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锐词”的勃兴与规治

2011-12-25薛深

理论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网民文化

薛深

(徐州师范大学学生处,江苏徐州221116)

网络“锐词”的勃兴与规治

薛深

(徐州师范大学学生处,江苏徐州221116)

网络“锐词”以时事性、精锐性、网聚性、快捷性的特点频频登上网络生活的舞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流行文化。网络“锐词”勃兴是在社会问题凸现的背景下,网民依托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通过言简意赅、精准传神的新词汇创作,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以实现对社会问题的监督鞭策。针对网络“锐词”勃兴现象,有关部门要主动认识、理解、适应和融入网络文化环境,从网络文化观念、民生政务反思、网络话语环境等方面着手规范、引导、治理,让网络“锐词”成为主旋律传播的有力武器。

网络“锐词”;网络文化;勃兴;规治

时下,网络“锐词”频频登上网络生活的舞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流行文化。网络“锐词”的传播与生产也成为网民乐于从事的网络活动,每天都有网友自发创建、编辑的大量新词产生,大有影响和覆盖整个社会生活的趋势。科学分析网络“锐词”的特点及产生、流行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对“锐词”现象予以引导和修正,让网络“锐词”成为主旋律传播的有力武器,是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的责任。

一、网络“锐词”及其特点

起源于互联网,根据社会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概括、归纳而衍生出来的关键词,被网友们统称为“锐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现代汉语字典》中没有与该词语相应的解释。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给予“锐词”的定义为:“锐词可理解为新锐网络热词的缩写形式,是由极富天才创造力的互动百科网友编写而成的。它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民生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网络文化现象。”[1]根据互动百科给予“锐词”的这个概念性描述,结合目前“锐词”揭示的社会现象、内容及表达、传播的方式,可以发现网络“锐词”呈时事性、精锐性、网聚性、快捷性等特点。

1.时事性。字词的演化进步总是以人类的生存世界为基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没有与理解的语言相分离的社会生活,也没有与社会生活相分离的语言。网络“锐词”的出现,当然也与人类的现实生活相联。“伪幸福”、“被保护”、“洗脸死”、“裸婚”、“经济适用坟”、“柜族”、“楼歪歪”、“单挑门”,对这些所谓的“锐词”,初见似有些陌生,但如果我们试着去回忆一些曾经“盛极一时”的社会事件或者现象,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这一连串字符,就会以一个新闻事件或一类社会现象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一个“锐词”背后,无不是一个热点新闻事件的缩影,并融合了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的最新因素,以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新词汇出现在网民眼前,进而在网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社会印迹。

2.精锐性。“锐词”来源于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甚至就在网络文化刚刚兴起时方便交流的简缩式语言相比,网络“锐词”以简洁明了、准确犀利、生动传神、方便易记为其主要特征。网友将这些词汇命名为“锐词”,本身就揭示了这些新词的“精锐”性特征。“囧”、“雷”、“烎”、“犀利哥”、“打酱油”、“躲猫猫”、“俯卧撑”、“很黄很暴力”等,这些字符记录时代发展的各种社会现象与信息,以精准锐利的语言针砭社会不良风气,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创作者的社会生活观点,凝聚着创作者的社会生活智慧。在这个网络信息以海量方式呈现的时代,“锐词”正是以这种鲜明的时代性和高度的浓缩概括性,记录社会得失与褒贬、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彰显个性、警醒世人。

3.网聚性。网聚,即通过网络聚集从而生发团队的力量。网络“锐词”之所以得以传播,力量正是来源于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和热情追捧,并以一定数量的网民用互动分享的方式催生了“锐词”的传播和勃兴。虽然不能排除有的网络“锐词”有哗众取宠、引人眼球之嫌,可以吸引一定的人群予以关注,但每天网络生成的新词数不胜数,真正能够引发广大网民关注并积极参与传播的,只是极少数,否则,也不能称之为“锐词”。这表明,网络“锐词”的形成必须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如果没有许多网民的共识,并积极跟进,网络“锐词”只能是灵光一闪,不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网络“锐词”是众多网民集体意识的集中反映,是众多网民集体力量的凝聚结果。

4.快捷性。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具有信息发布简单方便、传播速度快捷的特点,使信息互动摆脱时空的限制,无疑加快了信息提供速度,且可以实时刷新,不受出版周期、播出时段限制,从源头上确保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同时,网络信息一经发布即可在世界范围内共享,它突破了信息传播地域局限,具有跨地域性传播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

