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的真诚 真诚的学术——《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评析暨传播学术前沿座谈会综述

2011-12-25张志华龚伟亮

中国记者 2011年8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传媒大学教授

□ 张志华 龚伟亮

(作者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博士生)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月枝所著《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专家评析暨传播学术前沿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就赵月枝教授著作的学术价值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启发意义展开研讨。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对赵月枝教授的著作中表现出的人文情怀与价值关怀深有共鸣,他认为赵教授的研究对当今中国学界最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回答了当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上更关注中国时,中国学者当以怎样的心态和姿态面对世界的问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镇之教授认为,《传播与社会》是一本充满敏锐洞见的学术著作,既有严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又有着深刻的文化与社会关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研究员则从反思方法论的角度,肯定了赵月枝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反省主流传播研究中“理论背后的基本假定”和破除“西方中心论”与“媒介中心论”迷思与打破二元对立的简单线性思维方式的启发意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就所谓传播研究“国际化”、重庆卫视现象、自由主义新闻观及“超越左右,回归问题意识”回应了赵月枝教授的中文新著,认为传播研究不能受限于左右标签,学术研究要秉持公众立场,并回忆了与赵教授“一见如故”的学术交往。中国传媒大学刘燕南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认为赵月枝教授的专著时刻提醒自己从媒介中心和技术路径的研究中“跳出来”,通过对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反思来推动自己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欧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刘昶教授则以个性化的语言对赵月枝教授的治学态度与学术坚守给出了“真诚的学术”与“学术的真诚”的概括。此外,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吴靖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任金州教授、刘自雄副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何威等也分别谈了各自的看法与体会。

面对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剧烈社会变迁的中国,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在中国社会价值重构的过程中,中国的传播研究需要与时俱进地观照社会现实,并将中国置于历史与全球的脉络之中,以做出更有力度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转型的传播研究,并能与其它社会学科进行严谨的学术前沿对话。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一书由“理论视野”“帝国时代的世界传播”“世界结构中的中国传播”与“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四篇构成,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视野,提供了将文化、传播置于社会权力关系中进行考察的研究路径。作者以“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核心范畴,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覆盖了全球化、民主、公共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要的议题。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传媒大学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A look at Britain教学设计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孙翌飞作品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Profitez de la lenteur de la vie
新闻与传播学院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