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性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25天津科技大学夏桐枝顾毅陈建生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语篇

□天津科技大学 夏桐枝 顾毅 陈建生

互文性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天津科技大学 夏桐枝 顾毅 陈建生

将互文性相关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建立大学英语互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教师如何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阅读层面等因素对阅读语篇进行互文标注,引导学生进行互文阅读,从而达到拓展阅读,深化语篇阅读理解,实现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有效输入。

互文性;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互文标注;互文阅读

一、互文性相关理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适用性

互文性由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娃(Kristeva)提出。互文性理论的经典口号是:没有所谓完全独创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任何文本无非是文本互联网上的一个结点,联结着先文本,指示规定着未来文本的产出。互文性是文本间的“对话”。互文性理论多应用于文学评论,现愈为翻译界所关注。作为文本间对话的理论,互文性理论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适用性,因为从原型上来说,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模式(孔子与子路的对话,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对话)。

克里斯蒂娃(1980)从符号学的广角来关照文本,将互文性描述为“从一个符号体系向另一个符号体系的转换(transposition)”。在一个总的文化符号学内,任何表意实践等都被看作文本,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是文本,因为教师与学生都能从中受到启发,这就是符号的意指。Jenny分为强势(strong)的与弱势(weak)的互文性,前者指一个语篇中包含明显与其他语篇相关的话语,如引言抄袭等,后者指语篇中存在语义上能引起对其他语篇联想的东西,如类似的观点,主题思想等。[1]Fairclough(1992:85)分为显性互文性(manifest intertextuality)与结构性互文性(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前者类似强势互文性,是文本间的语言形式的衔接(cohesive),而结构性互文性好比语义、逻辑等其他形式的连贯方式,是文本间的同构异质(不同的主题,相似的结构)或同质异构(相似的主题,不同的形式),是或明或暗的规约性的联系。[2]拿体裁互文性来说,某个语篇只不过是某一类体裁语篇家族中的一种,于其个体中体现着这一类语篇的共性,而共性特征构成了分析此语篇的参照框架。

就大学英语教学这一表意实践或者说符号的意指活动来说,互文性大致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来考虑。前者指语篇与语篇间的对话关系。一个具体的阅读语篇中所带有的其他语篇的痕迹与碎片等是狭义上的互文本。而参与了与学生的对话,共同构筑了阅读教学意义的各种相关因素等都是广义上的互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对话关系是学生能够意识并自觉运用的(比如与网络的对话),有些是他们意识不到或利用不充分的(比如与语篇作者的直接沟通等)。就一具体阅读语篇来说,学生有时能够看出此篇同彼篇在主题、体裁、语言层面上的对话关系,而有时却因语篇储备匮乏而意想不到篇际间的联系,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互文标注,即标明互文符号(intertextual signals),进行互文阅读教学。

二、互文阅读教学模式描述

互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基于语篇互文性理论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阅读内容、学生水平等因素对阅读语篇进行互文标注,为学生开具阅读书目,及时将教师的意向转化为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行动。

1.对教学的基本预设

在以教师、语篇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阅读文本有独一无二的经典性,教师对知识具有垄断性与权威性,对教学的基本预设为:教师为信息的供体,学生为受体,学习就是通过与老师的有声对话(向老师发问探讨或回答老师的问题)或无声对话(聆听老师的教诲,做课堂笔记等)来完成吸收知识的过程。互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多元对话模式,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说,教学中不再只有教师的声音或者学生的声音,其中应是一个多声部的汇合。阅读中的对话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语篇作者的活的(与作者本人直接沟通)或死的对话(按照文字去追溯作者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与篇中之篇的对话。以上是对话过程中的参与者,就对话的手段来说,包括面对面的交流,以及利用电子邮件、网络查询、博客等各种现代通讯工具的交流。

2.对阅读的预设

传统阅读模式视阅读为封闭的、还原作者本意的过程,而语言材料则为解码(decipher)作者之意的线索。在解构基础上进行的互文阅读方式,立足读者主体性的张扬,视阅读为开放的能指的游戏(play of signification)。在这种情况下,语篇中的字、词句等不再仅仅是通向作者本意的材料,而是刺激符号,激发读者想象与灵感的触媒、介质,是使其完成能指游戏的必要手段而已,是文本互联网中的网眼。理论上说,能指的游戏是无止境的,对一个语篇的诠释也是无限的,但在实际阅读中,我们总可以为每次阅读划一个相对的句号,完成一个层面上的阅读,这是由每次的阅读目的所决定的。