二、网络“锐词”勃兴的根源

网络“锐词”依托现代网络通信技术,通过言简意赅、精准传神的语言为广大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信息,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观点,实现对社会问题的监督,使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体验与提升,满足其社会心理需求,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成为新的网络流行文化现象之一。分析网络“锐词”勃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问题的凸显与处置,为“锐词”勃兴提供了动力来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对广大网民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发的某些问题,如生存压力、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工作不顺心,社会腐败现象滋性蔓延等等,借助网络传媒的力量集中显现了,给网民的心灵造成很大震撼。加之,国际敌对势力往往会利用我国的一些社会矛盾,不断煽动制造事端,挑战我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念。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出自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心理,许多网民希望通过合适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又怕遭到报复,个性不敢发挥,欲望受到了压抑,于是,网络就成为其发泄的理想途径。特别是随着“香烟门”、“日记门”等一些“锐词”的“亮剑”,一些贪官纷纷落马,让网民感受到“锐词”的监督威力,从“锐词”创造传播中寻找到了乐趣,感受到了成功,这成为网民创造“锐词”最直接的动力,因此,“锐词”传播天然地契合了许多网民的心理特征。

2.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锐词”勃兴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计算机操作发展到“傻瓜化”的程度,网民不再受学历、技术的限制,只需短短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学习就能够使用计算机。特别是在多样化技术的支撑下,用户由原来灌输式的被动接受信息,转而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辞,且发表信息不必再通过专门的网管,只要通过网站的注册,就直接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新的话题。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个人私下“造词”是没有影响力的。而在互联网时代,只要这个新词能够反映一个事件的主要矛盾点,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对一种复杂科学技术归纳得直观易懂、形象易记,能够赢得网民认可,网民就会主动帮你传播。可以说,没有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就没有网络应用的平民化及网络“锐词”的开发与传播,也就没有网络“锐词”的流行。

3.民众参与的意识与热情,为“锐词”勃兴提供了社会基础。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信息发布权掌握在部分人的手中,且信息发布必须经过严格把关才能实现。在网络传播活动中,尽管普通民众还不可能取得与公众传播机构地位对等的传播权,但网络的平等性、兼容性、自由性和虚拟性打破了媒体对权力话语的控制,使话语权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开放。网络空间给网民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共享信息、生产信息的权利,一位普通网民通过博客、论坛等形式随时有可能发布吸引众多人关注的信息,极大增强了网民作为信息主体的主体性,充分激发了民众的社会参与意识。2009年的热门事件、话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惹火全球的“甲型H 1 N 1流感”,牢骚满腹的“蜗居族”,横行职场的“司马他法则”,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等能够产生社会性传播效果的事件或人物都成为网友热议的网络“锐词”。这些“锐词”包含人物、科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有力推动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进步。

4.群体文化的沟通与认同,为“锐词”勃兴提供了文化土壤。“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2]“锐词”作为网络流行语,首先是源自网民沟通交往的需要。在网上聊天工具刚刚开始推行时,为了提高交谈效率,一些网友寻求一种开放、自由、率直、快捷的语言表达,尝试使用简缩式语言和特有的网络表情,逐渐为网友接受和推崇。“锐词”的产生,实际上是网民为了让众多的网络同仁分享自己的感情,对网络语言的特殊符号进行升级再造的结果。相同的网络文化氛围和共同的生活选择,使得不同个性和不同生活方式的网民通过群体互动,相互认同于相同的文化范型之中,形成大致相同的心态和行为倾向;网民选择了“锐词”的创造与传播,并通过这个过程寻求个体与群体共同的态度、行为及其价值观,为个体提供共同的社会心理土壤,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可以说,“锐词”文化的产生适应了网络人际互动方式的变化,反映了网民对网络文化趋同的心理状态。

三、塑造健康的网络文化

网络“锐词”及其逐渐形成的网络话语体系,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网络“锐词”勃兴的文化现象,各级政府及社会工作者要主动去认识、接受、适应和融入网络文化环境,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及网民群体的心理表征,从网络文化观念、民生政务反思、网络话语环境等方面着手规范、引导、治理,科学把握网络“锐词”的传播规律,因势利导,让网络“锐词”成为主旋律传播的有力武器。

