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体系改革:破解我国城乡一体化难题的战略选择

2011-12-25任保平

理论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城乡之间商贸双向

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商贸流通体系改革:破解我国城乡一体化难题的战略选择

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127)

大生产与小市场是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大生产与小市场矛盾的关键在于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以商贸流通体系改革破解城乡一体化的难题。要以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城乡之间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商贸流通体系向城乡之间互动融合的双向流通体系转变。目标上应该建立功能分类的城乡双向流通的城乡商贸流通模式,内容上应实现我国商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双向流通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失衡的非良性互动状态已日益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城乡市场对立和分割,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市场活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和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大生产与小市场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矛盾

要破解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难题,寻求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及其实现路径,首先必须搞清楚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矛盾。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产业问题。认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工业化发展了,城乡一体化就实现了,其实这种观点是有问题,产业发展是生产问题,生产是创造价值的,而价值的实现靠市场流通。生产发展了,生产中创造的价值实现不了,农民收入增长不了,城乡一体化也是实现不了的;有人认为是制度问题。主张从身份户籍、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公共医疗、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构建起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制度体系,城乡一体化就实现了。但是制度仅仅是一个框架,只起到一个激励和约束作用。其实,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矛盾是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当前流通渠道难以适应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突出”。[1]具体表现在:

1.生产和流通发展不协调,造成我国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重视生产轻视流通的现象,生产发展快,流通发展慢,生产和流通不协调,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突出。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农民收入增长不了。工业产品难以卖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了,工业发展的价值实现不了。城乡社会整体的收入水平提高缓慢,购买力不足,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

2.城乡市场的分割加剧了生产和流通不协调,强化了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由于市场分割,城乡间要素与商品流动受阻,造成了城乡之间购买力不平衡,进而形成了城乡二元商贸流通体系:一是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城市具有交易规模和业态形式都比农村发达得多的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农村只有小型零售店,零售店的商品主要是从城市中批发而来的,商贸流通的城乡差异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来看,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后者不及前者一半。二是要素市场分割。由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传统农业、农村非农产业、城市正规部门和城市非正规部门四元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也处于城乡分割之中,城市金融市场发达、产品数量多,金融机构完善,而农村不仅市场不完善,金融机构的数量少,并且金融机构不仅没有为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相反把在农村吸收的存款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到城市,加大了城乡金融差距。

3.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差异。一是城乡经济主体的差异。城市的经济主体是通过组织化的方式来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易的,人们通过企业组织起来,在组织状态下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而农村则是由以家庭为单位、处于分散状态的农户作为经济主体来进行生产和交易的;二是城乡居民的购买力差异。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导致了消费支出的差异。城乡消费支出的差异导致城乡购买力的差异,城乡购买力的差异又引起了城乡消费档次和城乡商贸流通的差异;三是城乡市场基础设施的差异。城乡之间不论是批发业还是零售业,基础设施差别都是非常大的。城市商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好、数量多,现代化程度高、功能完善,业态结构先进、网点布局合理,而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批发业和零售业的设施简陋,而且业态结构处于原始状态,网点少。

二、建立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体系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是城乡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把城乡商贸统筹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农村市场的关键之一在于开发农村市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城乡市场的对接和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开发农村市场、城乡市场一体化需要有完善的能促进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因此,解决大生产与小市场矛盾的关键在于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

1.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是实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流通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农村流通体系与城市流通体系的对接和融合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之间商贸流通体系的不对接,制约了城乡之间商品的流动和劳动力、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实现城乡流通体系的对接和双向流动可以实现我国城乡之间物流、信息流和商流的双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流通体系的完善将有助于生产的发展。生产是基础,消费为生产提供保障,而流通则是搭建起生产与消费的中间桥梁。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商品在城乡之间能否顺利得到销售和消费。农村流通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系统,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建立生产、加工、运销等一条龙,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价值的实现,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就必然要求以现代市场流通体系为支撑。农村流通体系作为连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其他相关产业部门、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其发达程度决定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规模和效率。没有相匹配的农村流通体系,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将会断裂。因此,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方面。

3.建立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对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不通畅,我国农产品卖难和农业生产资料买难问题严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比较低,城乡购买力严重不平衡,长期形成的工农业剪刀差难以消除。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实现质优价廉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可以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保质保量供应、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使农民能把握市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确保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有效推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

三、以商贸流通一体化破解我国城乡一体化难题的战略选择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割裂以及相对落后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已经构成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瓶颈。因此,建立城乡统筹视角下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已成为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以商贸流通一体化破解我国城乡一体化难题的必要性在于:我国市场结构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控制权已经由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流通在引导生产和消费方面的作用显现;我国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和城乡发展面临严重的市场约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重视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的流通体系建设,才能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层次。因此,必须以解决我国城乡市场分割为出发点,以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统筹为核心,以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为目标,实现城乡之间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商贸流通体系向城乡之间互动融合的双相流通体系转变,使我国商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并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国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

1.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模式。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商贸流通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功能分类的城乡双向流通的城乡商贸流通模式。[2]具体表现在:

(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达的地区,应建立“中心城市——规模城市——乡村”的城乡市场网络化商贸统筹模式。这些地区由于工业化发达,产业体系健全、产业内在联系密切,同时城市化水平高,城、镇、乡市场网络完善,适宜于建立“中心城市——规模城市——乡村”的城乡市场网络化商贸统筹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城乡市场之间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以形成一定地域的城乡市场之间网络设施完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城、镇、乡层次结构完善的市场网络系统。这一模式通过完善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衔接,加强了城乡间商贸的联系程度,通过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提高了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关联。