Beaugrande与Dressler(1981:31)列举了语篇七大特质,包括其中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意向性(intention)、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语境性(situationality)、信息性(informatility)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3]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强调篇内各语言层面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衔接与连贯属性,而篇际层面的互文属性却被忽略。笔者以“英语语篇教学”为关键词,对CNKI上检索到的2005年至2008年间的60篇相关论文进行粗略统计,发现有30多篇是专门谈论衔接与连贯的,6篇论文讨论主述位推进,其余多从认知的角度,利用图式理论谈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即利用背景知识储备来帮助阅读,只有3篇正式论文是从互文性角度谈语篇阅读的,其中包括贾莉2007年在《文献资料》第33期上发表的《互文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娄琦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上发表的《语篇互文性与外语教学浅探》,直接涉及篇际关系与语篇教学的只有邓中天2005年发表在《外语电化教学》第8期上的《超文本支持的大学英语语篇教学》。这篇论文利用关联理论探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其中提到了“语篇关联”,“语篇体系”等带有篇际意义的术语。任何一个语篇都是一个开放的、并非封闭的系统,语篇在诠释自身时,存在着非自足性,这种由于身在其中而导致的解释上的不足在某些语类上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新闻语篇、广告语篇等。另外,互文性之本质在于联想,而联想是读者主体的联想,因此,强调互文性便是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依图式理论,阅读是读者调动头脑中的背景知识与阅读语篇进行互动的过程。问题是:如果学生读者头脑中被激活的图式有悖于相同语境下母语者的一般图式,就会误读。因此,在阅读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互文阅读用新的图式覆盖已有的定式,令其产生富有理据的联想。

3.师生平等的理念

互文阅读模式的平等理念可以体现在:第一,互文联想面前,师生平等。教师读者与学生读者在面对一个语篇时都会产生互文联想,只是联想的方式、层次不同而已。教师的联想或许在文化深层,一个典故,一段古老的神话等。学生的联想可能限于语言表层,某个学过的词或词组等。第二,在信息网络年代,师生获得资源的机会是平等的。即便是典故,学生也可以从网上即时获得相关信息。总之,师生都有互文的能力,区别可能只在于,教师的互文能力是经年累月阅读的结果,好比在头脑中内置了互文路径,而学生的互文路径尚未建立,因此需要反复的互文阅读。

4.互文标注

谈论互文性不能抛开读者因素。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说,有互文联想,互文性便存在,没有互文联想,互文性便不存在。从广义上说,语篇中的每个字词句段都连接着其他语篇,都是潜在的互文符号。因此,有必要对阅读语篇进行互文标注,确定篇中字词句段的互文价值,而标注的根据即是“意向性”这一语篇性。就一个语篇来说,意向性指作者的创作意图,利用语篇要完成的功能。在阅读教学语境下,意向性可以认为是语篇使用者(教师)利用某个阅读语篇所要达到的阅读教学目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阅读的层面、学生的水平等来对某一个语篇事先进行体裁、主题、语言等层面上的互文标注。

互文标注举例:This Christmas season(1)finds us a rather bewildered human race.We have neither peace within nor peace without.(2)Everywhere paralyzing fears harrow people by day and by night.Our world is sick withwar;everywhereweturnweseeitsominous possibilities.And yet,my friend,the Christmas hope for peaceandgoodwilltowardallmen(3)nolongerbe dismissed as a kind of pious dream of some utopian.If we don’t have goodwill toward men in this world,we will destroy ourselves by the misuse of our own instruments and our own power…Let us this morning think anew on the meaning of that Christmas hope:“Peace on Earth,GoodWilltowardMen”(4)Andasweexplorethese conditions,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modern man really goallouttostudythemeaningofnonviolence,its philosophy and its strategy….(5)

Wehaveexperimentedwiththemeaningof nonviolence(6)in our struggle for racial jus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but now the time has come for man to experimentwithnonviolenceinallareasofhuman conflict,and that means nonviolence on an international scale

“…Man is a child of God,made in His image,(7)and therefore must be respected as such.Until men see this everywhere,until nations see this everywhere,we will be fighting wars.One day somebody should remind us that,even though there may b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us,the Vietnamese are our brothers,(8)the Russians are our brothers,the Chinese are our brothers;(9)and one day we’ve got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the table of brotherhood.(10)But in Christ there is neither Jews nor Gentile.(11)In Christ there is neither male nor female.(12)In Christ,there is neither Communist nor Capitalist.…(13)[4]