1.科学分析,理性审视,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观。网络“锐词”以鲜明的时代个性开启了网络文化的民主取向,从一诞生就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偏爱。许多人自发参与其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网络“锐词”的内涵,已经成为网络文化一个独特的风景线,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这种现象不可能被人为地改变。“百度百科,一部网民共同维护与建设的全球中文百科,是国内最大的搜索网站百度提供的一个创造性网络平台,每个网友都可以自由访问并撰写和编辑词条。不到4年时间,这部百科的词条数量已突破200万。许多无法在传统百科上及时获取的流行词语,都被网友第一时间编进这部百科,并不断进行丰富完善。”[3]充分体现了“锐词”发展、流行的力量已是锐不可当。各级政府及社会工作者要从主观上认识网络“锐词”这一新生事物的本质,以合理的文化态度来面对网络“锐词”现象。一是要充分认识网络“锐词”流行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以和谐的思想理念理性公正地分析、评价、接纳这种特殊的网络文化现象,不能因为网络存在某些弊端而因噎废食,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只见美好,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二是要充分认识网络“锐词”传播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主动参与到网络文化产品的制造和推广活动之中,了解网络“锐词”发展、传播的社会动向,积极有效地赋予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价值、道德品位、文明素质与思想蕴涵,促进网络“锐词”在不断地汲取、扬弃与升华中走向完美与成熟。

2.沟通反思,强化服务,打造为民的善治政府。如前所述,社会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网络“锐词”的创造与传播。事实上,正是因为网络“锐词”对现实生活的折射,才促成其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快速累积,迅速形成滚雪球效应,传播威力超出主流媒体,产生强大的舆论影响。虽然网络“锐词”并不完全在于抨击时弊,但是就其体现的互联网关注社会民生、充满草根关怀的精神而言,对于把握社会变迁、公众集体意识等,无疑已具有强烈的风向标意义。如前文提到的“犀利哥”,本是宁波一网友偶然拍摄到的,当他以“时尚路人”为题将照片上传至网络时,立即引来了许多网民的高度关注,并逐渐从外表深入内心,最后变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弱势群体的公共事件,无形中对于督促政府部门对“犀利哥”及时予以帮助,对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网络“锐词”的出现,发挥了对现实工作监督鞭策的积极意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切实改变管理办法,以积极、开放、客观的态度,接受网络传媒的监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努力形成网络文化和现实生活和谐互动的良性局面。为此,政府部门应当以积极开放的态度采取对策,对自己的观念和做法进行思考,探讨新形势下政府在事关民生问题上应有的行为和角色,全力打造诚信、为民、善治的政府形象。要针对网络“锐词”揭示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反思自己的责任和职能,对社会重大事件和群众利益诉求等可能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适当的议程及时处置,并将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以积极的行动引导舆论。否则,强制堵塞,只会导致政府施政陷入困境,社会稳定的局面就会被破坏,进而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3.规范管理,强化监督,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虚拟的网络社会,由于网络文化的发展不受现实生活中各种身份、地域、文化水平的限制,为网民的交往提供的是一个平等、开放、虚拟的自由空间,使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自主性、自律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征。作为一种文化潮流,网络“锐词”的产生,正是这种网络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综合产物。虽然网络“锐词”从创建者本意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实际影响大多是积极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进步和发展,并带给了人们个性的张扬。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也给一些虚假、低俗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使文明诚信的操守受到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困扰和不良影响,也给管理者带来了难题和困惑。纵观当前网络“锐词”语言特点,可以发现部分“锐词”存在暴力化、粗鄙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使得一些论坛、博客、网络社区常常充斥着这样的“话语暴力”,给网民提供了不良的社会示范作用,影响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4]要保持对网络“锐词”的批判性观照,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体系,并严格予以执行,全力规范和约束网络行为、净化网络信息。主流传媒要自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弘扬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以主流引领多元,遏制不雅低俗文化的传播和蔓延,为网民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网民的“网络公德”教育,要让每个网民充分认识到,通过网络向公众发表我们的声音,表面看是个人行为,却是即时地向社会上公开传播的,必须在社会现存的规范、制度、习俗、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觉增强网络道德观念和网络守法观念,养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学会自律,懂得自尊,自觉维护网络文明,为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注入内在活力。

[1]互动百科[E B/O L].http://www.hudong.com/wiki/%E 9%94%90%E 8%A F%8 D,2009-09-1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72:525.

[3]闫磊.专家学者谈网络文化建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N].光明日报,20-05-05(2).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G 112

A

02-7408(2011)01-0096-03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人文关怀与大学生和谐发展研究”(SGSY2009YB177)。

薛深(1969-),男,江苏邳州人,徐州师范大学学生处,法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网民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微博舆论中网民信息互动的扩散模式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