(2)在工业化发达而城市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采取产业带动模式。这类地区由于工业化水平高,产业基础好,适合采用产业带动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基于城乡产业间客观存在差异,加强商贸流通业与关联产业的互动,以及产业间和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的有效合作和联动,充分发挥城乡产业比较优势,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城乡的贸工农产业联动发展、商旅文一体化发展、专业市场、工业园区与物流联动发展等,实现城乡产业互利共赢。

(3)在城市化发达而工业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采取小城镇带动模式。这类地区由于近几年国家城市化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工业化相对滞后,适合采用小城镇带动模式,以数量众多、分布合理的小城镇商业为节点,形成完整、分散的城镇商业体系,将城市与农村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有机衔接起来,实现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镇为节点的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体系。

(4)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都不发达的地区,应该采取供应链空间连接模式。供应链网络系统将分布于城乡间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

2.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内容。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目标取向不是消除城乡市场差异,而是加大城乡商贸资源的统筹配置,实现城乡商贸的相互融合与双向互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不是城乡商贸流通一样化,不是农村商贸流通城市化,更不是城市商贸流通农村化,而是从战略上探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内容体系,实现我国城乡之间商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内容包括:

(1)城乡之间商流的一体化。商流是基于交换主体出于经济利益上的原因所形成的经济运动过程,是按一定方式在等价交换基础上完成交换客体在所有权上的转移。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形成了两个均衡市场,形成了城乡之间商流的分割,要实现统筹城乡商贸流通,就必须实现城乡之间商流的一体化,通过现代流通中的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构筑城乡间商流、物流及市场的双向流通系统,形成纵横交织、共生共荣、紧密联系的网络化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第一,以城乡供应链一体化促进城乡商流一体化。供应链网络连接方案强调通过现代流通中的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构筑城乡间商流、物流及市场的双向流通系统,形成网络化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城市与农村经济活动分布于供应链网络系统的不同环节中,依靠供应链连接纽带,将城乡间产供销、产加销业务活动连为一体;第二,以城乡产业链促进城乡商流一体化。基于城乡产业间客观存在差异,加强商贸流通业与关联产业的互动,以产业间和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的有效合作和联动,充分发挥城乡产业比较优势,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2)城乡之间物流的一体化。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城乡物流一体化包括:第一,城乡物流基础建设的一体化。在城乡物流总体战略规划指导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通行标准化,满足车载工具、装卸搬运工具、物品的空间需要,以便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时畅通直达,无缝衔接,以保证物流的高效率;第二,城乡物流环节的一体化。城乡对立、城乡分隔、城乡二元结构表现在物流上就是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的对立和分隔,“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间的分隔、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3]培养联盟或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纵向约束手段,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统筹安排好“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链接;[4]第三,城乡物流运输资源一体化。要统一规划干线、城市道路、乡镇公路等的网络布局,尽快形成有效联结城市与农村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乡空间形态上的一体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现有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整合、新交通运输资源的有机增加、新型运输方式的运用和推广等的统筹安排、统筹管理;第四,城乡仓储、库存一体化。城乡仓储一体化就是要把一个个的仓储孤岛构建成一个科学的能提高整个物流体系效率和效益的仓储体系。城乡仓储一体化决策追求城乡整个仓储系统和城乡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城乡全域库存的ABC分类管理、集中管理、一体化管理,城乡共享库存,可以大大降低库存量,取得库存协同效益,从战略上降低整个城乡的库存成本。

(3)城乡之间价值流的一体化。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包括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原材料到达企业,企业对其进行加工后转变为成品再交付客户的全过程,城乡之间价值流的一体化实质是城乡商贸流通业的产业价值链一体化。产业价值链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第一,产业价值链前向延伸。指某产业价值链的产出促进了其他企业进入该产业的下游环节,从而使产业价值链得到延长。譬如通过组建农工商联合企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直接开展农产品营销,将生产者和中间商的功能融合为一体。第二,产业价值链后向延伸。指某产业价值链环节的投入促进了其他企业进入该企业的上游环节,从而使产业价值链得到延长。

(4)城乡之间信息流的一体化。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传播与流动,信息流是物流过程的流动影象,分为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三个过程。城乡之间信息流的一体化包括:第一,建立覆盖城乡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促进城乡物流信息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物流信息的一体化。当前应着力整合现有农村与城市物流信息资源,改变重复建设、小而散的局面,并加强通讯网络软硬件建设,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信息平台;第二,加强城乡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通过城市农资和工业品生产企业、农产品优势产区、城乡物流配送中心与城乡零售终端等联网,运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城乡一体化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第三,加强市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建立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加强城乡之间项目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市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切实改善城乡之间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准确及时地向农村发布相关的就业、科技、教育、医疗等信息;第四,推进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构建面向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农业信息网和农商专网,促进农业信息商务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推进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把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经济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将收集到的农民的消费需求、农副产品生产信息向社会发布,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服务。

[1]张雨林.理顺流通渠道的重要环节[J].农业经济问题,1998,(4).

[2]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态势、机制与模式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0,(7).

[3]王忠伟.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内容体系的战略探讨[J].中国商贸,2009,(10).

[4]刘宝.我国物流发展的城乡“二元”形态及其破解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8,(4).

F72

A

1002-7408(2011)01-0013-03

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研究”(09ZD0029)。

任保平(1968-),男,陕西凤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转型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责任编缉:孙巍]

猜你喜欢

城乡之间商贸双向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乡之间(组诗)
用汗水浇筑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基于双向预测的图像去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