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交城抗战中的华国锋

2011-12-25张其豪

党史博览 2011年10期
关键词:交城交城县芝兰

○张其豪

山西交城抗战中的华国锋

○张其豪

1942年10月,晋西北根据地人口由300万减少至100万,晋绥边区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当时,作为晋绥八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对敌斗争最前哨的交城山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2/3以上。交城山根据地能否保住成为决定整个八分区存亡的关键。此时,毛泽东电示晋绥分局,发出“挤敌人”的指示。华国锋领导团结全县抗日力量,科学运用毛泽东的“挤”敌思想,勇敢、机智、灵活地掌握毛泽东游击战术,取得了“挤”敌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肩负“挤”敌重任

1938年6月,年仅17岁的交城县商科职业学校学生华国锋,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牺盟会)太原中心区在交城成立的牺盟决死游击队。不久,华国锋参加了牺盟会太原中心区举办的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10月,在训练班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训练班结业被分配到牺盟会汾阳县分会工作,任党小组组长。1940年1月,任牺盟会交城县分会秘书,党内职务为民运干事。5月,交城县各界抗日救国团体联合会(抗联)成立,华国锋任县抗联主任。1941年10月,交城县分为交城、交西县(交城县也称交东县,1945年8月交城、交西县恢复交城县),华国锋任交城县抗联主任。

1942年12月,八地委根据晋绥分局会议精神,在交城山召开“挤”敌斗争会议,研究部署“挤”敌斗争。会议决定各级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实行全方面对敌斗争,并作出重点围困交城芝兰、交西岔口两据点的行动部署和作战方针。会后,八分区成立了以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贵波为主任的对敌斗争委员会,各县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八分区地委调整了交城、交西县委领导班子,加强了对敌斗争领导。交西县由党政军三方面负责干部组成新的县委,赵琦任书记,郭庆祥、张英、尹尚志等为委员,组成了对敌斗争委员会。同月,八分区抗联主任米建书担任交城县抗日政府县长,华国锋担任交城县委宣传部长兼县抗联主任。

1943年3月,肖靖任交城县委书记,同时交城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由于肖靖刚到任,米建书担任县长也只有3个月,县委宣传部长、县抗联主任华国锋破例担任县对敌斗争委员会主任,分区部队工卫旅二十一团一营长张中如任副主任,三区区委书记李立功、区长白生华等为委员。华国锋肩负起交城县抗日对敌斗争的重任,领导团结全县一切抗日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挤”敌斗争。

“挤”走芝兰敌据点,创立“挤”敌典范

交城山根据地是保卫陕甘宁根据地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东部屏障,是延安通往华东、华中等敌后各根据地的必经之地,是抵御太原日军南进的前沿阵地。1942年,八分区境内主要有芝兰、岔口、草庄头、榆林山、归化等5个敌据点。其中芝兰、岔口、草庄头和榆林山均在交城山境内,而芝兰、岔口又是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据点,正好扎在交城山通往边山和平川的咽喉要道上,对八分区根据地形成严重的威胁。

从1943年3月开始,交城县在华国锋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全方位的“挤”敌斗争。

军事打击,武装围困。分区部队与县游击大队积极主动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有利就打,做到打得准,打得狠。3月初,伏击芝兰出扰之敌,毙伤敌10余名,缴步枪3支,骡子5头,子弹800余发;同月,截击芝兰等据点袭扰之敌,毙敌40名。4月23日,拂晓前袭入芝兰据点,烧毁敌炮台1座,敌营房10余间,夺回被敌抢走的耕牛2头,扣获敌探6名。5月20日至6月21日,一个月内,交城民兵袭敌43次,打击外出抢掠之敌,歼敌伪8名,夺回耕牛8头,这样给敌以沉重打击,使据点之敌不敢轻举妄动。

镇压汉奸,打破敌特网。镇压为日军效劳的罪大恶极的汉奸,逮捕死心塌地为敌效力的“维持”分子,敦其一部分“维持”分子自首,彻底摧毁了40多人的敌伪特务网,使敌对外联系陷入瘫痪。

建立中共秘密情报网。选派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打入敌人内部,建立区、村秘密情报网。选派小娄峰村特派员、共产党员冀增福到芝兰村担任了“维持会长”,使“维持会”成为抗日的“耳目”和秘密联络点,随时掌握敌人据点内部情况,及时传送重要情报。

开展反“维持”。在据点10公里外的村打破“维持”,召开群众大会,壮大反“维持”斗争声势,恢复抗日民主政权,重建民兵组织和工、农、青、妇群众组织,开展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防奸自卫运动。

