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北油田简化优化及联合站整体改造设计

2011-12-30王俊玲刘惠敏刘骥飞

科学之友 2011年10期
关键词:加热炉节省工艺流程

王俊玲,刘惠敏,刘骥飞

(华北油田采油三厂设计室,河北 河间 062450)

1 概述

留北油田位于河北省河间县、献县、肃宁县境内。目前有开发井80口,其中采油井72口,注水井8口。有联合站1座,转油站3座(路三站、路27站、留三站),计量站7座,注水站1座,污水处理站1座,配水站1座。

2 系统运行状况及设计优化

2.1 系统运行状况

(1)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产量不断下降,系统存在浪费现象严重。工艺流程运行能耗大,增加了费用,有必要进行改造。

(2)站内、站外管线运行时间长、腐蚀穿孔严重,影响了正常、安全生产。

(3)站场布局不合理,现场管理工作强度大、管理相对繁琐。

(4)站目前大部分存在设备陈旧、老化、运行效率低、管线腐蚀穿孔等现象威胁着生产安全,急需改造。

(5)站内消防道路不畅,工艺流程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6)站内防雷、防静电设施老化,安全性能低。

2.2 设计优化

2.2.1 针对生产运行状况,优化设计

设计中,我们深入分析、研究,结合生产实际,对生产工艺进行技术、经济对比,确定运行参数,优选出的工艺方案使用性强,既经济合理又成熟可靠。在设计中,对站内工艺流程、平面布置、设备选型等进行优化,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并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确定出的工艺流程先进适用,灵活可靠,平面布置合理紧凑,设备选型先进、高效、安全。

2.2.2 设计与现场实际紧密结合

本工程在设计各阶段充分与现场实际结合,与有关部门一起,进行现场勘测、调研,与现场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流,了解现场操作运行情况。对已建设施的可行性进行选型计算复核的同时,听取现场人员在操作中的实际经验,综合评价,做出结论。

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就细节问题进行详细讨论,增加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通过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方案评审会,对方案进行审查,就审查意见进行讨论,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2.2.3 本工程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1)管网采用管架架空敷设,安全方便操作,减少腐蚀维修费用。

(2)外输油采用换热器加热输送,去掉了外输加热炉,减少工程费用,生产运行安全。

(3)采用水源井供应清水,解决了利用外站管线调水、补充及时地问题,节省管线运行维护费用。

(4)优化、简化工艺流程,拆除了废弃设施,布局紧凑美观,方便生产操作,安全可靠。

(5)采用了真空加热炉,节能高效,操作安全。

3 工艺技术与流程

3.1 路27站工艺技术与流程

3.1.1 原油集输部分

(1)计量站及单井集油工艺技术及流程。计量站及单井均采用三管伴热流程集油工艺,计量站的主要工艺流程:单井来油进计量总机关,经计量,然后进集油干线进路27接转站。

(2)路27站改造后工艺技术及流程。计量站来液进站后,先进立式储油罐,稳定后的原油进外输泵,再经换热器升温后经外输干线输至留一联,路27站改造后工艺流程如下:生产汇管来液→储罐(500 m3)→外输油泵→计量→换热器→外输至留一联。

(3)设计特点。该工艺流程的特点是:计量站及单井均采用三管伴热流程,防止高凝原油管线的堵塞,解决了管线结蜡问题。单井产量采用计量站总机关集中计量,既计量准确,又便于管理,确保了原油集输工艺的安全生产。接转站应用高效节能真空加热炉,既能加热循环水,又通过换热器加热原油,减少了外输油加热炉的工程投资及燃油运行费用,保证了原油集输工艺的正常生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管线走向设计中,根据井站的相对位置,设计站外管线尽量直线铺设,节省投资,便于维修管理。②多专业管架共架设技术,将油、水、热、电、暖、仪、表等专业的管线和电缆共同敷设在油专业管线管架上,节省了占地,减少了腐蚀,使站区更加美观。③采用了换热器,以水为热媒的加热系统,取代了原油加热炉,解决了原油加热炉易结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3.1.2 供水部分

(1)路27站建水源井1口,水源井来水经潜水泵直接进入清水管线,由清水管线输至热回水罐。补充热水循环损失。热水由热水计量后经热水泵输送到热水炉,热水加热炉将水加热后分配到热水阀组,阀组分配控制热水循环。

供水工艺流程如下:水源井来水→潜水泵→回水罐→热水泵→加热炉→水阀组(站内站外热水循环)。

(2)设计特点。站内建设水源井,清水由水源井潜水泵供给,保证了水质及水量。停用了留一联至路27站的供清水管线,减轻了留一联的清水供应压力,减少了清水的损失,消除了地方不法分子从管线调清水的可能,节约了清水管线的运行维修费用,站内增设了热水阀组,由热水阀组分配站内热水及各计量站热水循环,保证了热水循环的合理应用。

热水炉采用了高效节能加热炉,真空加热炉采用相变换热技术,燃烧器将燃料充分燃烧,通过辐射、传导将热量传递给锅壳内的中间介质——水,水受热沸腾产生蒸汽,蒸汽与低温的盘管壁换热,冷凝成水,将热量传递给盘管换热器内流动的介质。凝结后的水继续被加热汽化,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加热炉的换热。在设计上保证了加热炉壳体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没有爆炸的危险,使用较为安全。炉内热媒介质在炉体内运行,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散失,所以避免了水垢的产生,能够延长加热炉的使用寿命,由于使用蒸汽与盘管中的待加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换热效率较高。

