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雷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1-12-30梁宏文苏志聪温耀美

科学之友 2011年10期
关键词:电阻值雷电电阻

梁宏文,苏志聪,温耀美

(1.电白县气象局,广东 电白 525400;2.茂名市气象局,广东 茂名 525000)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雷电灾害增多,雷电灾害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因此,要充分认识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落到实处。防雷检测工作,应从防雷装置的检测检验、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3方面加强管理。

1 防雷检测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高层建筑、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弱电设备日益增多,建筑和电子设备等遭到雷击的事故机率也在上升。遭到直击雷击的机率很低,主要是感应雷击发生概率很高。感应雷击时造成设备被毁、通讯中断,严重的还引发火灾,甚至导致人身伤亡。因此,完善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施已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本人从事防雷检测工作多年,现谈几点防雷装置检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1 暗敷的引下线检测缺乏科学性

施工过程中一般先对引下线(柱的主筋)进行外观验收,然后从屋顶引线测量接地电阻值。以此值的大小来判断引下线的导电情况。在整个避雷装置已形成整体后,检测结果只能反映所有引下线并联时通断状态,不能正确检测每根引下线通断及电阻值的大小,也不能反映并联引下线电阻值的大小。从建筑物顶点测量接地电阻值会因电流极引线加长,电压、电流辅助极测点不易找准而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1.2 接地电阻测试值,可信度偏低

一般情况下,被测接地极、仪表的电压极和电流极三者间的相互位置和距离对接地电阻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假若电压极与被测接地极的距离小,则测量的接地电阻值就比实际值小。没有合格的接地质量,雷电防护系统如同虚设,而接地质量的好坏与接地电阻值密切相关。

2 解决的方法

2.1 防雷装置的检测检验

单位防雷重在装置常检测,学校、医院、宾馆、办公楼、高层建筑、智能建筑等单位如何防雷?深圳市防雷所专家介绍,要想防雷,最有效的办法是防雷装置常检测,定期由有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防雷装置,评估防雷装置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应每年检测一次,如学校、医院、宾馆、办公楼、高层建筑、智能建筑等,易燃易爆场所及危险化学品场所应每半年检测一次。

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提前或同步进行防雷系统的建设。单位应设防御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装置日常维护和报检工作,雷雨季节,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安装在配电系统及电话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网络、闭路监控等强弱电的电涌保护器运行情况,发现损坏时应及时更换。雷灾发生后,应及时向气象主管部门上报情况,进行灾情调查,分析原因,及时处理整改,避免再次雷击。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按文件规定须经市气象局行政许可,市防雷所进行技术评价,防雷装置各阶段的施工,须经市气象局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重大建设项目,应通过防雷技术部门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为确保防雷装置的设计合理、安全有效,防雷减灾机构要加大对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检测工作,形成防雷减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效防御和减轻因雷电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

2.2 暗敷的引下线检测

施工过程中一般先对引下线(柱的主筋)进行外观验收,然后在地面和屋顶引线测量接地电阻值。以此值的大小来判断引下线的导电情况。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整个避雷装置已形成整体后,检测结果只能反映整个引下线联合时通断状态,不能正确检测每根引下线通断及电阻值的大小。从建筑物顶点测量接地电阻值会因电流极引线加长,电压、电流辅助极测点不容易找准而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解决方法可采用上下点分别检测,一般下引线接头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锈蚀,在接头上点测量一个值,在下点测量一个值,两个值进行比较。如果上点值大于下点值,说明此接地系统完好。反之,此接地系统存在问题,需要断开做更进一步检测。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符合需要重新做接地系统。

暗敷的引下线,其电阻较难检测,对一般利用混凝土柱内主筋作为自然引下线,老的建筑物一般都设断接卡,新建的建筑物与接地装置不设断接卡,引下线电阻应在未接接闪器前测量。引下线是否完好,即其电阻值是否在允许值以下;引下线布设是否合理及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体的连接是否妥善等。对于笼式避雷网和一些明设引下线较容易检测,而对暗设的引下线较难检测,需要从测量方法上研究解决。这里只举出两个事例,供检测工作人员考虑,第一添置防雷新产品后所单设的引下线的检测处理问题,防雷施工添装的巨大防雷新产品在安装时,花巨大经费购粗铜条作引下线,而不是利用这幢新建大楼原有的笼式避雷网系统,这个单设的引下线会产生反击和lEMP,可以说是花钱买雷害,检测工作人员应指出这种引下线的问题,予以制止,防患于未然。避雷针引下线不宜在地面敷设过长。避雷针在宜雷冲击放电情况下,放电电压及电流值都大。特别是因其波幅陡度大、时间短,故可看作是高频波。避雷针的接地引下线若在地面敷设过长,在高频电流通过时,虽是直线敷设,其电感量还是很可观的。这样,就会在引下线上产生较高的感抗压降,这对巡视变配电所的值班人员或其他涉足该地区的人员便很危险。

2.3 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

对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实行资质认定制度。周期性维护的周期为1 a,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外部防雷装置的电气连续性,若发现有脱焊、松动和锈蚀等,应进行相应的处理,特别是在断接卡或接地测试点处,应进行电气连续性测量。日常性维护,在每次雷击之后进行。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网、线)、杆塔和引下线的腐蚀情况及机械损伤,包括由雷击放电所造成的损伤情况。若有损伤,及时修复;当锈蚀部位超过截面的 1/3时,应更换。检查各类浪涌保护器的运行情况:有无接触不良、漏电流是否过大、发热、绝缘是否良好、积尘是否过多等。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检测内部防雷装置和设备(金属外壳、机架)等电位连接的电气连续性,若发现连接处松动或断路,应及时修复。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4 接地电阻检测

接地质量的好坏与接地电阻值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被测接地极、仪表的电压极和电流极三者间的相互位置和距离,对于接地电阻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若电压极与被测接地极的距离小,则测量的接地电阻值就比实际值小。正确的方法是,电压极线与电流极线有一个大于30 °的夹角,长度达到30 m和10 m。如果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最好采用加长电压极和电流极的长度。这基本就能正确检测出接地电阻值。

当避雷针遭到雷击时,雷电流通过接地体泄入大地。距接地体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距接地体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一般距离接地体20 m以外时土壤的电阻就可忽略不计。所以雷电的绝大部分电压将降落在接地体附近,故测量接地电阻可用一个辅助接地极,设在离接地体一定距离的大地中,即可测得接地电阻。为了避免杂散电流的干扰和把辅助接地极的电阻包含在内,一般采用两个辅助接地极,一个供电流导入土壤中的电流极,一个供测量电压用的电位极。

3 结束语

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评价、计算机网络防雷技术、防雷检测相关仪器仪表的操作指南等内容进行培训。做好防雷装置检测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防雷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电阻值雷电电阻
织物电阻测试仪校准中电阻示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浅谈汽车控制模块中电阻的识读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雷电
探讨惠斯通电桥的灵敏度与几种因素有关
香樟黄化病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长输管道接地电阻解析
实现自动控制电阻类型分析之气敏电阻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电阻测量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