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纯清山西“治官”风暴

2011-12-25张凡

人民周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汉寿县西安山西

◎张凡

山西再一次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2010年9月的“查岗风暴”,令306名上班时间吃喝玩乐的官员受到了处分。但是与之前“黑砖窑”、“煤老板”、“矿难”等负面新闻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山西主动曝光官员的作风问题,其意在整顿当地陈积已久的官场习气。

新上任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正是这一整风运动的主要推手。袁纯清赴任山西后,决意打破当地封闭的官场陋习、重新塑造山西官员风气,并为山西转型确立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

移植“西安经验”

直截了当,这是袁纯清的做事风格。

上任后的第五天,袁纯清便开始了其快节奏的基层调研,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山西11个市,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三天,但是走访的地方却不少。在长治市,他两天内就走访了6个县、区。

2010年6月23日,在山西最南端的城市运城市调研时,当听完当地官员的汇报后,袁纯清在讲话中数次提到“西安经验”,他把运城和西安拿来做比较,直言运城的地理条件不差于西安,所以应该“以更大的胆气来加快发展”。

他再次重申了在西安时即已多次表述过的“发现即发展”的观点。大项目,大产业,这是袁纯清无论在西安,还是在太原,都一直强调的理念。

在说到发展的大格局时,袁纯清明确地给出了方向,“要构造与郑州、洛阳、西安的联动圈,就是要互学、互通、互享,要相互学习,尤其是向西安学习。”

袁纯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更将班子成员全体发动起来。

山西确定了涵盖城镇化建设、煤炭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研究、太原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研究、装备制造业研究、科技支撑等19个调研主题,由18个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牵头参与,每人负责一个主题。其中,袁纯清亲自牵头《山西城镇化推进战略研究》。

袁纯清的“为官之道”

尽管只隔着一条黄河,但是大多数山西官员对创造了“西安经验”的袁纯清并不了解。

袁纯清出生在湖南汉寿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是地道的农家子弟。据他自己的回忆,小学的时候都是光着脚去上学,放学后还要帮家里打猪草、砍柴。后来他进入汉寿县百禄桥公社中学读书,这所学校离他家有10里地,袁纯清只能每周回一次家,生活相当清苦,其时的饭菜通常只是些萝卜、白菜。

1964年,袁纯清考入汉寿县第一中学读书,但是两年后,他和同时代的人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革”,无学可上的袁纯清只能再次回到农村,14岁的他成为真正的农民。

197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袁纯清成了湖南汉寿县的一名警察。到1977年时,他已进入常德地区的警察系统。这一年,高考重启,袁纯清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

毕业后袁纯清进入团中央工作,前后长达17年,职位直至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后来,袁纯清离开团中央,担任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兼发言人。

“要想自己的思想成为源头活水,就必须不断学习。”袁纯清以此作为自己的为官之道,在团中央任学校部部长时,他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政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靠着“啃烙饼、挤公车”的学习办法,他完成了自己的硕士课程,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4年起他在湖南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并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为了工作需要,袁纯清又在北大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在中央机关工作多年后,袁纯清在2001年调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开始了其地方官员的实操阶段。2004年袁纯清挑起了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委书记的重任,并成功地将西安改造成西部一座现代化都市。之后的2006年,袁纯清又出任陕西省省长,在其任内推动了“关中—汉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建立,使之成为与成渝、北部湾两大经济区并肩的西部第三大经济区。

“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西部10年的锤炼,使得袁纯清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在推动陕西转型近五年后,调任山西的他,面对的是另一个资源大省的转型难题。

山西“人”的新造型

山西的情势确有尴尬,晋商的辉煌与衰落过于遥远,近年来的发展疲态有目共睹。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到2009年则排全国第21位,四年后退五位。非但如此,山西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更是导致了当地五年内两换省长的尴尬处境。

袁纯清从陕西来到山西,面对的即是如此的现实。

2010年7月29日,袁纯清在山西省委全体干部大会上亮出了自己的执政思路。他提出了“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市化、城乡生态化”的新四化理念。

袁纯清的讲话稿长达68页,近3万字。在这份厚厚的讲话稿中,他直言不讳地提到山西要在“煤”上做大文章,称在“煤”上解放思想是山西最大的解放思想,他一口气为山西的新型工业化指出七条路径,这给一直以来为“弃煤”还是“用煤”所困扰的山西官员们指明了方向。

这次讲话极大地震动了山西官场,有人甚至把这次会议称之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遵义会议”。之前的山西官员们不是避谈煤,就是光挖煤,但是从来没有深入探讨山西应该在煤上做什么文章,袁纯清的讲话令官员们感到振聋发聩。

“人家以前坐夏利,现在开宝马,我们还坐在桑塔纳上。”吕梁市纪委书记张效彪形象地描述了山西与周边省份的差距,他认为山西官员的心态经历了三个阶段,“山西干部多少年前是一种自卑的心态,看着南方的一些城市发展起来,觉得自己差距太大,所以很自卑。现在周边的省份都超过了山西,连广西、江西都超过了山西,所以由自卑发展到了自闭,现在到了自醒的阶段了。”

在袁纯清的城市化构想中,未来几年,山西省将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构建城镇群,形成“一核一圈三群”格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从未有官员如此大刀阔斧地依地理分布确定山西发展方向,而袁纯清的解释则相当生动有趣,他说:“这一布局从地图上看,恰似一个‘人’形。这是一个胸襟广博、头朝京津、脚跨中原、手牵东西的大踏步前进的‘人’,预示着山西的赶超和跨越。”

站起来的山西“人”的说法不胫而走。五年间送走了两任山西省长的山西官员们,官场士气一度相当低落。袁纯清的此翻豪言颇提士气,山西官员们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评价,一位前山西省发改委官员称其“相当有气魄,确实是大手笔”。

在构想之外,袁纯清的行动亦十分迅速,在明确执政思路后,他随即率山西官员们先后访问津、冀、蒙、鲁等地,向内蒙古学习如何“挖”煤,在天津沟通如何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但是煤是否能从一变成一百,这个新山西“人”是否能大步向前,5年后农民收入能否翻番,对袁纯清和山西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猜你喜欢

汉寿县西安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西安2021
Oh 西安
汉寿县中心幼儿园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常德汉寿县首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落幕
山西叹五更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