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类本质”视角解读“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

2011-12-25白春民

理论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存在物本质马克思

白春民

(武警工程学院基础部,西安7086)

从“类本质”视角解读“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

白春民

(武警工程学院基础部,西安7086)

“类本质”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帮助我们理解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人的价值需要、人生的意义和人对自由幸福追求的一把钥匙。从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出发,对“以人为本”进行人学解读,认识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人学思想;类本质;劳动;以人为本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新理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以人为本”思想的丰富内涵,我们有必要回到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上,回到他对人“类本质”的科学认识上来,读懂马克思对人深刻丰富的理解,感知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生命魅力。唯其这样,我们才能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在实践中自觉贯彻“以人为本”,使社会建设发展向着有利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一、人作为“类存在物”而存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了人的“类本质”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273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它同动物的本能活动方式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从根本上讲“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性规定。

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明确规定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从动物与人类的本质性区别上对人的类存在进行了严格科学的界定。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方式的本质差异,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方式,而动物是受其本能支配的消极被动的生命活动方式。马克思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是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才是类存在物。……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1]273马克思把人看作自由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看作是高于动物生命活动的类存在物,它同动物有着不同的生命活动方式,因此人就不能像动物那样生活。积极自觉地追求幸福、自由和尊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就应该成为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因此马克思指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272“人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的生活。”[1]274

而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人的“类本质”受到摧残和扭曲,人的“类本质”被异化成了对人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的活动,异化成了人的“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和“他自身的丧失”的活动,[1]271资本主义制度把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274人作为类存在物在资本主义制度却不断丧失自己的“类本质”。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任何把人的生存方式变成非人的生活或动物的生活方式,把“动物的东西变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变成为动物的东西”[1]271都是应受谴责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在自己的类生活中应然的状态是“肯定自己”、“感到幸福”、“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感到自在”和“觉得舒畅”,[1]270“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1]278“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1]326,而资本主义制度恰恰使人失去了这些本应属于人的东西,人在“类生活”中应该拥有的生命、尊严、自由、激情和幸福,对工人来讲成了多余的东西,“工人变成了机器”。[1]270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本质异化的批评中,深深地体现出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生命和尊严的关切。这种对人的生命和尊严关切的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理论的始终,也是马克思毕生所奋斗的事业。而他所奋斗的事业,在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应该得到最好的诠释和体现。

二、关爱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首要的出发点就是关爱人、尊重人。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类存在物,作为“自由的有自我意识的”生命存在,在人身上体现着生物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因此人的生命不仅包括自然生命,还包括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关爱人、尊重人不仅要关注人的自然生命,而且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这三者的统一才能给人以充分全面的生命尊严。

自然生命是人生存的根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1]324没有自然生命的存在,对人而言一切都化为虚无。每一个人首先作为自然的生命体,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不可让度重复,弥足珍贵。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要在社会的发展中,首先做到爱护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健康。教育启迪人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呵护生命”、“善待生命”和“敬畏生命”。每一个体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是独一无二的自然造化,生命对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权利轻视、无视、蔑视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要对生命心存敬畏之心,不能随意毁坏生命,要爱护生命、热爱生命。不仅仅是爱护、热爱自己的生命,更要懂得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生存,因此人在爱护、热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还要懂得珍惜、热爱他人的生命。一个不懂得爱护自己生命的人,也自然不懂得爱护别人的生命,只有珍爱他人生命的人,也才能热爱自己的生命。这是领会和实践“以人为本”思想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精神生命是人存在的根本特征。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不仅拥有自然生命,还拥有“人的精神的类能力”,[1]274即人的精神生命。精神生命活动是人独有的活动方式,是人不满足只做一个自然的存在物,而希冀超越这种自然存在,寻找人的生命意义的活动。具体表现为人的激情、意志、理性、审美等等意识活动。作为有理性的存在物、“有激情的存在物”。[1]302“人可以创造意义,也可以破坏意义;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2]人总是力图摆脱自己身上动物性的存在,有所超越,“人是不会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的生活,总是要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去创造生活的价值和意义。”[3]这种寻找生命的意义活动,“成了人的一切精神力量的源泉,它们产生了人所有的情欲、感受和焦虑。”[4]一个人如果缺失了对生存意义的追求,也就失去了人所拥有的精神生命,必然带来精神的沉沦、灵魂的枯萎,找不到精神的家园而陷入无所归依的迷茫和焦虑,甚至最终导致悲观厌世。我们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过程中,必须要关心人的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它充满着激情、感动、乐趣和理想,也时有焦虑、迷茫和忧郁。我们不能把人仅仅当作一个只追求物质享受的官能动物,而要细心呵护、化育人的心灵世界、精神家园,使每一个生命都能感悟到精神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社会生命是人的生存实质。马克思认为,作为类存在物的人,从现实存在的角度讲,“人的个体是社会存在物”,[1]302他的社会生命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在与他人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品质、社会性格和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身份和地位。人的社会生命对人的社会存在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尊严和幸福。人的社会生命不是凝固僵化的,而是充满着流动变化性,一般来说,一个社会越是进步发展,人的社会生命的流动性越强,反之愈弱。同时,马克思认为“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5]121“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6]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生命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来保障维护。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中,就要敢于打破一切束缚人、限制人和压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用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塑造人的社会生命、培育人的社会生命和健全人的社会生命。为每一个个体的社会生命健康成长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让社会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人的心田,使人真正享有社会生命的尊严和体面。

