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
——基于西安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1-12-25彭鹏郭耀武

理论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

彭鹏,郭耀武

(1.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安710127;2.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安全保卫系,西安710068)

重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
——基于西安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彭鹏1,郭耀武2

(1.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安710127;2.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安全保卫系,西安710068)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课题,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有关调查表明,当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诸多障碍与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家园

当前,随着社会上各种形式“国学热”的出现,传统文化及其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表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支持。然而,有关调查表明,当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荒芜的精神家园: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透视

传统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资本,是民族自信与国家认同的核心。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也是世世代代华夏儿女安身立命的共同精神家园。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空前地凸显了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的战略意义。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中国现代化进程之艰巨与复杂是其他民族难以比拟的,这尤其需要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与激励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理应成为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

然而,当代青少年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教育现状如何,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怎样,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有效方式又是什么,等等,这些紧迫的问题依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2008年10月中旬,本课题组按照整体抽样的方式选取西安市部分高校、高中、初中和小学共200名在校学生,以现场闭卷书面作答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7%。

统计结果表明,有92%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喜欢”或“非常喜欢”,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调查又发现,有59%的学生说不出或说不全“四书五经”包含哪些著作,87%的学生不知道“螳臂当车”等成语的出处,44%的学生不知道《黄帝内径》是关于哪方面的书,21%的学生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这表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与他们的实际文化素养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被问及对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态度时,有9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太少、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式刻板、相关精品图书少以及师资匮乏等。这表明我国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效果不是很理想。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也有传统文化自身的因素。在历史上,中国文化有一个逐步演变蜕化的过程。传统文化自身的历史蜕变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无疑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教育衰落的根本原因。国人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面前,一步步地把落后的原因归结到文化层面,认定传统就等于落后和包袱,于是从政治界到教育界,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否定。

从现实来看,随着当代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强势经济体的文化往往也成为强势文化,它们借助强大的经济与技术力量逐步向世界各地扩展,吞噬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西方国家所谓的“和平演变”本质上就是通过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渗透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教育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功利化、短期化的倾向,这无疑又在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之间设置了一道壁垒。事实上,从当代青少年来看,他们中的“洋风洋气”已经十分盛行,他们崇尚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痴迷于西方的影视剧、动画片、肯德基、麦当劳,却对中国传统的节日、艺术、饮食文化不屑一顾。这不由让我们想到20世纪初国内十名教授联名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中讲到的一句话:“从文化的领域里面去展望,现在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而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1]14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独立不仅仅是经济与政治上的独立,更是文化上的独立与自觉。这就要求加强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保持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

二、成人之道: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个性张扬,世界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而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传统与现代转轨的当代中国青少年,更是经历着少有的内心迷茫与挣扎。在主流意识形态与严酷现实的夹缝中游走的思想道德教育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甚至徒增他们的反叛与对抗,致使有些青少年人格畸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教育实质是成人之道,是帮助一个人充分地展示人性的全部魅力与个性的全部潜能,成为人格完整、心灵安顿、胸怀天下的“大人”的过程。人文精神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应在其中大放异彩。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文化,其主旨是追问人的生命本质,追寻人在世界中的价值支点,并通过塑造个人的某种理想人格来构建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以及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作为中国文化主体构架的儒道佛都在对人性深刻洞察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人学理论,对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做人的意义等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崇高的精神追求。这一点在儒家表现得尤其突出。正如梁启超所言:“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更无人生哲学。”[2]267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人是完整的人,是德行与智慧相统一的人。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入世与担当”,积极入世、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理想人格是“超世与游心”,自然无为、返璞归真;佛教的理想人格是“出世与慈悲”,智慧解脱、涅槃寂静。儒道佛的人格学说在差异中又存在着互补,其本质是相通的,都致力于寻求个体的身心、行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贯通,最终实现真善美在人格中的统一。这在帮助当代青少年走出某些人格误区,如自私冷漠、自我中心、浮躁享乐、缺乏责任感以及民族虚无主义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帮助青少年净化心灵,维护心理健康。由于社会转型期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加等原因,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性修养思想与心理调解方法,可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借鉴。中国的人文文化也是一种心性文化。与西方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机械化、碎片化理解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看成是一个由身心灵完整统一的整体,并侧重从心性修养的角度实现心灵的安顿与人格境界的升华。在实现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的方式上,儒家主张以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心态理性地控制引发心理危机的内外刺激,解决心理冲突;道家以自然无为、俭啬含藏、清虚自守的智慧巧妙地化解人生的困境,保持内心的清静安宁,进而达到“载营魄抱一而无离”、“抟气致柔如婴儿”[3](《道德经》第10章)的真朴境界;而佛教则是以出世的精神看破世间一切虚假的苦难与执著,以因缘和合、因果报应的思想安顿心灵。这种收放自如的人生价值体系与心理自卫系统一直支撑着世代中国人的心理平衡,既为个体的有为进取、建功立业安置了稳固的价值支点,也为那些甘于寂寞或因挫折而遭受心理创伤的人们提供精神避难所,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具体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对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培养良好个性,提高心理素质。正像祖国医学所讲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4](《素问·四季调神大论》)心理健康重在预防。良好的个性与心理素质无疑是防止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传统文化形成了丰富的有关修身养性、存神养生的理论,其中有不少是关于个性养成和心理素质培养的。第二,培养坚强意志,增强挫折耐受力。对挫折的承受力和超脱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曾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但他依然保持着豁达与乐观的态度。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5](《孟子·尽心上》)这种既积极进取又洁身自好、保持心理和谐的处世态度,对于维护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培养中和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解能力。传统文化中贵和尚中、乐天知命、因缘和合的思想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调解能力。

