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余琐谈

2011-12-24沈飞德

世纪 2011年1期
关键词:国史编辑出版历史观

沈飞德

刊物即将编就付印,有些想法很想与读者朋友交流。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的《世纪》是新年改版的第一期。要说改版的事,由来多时,简言之是在近年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作出的决定。他们认为,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始年进行改版,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对一本创刊十几年的刊物,说改版,再改也不会改变我们一贯遵循的“积累史料、传承文化”的办刊宗旨;再改也要把十几年办刊中积累的好的东西保留下来。改版是一个优化的过程,笼统说是要提高编辑出版质量,讲得具体些就是要不断地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强化特色,凸显个性。你们很快会发现,编者正越来越将注意力聚焦1949年10月后新中国的风云岁月,而且题材面在不断拓宽,既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也把视角扩大到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当然,我们依然会有相当浓厚兴趣关注民国历史。有一点我们会始终如一地坚持:把追寻真实历史作为我们工作重要的目标,并努力展现真实历史。诚望我们数月来的努力能得到读者朋友的认可,当然也很想听到有待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近读《解放日报》记者对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俞吾金教授就“学术如何大众化”的主题作的专访。俞吾金教授说,学者在普及学术知识和观点时,其实是在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的引导。我们决不要把学术大众化单单理解为让学术走出象牙塔、把学术观点讲得通俗易懂一点,它最为重要的任务是要让一种正确的、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价值观进入大众的心灵……。我非常赞同俞吾金教授的真知灼见,他的这一观点与我们编辑出版《世纪》最终目的的思考引发共鸣。许多年来我们强调学习国史,但学习国史的最终目的显然不是仅仅在普及历史知识,诚如我们始终不渝地为读者提供真实历史一样。我们为给读者提供真实历史,是试图帮助其在了解历史真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为读者追求真实历史只是使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的途径罢了。

最后我以为,一个人是否拥有正确的历史观至关重要,培养民众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看来,我们的编辑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希望与广大读者和作者朋友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国史编辑出版历史观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研究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中国关工委138个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网络地图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研究
国史新记
铭记——山东省党史国史教育活动荟萃 前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