上面文字选自马丁·路德·金的A Christmas Sermon on Peace,实际是一篇反越战演讲,目的在于煽动情绪,达到通过非暴力手段停止越战的目的。从语篇层面上说,此篇同I Have a Dream及马丁·路德·金在民权运动中的其他著名演说构成体裁、功能上的互文。学生可以由此熟悉其演说的特色,如在人类共同命运及宗教的高度、以排比句的铺排所造成的强劲的语势。语篇理解可以从解题及文章结构分析两个角度展开。从解题来看,题目中的三个实词”Christmas”,”sermon”及“peace”都含义深远。“sermon”为宗教词汇,选词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身份、宗教背景及演说的角度。以(1)、(3)、(4)为互文符号或者说网眼,可以以“圣诞节的由来及原初意义”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互文阅读,加深对和平及善意的理解。以(2)为互文符号,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社会内(种族歧视等)外(越战等)矛盾,体会圣诞节做和平布道的特殊意义在于唤起人们对于缺失的和平的追忆。通过(5)、(6)可以链接到金的另一篇文章An Experiment in Love:Nonviolent Resistance[5],其中详细论述了非暴力抵抗的特点及策略,通过两个语篇的对话,使学生明白金所强调的和平的目的要配以和平的手段,即:将在国内反种族歧视斗争中经受检验的非暴力手段推广到停止越战,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以(7)为互文符号可以重温《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认识生命的神圣——通往和平的另一个重要条件。生命的形式是多样的,所以对生命的尊重应该是不分性别、阶级、种族及国家的,而(8)、(9)、(10)、(11)、(12)则影射越战,美苏、中美对抗、宗教分歧、性别歧视、社会主义阵营同资本主义阵营的冷战。(10)是I have a Dream中的原句,由此建立了两个语篇的显性互文关系。

语篇层面的互文标注及阅读进行后,可以再根据其他的阅读层面及目的对同一语篇重新进行标注,步步为营,加深对语篇的理解。

三、互文阅读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将互文阅读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起到释疑解惑、拓展阅读等效果。

例1:Take the example of Richard Wagner composing the opening to‘Rhinegold’.Wagner had been occupied with the idea of the‘Ring’for several years,and for many months had been struggling to begin composing.[6]

译文:以理查德·瓦格纳创作《莱茵河的黄金》的前奏曲为例,有关“钟声”的创意瓦格纳已经构思了几年时间,而他竭尽全力着手进行作曲也已经数月。[7]

将ring译为“钟声”显然有误。从文本内涉及词汇间的衔接来看,gold与ring(指环)的关系要比gold与ring(钟声)的衔接关系近。更重要的是,一个词往往不是其本身,它可能只是一个互文符号,一种镜像,背后是一套符号体系,一种文化,一套知识体系(如科学论文中的关键词,理论著作中的关键术语等)。德国音乐家瓦格纳根据北欧神话创作的歌剧四部曲《尼伯龙根的指环》(The Ring of the Nibelungs)围绕着人,神,魔三界对那枚带了诅咒的指环的争夺而展开。Rhinegold与ring的关系在第一部《莱茵河的黄金》(The Rhinegold)中便通过莱茵河底守卫Rhinegold的莱茵女仙之口点出:谁能把这些黄金制成指环,谁就能统治世界,但他必须放弃爱情。剧中英雄Siegfried以这枚指环作为定情物送给了其所爱的女人。由于被灌药酒,他失去记忆,背叛了她。她由爱生恨,参与了对他的谋害并置其于死地。在她得知真相后,跳进他的葬火,完成了永不分离的誓言。最终,ring为莱茵女仙收回,让它重新归于莱茵河的黄金(Rhinegold)。英国作家托尔金(J.R.R.Tolkien)也以这段神话为模版,推出了魔幻小说《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从某种程度上说,托尔金创造《指环王》是出于很多作家身上都有的“故乡”情结,因为“人们认为托尔金的名字出自德语。”“《指环王》写作灵感部分来自瓦格纳的歌剧组曲《尼伯龙根的指环》)。”[8]有了这些篇中之篇做互文支撑,ring的意思便一目了然了。

例2:What intrigues me,in this ag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hich is nowhere more apparent than in the bicycle world),i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stop me and comment on my bike.It’s a real conversation piece.“where did you get that thing?”“I haven’t seen one of those in ages.”“What a great bike.”…[9]

译文:让我感到好奇的是,在这个技术革新的时代(这种革新在自行车领域最为明显),还会有那么多人拦住我,对我的自行车品头论足。下面这些都是原话。“你在哪儿得到这玩意的?”“我已经好多年没见过这样的东西了。”“这车真棒。”[10]

将It’s a real conversation piece.理解为“下面这些都是原话”显然有误。“这些话”与单数代词”it”不匹配,从上下文来看,其所指显然为“我的自行车”。这种理解可以在以下含”It is a real conversation piece”的语篇中得到验证。

Pink Convertible Race Car for your speedy pup!If you have a pink loving dog this is the designer dog bed for her.

Soft and luxurious and cute to look at with it’s designer car bed styling!A real conversation piece...