坚壁清野,围困据点。1943年2月底,由部队和民兵先后掩护芝兰据点周围7.5公里内的群众全部迁到根据地,使据点周围一夜间成为“无人区”,迫使敌据点成为孤岛。

断敌水源,不给敌柴烧,迫使其必须靠外运补给。

打敌交通,切断运输。分区部队、游击队和民兵就在芝兰的交通线上,伏击敌人补给运输队,断绝敌人生活必需的来源。在围困据点中,华国锋培养的晋绥著名民兵英雄,即《吕梁英雄传》原型人物段兴玉、崔三娃、韩凤珠、侯春牛、王林林等彰显神威,实行“劳武结合”,开展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给敌以沉重打击和袭扰,并对敌围困,全天候监控,使敌人吃不上粮,喝不上水,烧不上柴,睡不好觉。他们曾连续围困5天5夜,使敌人整日龟缩在碉堡里不敢外出一步。

1943年7月21日,芝兰与岔口据点日军,在文水和东社据点敌人接应下炸毁碉堡,狼狈而逃,八分区腹地2/3的土地获得解放,敌进我退的被动局面转为敌退我进的主动局面,进而把对敌斗争的中心由山区转向晋中平川。

1943年8月7日,晋绥《抗战日报》第一版以《遭我军民不断打击岔口芝兰敌被迫撤退》为题;8月11日,《解放日报》第一版以《晋西北八路军不断打击下,敌被迫放弃两据点》为题,向全国报道了交城芝兰、交西岔口敌据点被“挤”的消息,交城、交西“挤”敌经验传遍全国。

智取草庄头“是一个很好的战例”

草庄头敌据点位于交城以北20公里处,北距古交(今太原市古交市)30公里,东南距清徐县城16公里。据点驻扎日伪军100多人。这个据点是1941年日伪军在华北实行“强化治安”运动中,伸向交城山根据地的重要据点之一。拔除这个据点,对于切断敌人交通,使之孤立,对敌进行各个击破意义重大。为了早日拔除草庄头据点,分区抽调精锐部队专门组成交城支队,由分区副参谋长吕怀忠任支队长,同时交城专门成立草庄头对敌斗争领导小组,交城县游击大队抽调精干队员组成武工队,加强了拔除草庄头据点的领导和力量。

华国锋组织召开草庄头对敌斗争领导组扩大会议,对草庄头据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他认为草庄头工事坚固,距清徐、交城两座县城又近,既不宜强攻,也不能用“挤”芝兰的战法,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在据点内的中国人身上做文章,里应外合,智取为上。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敌后工作方案及具体部署。会后,华国锋命令敌工科的王兆雄想法做通草庄头据点日军碉堡内火夫王贵生和采买员的工作。做通这两个人的工作后,华国锋认为智取草庄头的时机已经成熟,再次召集对敌斗争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攻打时间、采取的方法、兵力安排及具体战斗计划等。鉴于敌抽调兵力“扫荡”晋西北根据地,后方空虚,会议决定在9月18日夜发起拔除草庄头据点的战斗。方法采取开门战术,即让放哨的王贵生在夜里11点半日军接班前打开据点大门。

9月18日午夜,吕怀忠率交城支队、武工队和民兵等,按照作战计划,依次摸到敌据点山脚下,在王贵生接应下顺利进入据点。部队进入后,对熟睡的日军进行突然袭击,不到半小时就彻底摧毁了日军据点。此战全歼日军1个小队30余人,俘虏伪军及接受投诚者70余人,缴获迫击炮、重机枪、步枪等大批武器和大米、白面、罐头、饼干、香烟等大量物资。

智取草庄头据点后的第三天,彭德怀副总司令、刘伯承师长回延安途经交城草庄头。当两位首长坐在草庄头据点废墟旁休息时,负责护送任务、参加草庄头战斗的分区副参谋长、交城支队长吕怀忠向首长汇报了草庄头战斗的详细情况。彭德怀听后高兴地说:“你们这一仗打得很不错,用了黑虎掏心战术,是一个很好的战例。”之后,晋绥军区以草庄头战斗典型战例通报全军。

1944年9月,当毛泽东得知交城芝兰、草庄头,交西岔口等据点被“挤”的消息后,当即向晋绥分局电示:“在其他各分区也令他们开展八分区那样的战斗,打出威风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

交城的“挤”敌经验,后成为许多国家人民开展游击“挤”敌的学习楷模。1964年,多米尼加革命党人一行3人,专门来交城考察,学习“挤”敌游击战术。晋绥著名民兵英雄崔三娃,给他们作了生动传奇的经验介绍。2005年2月,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档案馆的有关人员,为拍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专题节目,专程来到交城,登上芝兰、岔口据点残址,追寻昔日的“挤”敌烽烟。■

猜你喜欢

交城交城县芝兰
明 马守真 芝兰图卷
交城山
影响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北宋大通监研究
《芝兰书画长卷》
交城牵手二青会 打造全域旅游新时代
千年技艺匠心守 最美凡泥云儿香
交城县春夏季蔓生菜豆2+X肥效试验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与山西省交城县职业中学成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