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海南大于海南

2011-12-23本刊评论员

今日海南 2011年5期
关键词:博鳌海南总书记

□本刊评论员

让海南大于海南

□本刊评论员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分别在海南落下帷幕,正在建设中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再次演绎“奇迹”和“故事”,特别又一次迎来了胡锦涛总书记对海南的考察。如此,不仅放大了“海南符号”,而且拓宽了海南视野,提升了海南境界,引领着“让海南大于海南”而与世界走得更近的发展谋划。

如何“让海南大于海南”,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提出的“包容性发展”这个主题是个方向标。作为论坛所在地的海南,应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思维率先破题和实践。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博鳌亚洲论坛是加强国际合作的平台,而海南最需要也最缺乏的是合纵连横、合作共赢的远谋。其次,我们要学习论坛的合作精神,一方面加强与省外国外的深度合作,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智慧,以“一体化”意识上的“海南胸怀”,实现包容性增长、可持续性发展和海南繁荣的社会共享,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新路子。另一方面加强省内各市县之间的合作,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工作,规避区域内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分工链条中的低端和短腿,以及海南统一市场面临的重重障碍而造成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如何“让海南大于海南”,增强战略能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依托论坛智库,吸收论坛成果。特别要善于总结论坛成立十年来海南从服务论坛、参与论坛到融入论坛“三级跳”的经验和启发,看到论坛给海南带来的变化已不是简单意义上拉动GDP增长叠加,也不是仅仅拉动海南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豪迈崛起”,而是从更深的思想精神层面逐渐提升海南的气质与品质,状态和质感,并以外来的驱动促使海南自觉内变,由内变到外变而实现整体提升。同时还要看到,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对自身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外界对海南的承认也需要一个过程,关键看我们贯彻实施战略的能力,成败看我们作为建树的魄力。这就考验我们的科学谋划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否真正强起来、高起来,我们的政策设计是否精准而没有“梗阻”和“误伤”,我们的判断力和执行力是否远离浮表、浅层而看得更深更远。

增强战略能力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海南大于海南”不是被动期待和消极应对,而是抓住机遇,集中智慧,科学策论,并付诸撒豆成兵、长风振林的埋头苦干。譬如,随着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全球传播和营销,国际旅游岛建设如火如荼,海南的名气和人气,美誉度和影响力已成“形象旗帜”。在此当口,我们一方面要乘势谋局,放大效应,广泛吸纳资本和人才;一方面更需冷静、理性和反思:我们的知识和能力适应了吗?我们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吗?我们的规划理念和战略思路开阔完善了吗?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适时作出积极而胸怀远大的调整。真正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在旅游方面起着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实现“让海南大于海南”的美好愿景。

站定片刻,环顾一下,我们深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一年多来取得骄人的阶段性成果而欣慰: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已获批准,核心政策取得重大突破,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城市文明和魅力明显提升,服务好游客、保护好环境在海南已形成强烈共识。更催人奋进的是,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和策励:“希望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努力实现海南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至此,总书记已是三年两次来海南参加重要国事活动并考察指导工作,表明中央对海南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让我们全力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朝着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的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博鳌海南总书记
“博鳌方案”,答时代之问
怀念海南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博鳌牵手青岛论健康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海南杂忆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
习总书记“下团组”
海南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