-Removable,zippered,machine-washablecoverin ultra-soft plush.

-Plump poly-fill interior cushion.

-Spectacular windshield,mirror and tail lights,along with a license plate…(资料来源:http://store.carlar.net/picocardogbe.html)

Ceramic Pet Water Bowl

"Don’t drink out of the..."Oh well,in this case it’s OK.Our pet water bowl is a real conversation pieceguests will surely be amused when Fido quenches his thirst in the"commode"!It’s easy to use:Just place a filled,2-liter plastic bottle(not included)into the"tank"and watch as gravity forces fresh water into the"bowl."http://www.catalogfavorites.com/itemdy00.asp?c=&T1=V62723&SKW=+FV085&GEN1=All+New+Arrivals&PageNo=1)

Mouse in the house

Clever and fun.

The Mouse in the House is a clever little party that requires very little effort by either the hostesses or their attendees.It is a jewelry show and a social hour.It’s a brieftimetovisitwithfriends,andtryonbeautiful jewelry.As you circulate the room,it’s illuminated with kind words and compliments between friends...

"You have such a lovely long neck-that choker necklace looks great on you..."

"The natural stones on that necklace are a real conversation piece.You should wear that to your big meeting next week."

(资料来源:http://www.blindmicedesigns.com/mouse/)

网上语料显示:It is a real conversation piece俨然一个带有成语性质的固定搭配,读者因此不能望conversation而生义。与这一表达式同现的词汇有great,excellent,cute,luxurious,spectacular,beautiful,amazed,unusual,这些溢美形容词常使人联想到“推销”与“广告”。事实上,上述语料也都是广告语篇。在例2中,作者借赞美自己的破自行车推销的是简单生活的理念,表达出作者不追随狂消乱费大潮,敝帚自珍的心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网上的语料可以视为一种动态的语料库,通过与其对话,可以确认词的意义。

例3: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understand aboutAmericansishowdevelopedtheyareto“individualism”.They have been trained since very early intheirlivestoconsiderthemselvesasseparate individual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situations in life and their own destiny[11]

问:By individualism,do you mean that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own fate?

答:That would be a reasonable way to say it,in my opinion.Individualists,inthiscontext,learntosee themselves as separate from everyone else,rather than as part of a family or other unit.

以上为笔者同文章作者Gary Althen通过E-mail进行的对话。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作者已死”,作品的意义是读者所理解的作者的意义,但事实上,作者始终是创作背景之一,有关作者的信息也始终是助读其作品的语境之一。作者的声音虽不是释读的唯一根据,但也是在场的。与作者直接对话,无疑可以确认他的创作动机(intended meaning),隐含之意(implided meaning)以及预设意义(presupposed meaning)等。读者与作者的互动也正是作品生命意义延续的标志。如上例所示,对于”Individualism”中国学生往往只知道不能将其混同为“自私”。而作者的回答中隐含着、或者预设出”individualism”在不同语境中会代表不同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除了“自我设立目标“,“自我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等褒义联想意义外,“individualism”还有“自立,自己对自己生活处境及命运负责”这层具体的意义。由此可见,作者的背景及其通过各种方式对自身作品的说明与阐释等无疑会深化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构成理解的一个维度。总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等了解作者的信息,给作者本人发E-mail,登陆其博客空间,就语篇内容进行求证,将自己对语篇的认识向作者进行反馈,建立对话关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结语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止于对某个语篇的理解,最终要通过阅读深入英语民族的文化,加强英语文化的积淀,而学生的文化能力反过来又给阅读带来便利。互文阅读教学模式不孤立强调阅读量,而学生却通过文本的超链接得到了阅读上的拓展,最终实现了阅读能力无为而至的效果。另外,经过长期互文阅读,学生生成语篇的能力得到强化,不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丰富的互文联想,而且在英文写作及翻译中也会激活并调用相关的语篇储备,提高写作与翻译文本的可读性。

[1]Kristeva,J.Desire in Language: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2]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London:Longman,1992.

[3]Beaugrande,R.de&Dressler,W.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1:31.

[4]李光立,张文芝.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提高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79.

[5]杨自吾.美国文化选本(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6-257.

[6]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学生用书)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73.

[7]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师用书)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75.

[8]Graham Reid.The Fantasy World of the Lord of the Rings[J].英语世界,2002(9).

[9]翟象俊,郑树堂,张增健.21世纪大学英语(学生用书)第三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9.

[10]翟象俊,郑树堂,张增健.21世纪大学英语(教师参考书)第三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8.

[11]翟象俊,郑树堂,张增健.21世纪大学英语(学生用书)第三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0.

G642.0

项目名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第五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资助(互文性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项目号:ZGWYJYJJ2010B07。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再议互文性理论关照下的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