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年后:拐走的孩子找到了娘

2011-12-24文/建

检察风云 2011年4期
关键词:亲生父母十堰十堰市

文/建 波

20年后:拐走的孩子找到了娘

文/建 波

20年来,他们从没放弃过寻找,常常做梦,梦见孩子回家。他们一直在湖北省十堰市等着:儿子是在十堰丢的,就一定要在十堰等他回来。

20年里,他一直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感觉到自己可能有不寻常的身世后,便发愤图强,希望将来考上大学后将这个谜团解开。没想到,这一刻真的来临了!

20年间,十堰市的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最终通过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将他们和他终于连在了一起!

据警方介绍,在失踪20年以上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亲人的案例中,这在全国也是第二例,第一例的失踪时间是21年。

街头摆摊丢失幼子

1990年12月15日,这一天深深地烙在王春芳夫妇的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

王春芳和丈夫程云堂都是湖北省孝感市人,从1980年开始,夫妇俩便一直在十堰市做生意。夫妇俩在十堰市城区的五堰商业街摆地摊卖服装。由于没人带孩子,小儿子沛沛便天天跟着父母在五堰街头玩耍。

一大早,丈夫程云堂到武汉进货。王春芳早上7点钟就起床了,将大儿子送到幼儿园后,给小儿子下了半碗面条。沛沛是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孩子,见妈妈忙着收拾出摊的东西,便自己吃饭。等王春芳忙完准备出摊时,沛沛早已经站在了她的面前。

来到五堰街摆好摊后,王春芳便忙着招呼客人,沛沛便到处跑着玩。年关将近,五堰街头的生意出奇的好,王春芳只顾忙生意,没太在意小儿子。将近11点钟的时候,王春芳突然发现已经有一个多小时没见着沛沛了,王春芳心里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沛沛!沛沛!”王春芳让别人帮着看摊,沿着五堰商业街寻找,她一路走,一路问,结果大家都说没看到。“孩子可能丢了!”王春芳问遍了附近所有的人,结果让她大失所望。

下午,王春芳又发动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寻找,寻找的范围扩大到了城区的三堰、六堰和火车站、汽车站等地,但寻找了一下午,还是没有小儿子沛沛的下落。

第二天,丈夫进货回来听说后遂报警。在警方寻找的同时,夫妇俩又在火车站、汽车站、城区主干道张贴寻人启事,均一无所获。“儿子肯定是被人拐走了。”孩子丢后,王春芳整天神情恍惚,她决定背着丈夫到武当山去求神。那段时间,王春芳一家人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了,生意也无暇顾及,每天只要一听说有人捡到孩子,他们便立即赶过去,结果都是失望而归。

为了找孩子,王春芳夫妇俩的积蓄都花光了。夫妻俩只好将此事暂时放下,专心做生意,准备攒钱再找。

一晃10年过去了,孩子找到的可能越来越渺茫了,尽管如此,王春芳夫妇一直没有放弃,其间,他们还抽血检测了DNA,并将数据纳入全国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希望能有一线希望。

“我几乎每天都能梦到我小儿子,我一直认为他还活在这个世上,所以我不能走,他在十堰丢的,我一定要在十堰等他回来。”王春芳的姐妹们大多都在武汉发展,也希望她去武汉发展,但被王春芳谢绝了。

2007年春天,王春芳的父亲在央视《夕阳红》栏目中看到一个失踪孩子寻找父母的信息,孩子年龄、特征和沛沛十分相似。得知此信息后,王春芳年近7旬的父亲只身前往北京找到中央电视台,打听到这个孩子在武汉的下落后,王春芳立即赶往武汉,结果一见面,当即被否定了。“我的孩子腿上有颗痣。”这个特征,王春芳永远不会忘记,而那个孩子没有。

寻找亲生父母成学习动力

在另一头,失去亲生父母的儿子一直在他记忆深处埋藏一块痛,寻找亲生父母的愿望也一天比一天强烈。

冯晓兵生活的地方是河南省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冯晓兵是家里的老二,他还有一个姐,比他大9岁。父母对他很好,从来不轻易打骂他,平时,只要他开口要什么,父母都会尽量满足他,尽管如此,冯晓兵总是觉得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到他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后才明白,那是一种无法跨越的亲情。

上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对他说:“你是买来的,不是亲生的。”听了这话,冯晓兵表现得出奇的平静,但却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于是,他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但这种怀疑他并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而是把它转化成平时学习中的一种动力,“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有能力了,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在这种动力下,冯晓兵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一跃成为班上的前几名,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某大学。

进入大学后,冯晓兵开始接触到网络,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让冯晓兵感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能否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呢?冯晓兵开始从网上寻找各种信息。2010年7月的一天,他偶然打开了一个叫“宝贝回家”的网站,发现可以通过该网站寻亲,而且上面已经有一些成功的范例。

于是,他将自己的年龄以及腿上有痣等特征输入网络后,果真有一个和他的特征十分相似的家庭在寻找失散20多年的儿子,这个家庭就在洛阳。联系上这个家庭后,冯晓兵赶过去做了一个简单的血型对比,结果发现对方的血型是O型血,而自己是A型血,血型不符,被否定了。