再次,培养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增强大我观念。从哲学理念来说,中国文化建构的世界观基础就是生命哲学。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中,宇宙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一个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生命体系。《易·系辞》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6]就是说,宇宙乃是一个生生不已的生命系统,人的生命在根本上是与宇宙生命体相联系的。个人存在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生命,并以此贯通和成就宇宙全体生命。“天命之谓性”,人性为天命所授,成为万物之灵,人可以通过心性修养日新其德,实现小我与宇宙大我生命的整合,这既是个体存在的使命,也是个体生命的最终归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理念:天人合一。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不但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还要对天下众生万物担负使命。儒家的赞天地之化育、成己成物,道家的返本归根、常善救物,佛教的普度众生、悲悯天下,都是这种生命意识的结晶。中国文化的这种胸怀与精神,对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科技异化以及生态危机等问题都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大我”意识。

三、重建精神家园: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我们应立足长远,遵循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律,从转变观念、改革体制等方面入手踏踏实实地做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首先,应从民族复兴与建设“精神家园”的高度认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与这个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的欺凌最终演绎成中华文化的劫难,而现代中国的伟大复兴则需要也必然带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苏。事实上,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大地上已悄然涌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从媒体各种相关节目的热播到相关题材图书的畅销,从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到私塾重现、儿童读经,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等,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经数代人摸索而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亦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对天下和平的诉求,对人格完整、心灵安顿的关注,正在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全球范围内的汉学热、中国文化热方兴未艾。这种文化复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表现与结果。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生存智慧,作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与历史血脉,是不可能也不允许被割断的。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根基和灵魂的民族。从这种意义上讲,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乃是对历史潮流的自觉顺应,对文化发展规律的主动把握。

其次,认真梳理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示其真正魅力。任何教育都应首先明确“为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这涉及到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以上分析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主导精神与“成人之道”的根本教育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读与曲解。当前仍然有不少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三纲五常”、君主专制乃至某些封建迷信划等号。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取得实效,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它自身的精华和真正魅力能否被展示出来。传统文化教育不能靠“运动”或强行灌输,而要靠受众内心的认同与接纳,使人能从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支点和精神家园的感觉。就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当务之急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优秀的符合青少年成长需要的部分梳理出来,并以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方式加以呈现。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政府应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外,还应充分依靠民众的智慧与热情,允许不同的声音和方法存在,只有“百花齐放”,才有文化教育的春天。

再次,要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制度和人力、物力保障。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大多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是喜欢的,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他们又不得不以升学为第一要务,根本无力顾及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的传统文化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之类的活动,但其结果也大都流于形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从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中走出来。因此,国家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专业课程作为大、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大纲,并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彻底避免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式的可能。另外,还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师资与教材建设。由于多年忽视的缘故,当前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都迫在眉睫。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尤为重要的是建立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国家应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挑选出那些品学兼优、资质良好、有志于传统文化教研事业的个体,施以专门培养,使之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脊梁。在教材方面,大陆教育界至今没有设计出一套融思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国家教育部门应集中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借鉴包括港台等地在内的相关经验,编写一套涵盖从幼教到研究生教育的具有连贯性的权威传统文化教材,同时鼓励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的出版与使用,逐步促进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的繁荣健康发展。

第四,推动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和教育方式的本土化。在当前学科壁垒森严、专业划分支离破碎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固有的经、史、子、集分科模式很难融入现行的专业与机构设置之中。而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私塾、书院等教育形式则被证明是传习传统文化的较好方式。因此,应继承优秀的传统办学形式,鼓励民间力量加入传统文化教育,以官办或民办的方式创办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教研机构,如中国传统文化大学、国学院、国学班、国学中小学等,让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接受专业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教育机构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应体现出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色。当前一刀切式的灌输方法很难展现传统文化的真实全貌,甚至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逆反。事实上,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薪火传递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如传道授业,做人与做学问相统一;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教师率先垂范,身教与言传结合;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等。当前应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本土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就传统文化的本性而言,需要传承者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时刻浸染其中。事实上,中国向来都有重视家庭教育和环境感化的优秀传统,并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家教方面还留下了无数类似家书、家训之类的专著,形成了系统的家教思想与理念,如:注重对子女进行早期的家庭教育;突出“做人”的教育目标;主要以儒家的精神来教育和引导子弟的思想与行为,将儒家的人生哲理与价值体系从小植根于孩子单纯的心灵中;突出“礼仪”与“身教”,如通过祭祀祖先、诵读家规、以身作则等使子弟从小学会待人接物。这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以及西方“儿童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逐渐减少,亲子关系日渐疏远。另外,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长期疏离,社会上熟悉并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父母已经是寥若晨星,更谈不上对下一代的教育了。所以,应通过广泛地宣传,开展类似“家长学校”、“家长传统文化培训班”的活动,首先在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中普及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家教价值才有可能实现。

此外,良好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既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其重要目的。应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众传媒宣传、城市建筑设计、衣食住行、婚丧礼仪等各个方面入手,构建一种浓厚的直观可感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广大青少年时时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之中。

[1]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4]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G41

A

1002-7408(2011)01-0099-03

陕西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传统心理健康思想与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研究”(09JK232)的阶段性成果。

彭鹏(1973-),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郭耀武(1973-),男,河南内乡人,西安政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青少年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青少年发明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