3.1.3 平面及竖向布置特点

站内平面布置与工艺流程相适应,根据不同生产功能和特点分别相对集中布置,结构合理,做到了管网短、流程顺,便于生产管理和操作维修,节省占地,节约投资。增建了消防道路及消防大门,畅通了消防通道,消除了安全隐患。

接转站所处地形基本平坦,根据场区地势的不同特点,室内地坪±0.00 m,道路-0.2 m,场区-0.3 m,道路雨水沿道路纵坡方向排出站外,站场四周的雨水由围墙直接排出站场,站场道路标高衔接得当,站场整平坡度0.3%,站场做适当的填方,以保证站场不受高坡段处雨水冲刷,坡向排至场区外。

3.2 留三站工艺技术与流程

设计建设输油系统和配套的燃油系统、供热系统、供注水系统、变配电照明系统,还有采暖、仪表、通讯、道路、土建等工程。

改造后的原油工艺流程:生产汇管来液→储罐(275 m3)→外输油泵→加热炉→计量→外输到留一联。

平面布置:本次平面布置图改造只是拆除两台原油炉和分离缓冲罐、分离器等,将三台换热器布置在炉子和外输泵房之间的空地上。

4 设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设计,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创多项新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采用的主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如下:

(1)总机关改造,计量间管线全部抬至地面,热回水管线架空敷设,单井来油管线安装单流阀,原值班室与计量间隔离墙拆除,工艺布局合理美观,便于管理,安全卫生。

(2)拆除了废旧设施及构筑物,减少管理费用,简化优化工艺流程,布局紧凑,方便生产操作,安全可靠。

(3)站内管网由地下和低管墩敷设改为高管架敷设,多专业管架共架设,节约占地,节省投资。

(4)输油泵、热水泵工艺管线改到地面,便于防腐蚀管理。

(5)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和设备,将留一联旧水罐改造成20 m3热水罐,节约建设投资。

(6)旧燃油箱与新建加热炉安全距离不够,且旧18 m3燃油箱容积大,燃油损耗大,安装9 m3燃油箱及燃油泵和工艺管线,节能安全。

(7)设计中采用高效真空加热炉,它具有锅壳在微负压下运行,安全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加热炉采用了高效燃烧器,燃油物化好,燃烧充分。

(8)设计中采用了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传热率高,流体流动阻力小,结构紧凑,流程组合方便,使用安全。

(9)燃油泵房、油泵房、计量总机关设计可燃气体报警仪,自动监控生产环境。

(10)采用了换热器,以水为热媒的加热系统,取代了原油加热炉,解决了原油加热炉易结焦的问题,安全高效节能。

(11)燃油箱安装了阻火器及呼吸法,卸油口采取防静电设计。燃油箱安装顶装液位计,方便计量和管理。

(12)留三站设计加药装置对外输原油加药,降低了原油黏度,减小了外输压力。

(13)留三站外输泵安装了变频器,节能高效。

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5.1 地面建设投资

工程概算总投资:1 068.48万元。竣工决算总投资:1 011.21万元。

5.2 经济效益

(1)停运外输加热炉4台,年节省燃料油:0.3×4×365=438 t,燃料油价格按3 717元/t计,年节省费用:438×3 717=162.804 6(万元)。

(2)停运外输加热炉4台,停运污油泵2台,停运路27-3计热水增压泵1台,年节约用电475 200 kW·h,电费价格按0.58元/kW·h计算,年节省费用:17×24×365×0.58=86.373 6万元。

(3)减少岗位工人8人,1人年费用:30 000元,年节省费用:8×30 000=24.000万元。

(4)燃油泵,20 m3回水罐利旧,节省工程投资9万元。

(5)车库利用旧污油泵房改建,库房利用旧燃油泵房改建,节省工程投资6万元。

(6)停运留一联至路27站清水管线年节约运行维修费2万元。

(7)采用高效节能真空加热炉及高性能燃烧器,炉效由50%提高至80%,节省燃油,年节省燃料油40 t,燃料油价格按3 717元/t计,年节省费用:40×3 717=14.868 0万元。

(8)将旧18 m3燃油箱减小为9 m3燃油箱,年节省油气损耗5万元。

(9)采用板式换热器,取代了原油加热炉,节省设备费40万元。

(10)留三站热水炉利旧1台,节省投资50万元。

共实现经济效益:162.804 6+86.373 6+24+9+6+2+14.868 0+5+40+50=400.046 2 万元。

5.3 社会效益

(1)优化简化流程,方便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生产。

(2)合理利用其他油田设施及流程,节约改造费用,减少油气挥发及原油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3)老油田地面工艺系统重新优化,减少了浪费,地面工艺系统调整改造,改善了整个油田的运行环境,减少了热能、电能损失。有助于油田精细管理,提高油田管理水平。

(4)调整改造后,减小了管理幅度。

(5)减少了设备、房屋、材料的维修、更换、运行费用,减少了岗位操作人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6)调整改造后,消除了安全隐患。

5.4 经济指标分析

设计中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及参数,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措施,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各类消耗指标与同类工程相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苗承武、江士昂.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SY/T 0082.1-2006)

3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5)

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放火规范》(GB50183-2004)

猜你喜欢

加热炉节省工艺流程
节省疲劳症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钢铁工艺流程概述及发展方向初探(下篇)
钢铁工艺流程概述及发展方向初探(上篇)
Empa 创新气门总成可节省燃油约20%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节省
便携无火加热炉
热冲用远红外线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