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就在“宝贝回家”这个网站,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告诉冯晓兵,可以找到公安机关,通过DNA验血,将检验结果输入数据库的办法,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9月份,在冯晓兵老家警方的帮助下,他抽取了血样,并将DNA检测结果输入了全国失踪儿童DNA数据库,然后,他返回学校,等待着结果。

公安厅特批3万元比对DNA

再说十堰市的警方在1990年12月16日接到程云堂夫妇俩的报警后,便立即组织警力寻找程沛沛,并在十堰电视台发布寻人启事,在火车站、汽车站、城区主要街道张贴寻人启事,均没发现线索查找到程沛沛的下落。

2000年4月,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刑警大队对程沛沛的父亲程云堂、母亲王春芳进行采集血样送交湖北省公安厅做DNA测序,并将程沛沛及父母基本情况和DNA测序结果录入全国被拐卖和失踪儿童信息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对。

与此同时,随着公安部打拐办工作的深入,一大批被拐卖的儿童陆续被解救,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而就在2010年,公安部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活动时,公安部打拐办在互联网“宝贝回家”网站发现,河南省某学校大三学生冯晓兵在该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寻找亲生父母的启事。

这则启事引起了公安部打拐办的重视,立即指示河南省公安厅对冯晓兵采集血样,河南省公安厅找到冯晓兵后,冯晓兵也正有此想法,河南省公安厅便委托冯晓兵老家的警方对其血样进行采集,并进行DNA测序后加入公安部失踪儿童数据库,与库中失踪父母的DNA进行盲比。

2010年9月,通过盲比,警方发现冯晓兵的D N A与十堰市程云堂、王春芳夫妇的D N A测序9个位点比中,为进一步确认,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十堰市公安局决定再次对程云堂、王春芳夫妇采集血样,进行18个位点比对,均与冯晓兵DNA测序一致。

按照公安部的规定,要认定双方有血缘关系,DNA测序当中,必须有20个位点进行比对,方能确认。因条件有限,十堰市公安局不能做这个项目的测试,民警连夜将程云堂、王春芳夫妇的血样送到湖北省公安厅进行测序对比。而让十堰市警方没想到的是,由于这是全省首例个案,湖北省公安厅也没有这样的试剂,无奈之下,省公安厅特批了3万元费用,从外地买回试剂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冯晓兵和程云堂夫妇的DNA测序完全一致,达到了公安部确认的标准,完全可以证明23岁的冯晓兵就是程云堂夫妇失踪了20年的小儿子程沛沛。

泪水汇集重逢时刻

2010年11月11日,茅箭区警方决定派茅箭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刘光远和民警朱彦卿一起远赴河南洛阳寻找冯晓兵。

11月12日中午,在洛阳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十堰市警方找到了正在上课的大三学生冯晓兵。经过民警现场确认后认定,冯晓兵就是程云堂夫妇失踪20年的小儿子程沛沛。

得到确认后,冯晓兵有些激动,但很快就显得十分镇定,他说:“才开始的时候我也不太相信,心想我不会那么幸运就轻易找到父母了,没想到还真成了现实……”民警将程云堂夫妇也寻找他20年的情况告诉冯晓兵后,他表示也想尽快到十堰见到亲生父母。考虑到冯晓兵第二天下午还有结业考试,警方决定等冯晓兵考试结束后即带他来十堰与亲生父母相见。

14日下午3时许,警方带着冯晓兵从洛阳出发,一路上,他一直有说有笑,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晚上8时零5分,载着冯晓兵的车辆缓缓驶入茅箭区公安分局的院子。在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4楼办公室,程云堂、王春芳以及闻讯赶来的亲戚十余人和市公安局、茅箭区公安分局的领导一起静静地等待着……

8时零7分,冯晓兵在走上茅箭区分局的楼梯时,步伐开始加快,但走到4楼楼梯口时,停了大约有5秒钟后走进会议室。“孩子啊!你终于回来了,我们等你等了整整20年啊!”冯晓兵一进会议室的门,坐在靠门口的母亲王春芳顿时泪流满面,猛地站起来,快步跑过去,一把将儿子抱在怀里,“孩子,你受苦了,是妈妈没有看好你,把你弄丢了……”冯晓兵和父母亲都眼泪汪汪。

“看他是不是左腿上有颗痣?”亲戚的提醒让王春芳从激动中回过神来。冯晓兵卷起裤管,腿上的那颗黑痣十分显眼。“没错,他就是我儿子。”

虽然冯晓兵与亲生父母相认,但留给冯晓兵的另一个难题却是如何面对他的养父母。20年来,养父母对他关怀备至,竭尽全力供养他上学,家里还有一位86岁的奶奶,祖孙俩感情非常深。

不过,他最不想让奶奶知道,因为一旦奶奶知道,她肯定会受不了,他不希望奶奶因此悲伤地度过晚年,所以,他一再请求媒体记者不要用他的真名。他也希望那些还在寻找失散儿童以及寻找亲生父母的人们,能够通过他和他的父母寻亲的经历,提供一起可供参考的途径,找到他们的亲人。■

(文中冯晓兵系化名。)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

猜你喜欢

亲生父母十堰十堰市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锲而不舍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养母主动为29岁女儿寻亲生父母:害怕她无依靠
喜迎五十华诞 谱写发展新篇 蓬勃发展中的十堰市太和医院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