三、在劳动中满足人的生命需要,展现人的主体创造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统一于每一个个体,这使人的生命需求具有了不同于动物生命需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使人具有比动物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量,即人的主体创造性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满足人需求的多样性,又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体创造性,促进人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1.人的生命需要的多样性。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1]339使人的生命需要不同于动物的单纯肉体需要,人的需要是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其中人的自然需要主要是指人维护其自然生命存在的需要,主要指人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虽然人的自然需要是在社会中不断得到满足和丰富发展,但是其内容同动物需要没有原则上的区别,这只是人的动物性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人除此之外还有更高级的需要,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除了满足吃、喝、住这些自然需要外,还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7]260精神需要是人特有的需要,主要是指人的情感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它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社会需要主要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归属的需要、爱的需要、获得社会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本质需要。这三种需要共同构成人的需要整体,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在贯彻“以人为本”的过程中,注重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不能失之偏颇;注重发展人的丰富需要,不能抑制人的需要。此外,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应该是符合“人的本性”的真正需要,即人正当、合理的需要,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非人的”需要是违背人性的需要,如侵犯、吸毒、赌博、迷信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以人为本”中,要保护鼓励合理、正当的需要,严厉打击不正当的、有损社会道德良知的需要,创造和谐的社会需求环境。

2.在带动中满足人的生命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需要是全面丰富的,但是人的需要要通过劳动来满足,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是满足一切需要的手段。他指出:“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7]559“(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8]196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人的生命需要的满足应该体现目的和手段相统一、劳动与享有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人的需要的满足不是靠大自然的恩赐,不是靠上帝的安排,而是通过自己的辛勤的劳动改变世界,创造适合需要的对象物,从而满足自己需要”;[9]151另一方面,人不能只被当作满足他人需要的手段存在,他必须也作为需要的目的而存在。所以,任何把人的目的和手段割裂开来,把劳动和享有割裂开来,让一部分人劳而无获或劳而少获,而让另一部分人不劳而获或少劳而多获的社会制度和秩序都有失社会公允,不符合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也不利于充分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时,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和分配制度,不仅要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创造社会财富,更要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使人的劳动和享有、手段与目的相统一,这样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在劳动中展现人的主体性力量。马克思认为人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中“发展”“表现”“实现”着自己,“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5]373人的主体性就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10]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不仅是人的“类本质”,更是人主体性力量的体现,“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11]“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12]人从劳动中应该“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1]278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和创造精神。而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中,人感受到的是痛苦和压抑,是人本质力量的丧失,而不是人主体力量的张扬和展示。基于马克思对劳动是人主体性力量的认识,这就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保护和尊重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劳动神圣”的劳动观念,充分体现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这一社会主义的价值立场。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作为“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13]

总之,从人的类本质—劳动出发来理解人的丰富内涵,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的逻辑前提,没有对人正确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只能是空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尼采.悲剧的诞生[M].龙活虎,赵登峰,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27.

[3][美]P·蒂利希.存在的勇气[M].成穷,王作虹.译.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8:2-3.

[4][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2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6.

[9]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5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6.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3.

[13]胡锦涛.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27.

B 0-0

A

02-7408(2011)01-02-03

白春民(1971-),男,西安人,武警工程学院基础部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存在物本质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探析
“对象性存在”的三重规定性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之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