴画》一课教学为例
车用结构胶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混凝土结构多筋植筋的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植筋技术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玻璃屏幕结构胶失效原因及现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