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优势 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大理州核桃产业化进程

2011-12-09大理州林业局

云南林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理州全州核桃

□大理州林业局

大理州是云南省的主要林区之一,全州林业用地面积3059万亩,有林地面积2417万亩,森林覆盖率58.21%。2010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45亿元,其中核桃产业产值达40.7亿元,占全州林业总产值的90.4%。

“十一五”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林业改革发展和政策扶持力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中低产林改造的深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仅2006、2007、2008三年全州就新种植核桃基地217万亩,相当于1998年时的3.6倍。据统计,2010年底全州核桃基地面积累计达823万亩,种植范围覆盖了全州12县(市)、110个乡(镇)的109个乡(镇)、1123个村(社区)的917个行政村和50%以上的农户,农民人均已达2.7亩。

大理州核桃基地的迅速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核桃加工业的发展。以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洱源洱宝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核桃精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核桃乳、核桃粉、核桃胶囊、琥珀核桃、核桃精炼油等系列产品;全州有核桃仁粗加工户1000多户,其中加工量在1000吨以上的有14户,500~1000吨的22户,50~500吨的500多户,仅永平县博南镇、漾濞县苍山西镇、巍山县永建镇、祥云县刘厂镇、宾川县拉乌乡、南涧县公郎镇6个核桃加工交易市场,每年加工交易的核桃就达5万多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市和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部分还销往欧洲,已成为滇西主要的核桃产品加工集散地。

随着核桃面积的逐年扩大和挂果面积的逐年增加,核桃带来的经济效益正日益体现,已成为广大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增收的主要途径。2010年全州核桃挂果面积246.5万亩,产量12.41万吨,产值突破了4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32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全州核桃种植户中,收入1~5万元的农户有22405户,5万元以上的有2274户。经统计,全州共有核桃苗圃基地345个,育苗面积达3786亩,每年出苗近3000万株。核桃产业已成为了大理州覆盖面最广、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大的惠民产业。2010年8月,大理州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核桃第一州(市)”荣誉称号。

核桃是大理州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推进核桃产业化进程中,大理州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把核桃作为广大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来培植,有力地促进了全州核桃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为加强领导,全面推进核桃产业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把核桃产业的发展列入了各级领导政绩考核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考核内容,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四级联动,强势推进的领导格局。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大理州全州12县(市)均被列为全省核桃基地建设重点县,大理州委、州政府先后组织多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林地资源的系统分析、反复论证,提出了到2012年建成1000万亩核桃基地的奋斗目标,并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专项调查和编制完成了《大理白族自治州(2008~2012年)1000万亩核桃产业规划》,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加大投入,严格奖惩

“十一五”期间,为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核桃产业大突破,大理州委、州政府出台了《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关于建设2000万亩林产业基地的意见》,把核桃产业列为林业发展重点扶持项目,每年由州财政专项安排400~600万元,对核桃基地建设、种苗、无烟烘烤、有害生物防控、幼林抚育、科技支撑以及龙头加工企业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县(市)财政也安排专项资金对核桃产业进行扶持。同时,为了确保100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还建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每年专门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在此基础上严格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四、强化科技,提质增效

一是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和引种试验示范,不断拓展核桃种植空间。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大理州林业科技人员的努力,在原有传统优良品种漾濞泡核桃、拉乌核桃的基础上,新选育了“漾江1号”、“漾杂1、2、3号”优良核桃品种,成功引进了“云南薄壳山核桃”和“新疆核桃”品种,特别是云南薄壳山核桃和新疆核桃品种的成功引进,拓展了核桃种植的区域和空间。二是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科学总结出了“八个一”核桃种植技术(即一块适宜地、一个标准塘、一担有机肥、一株合格苗、一担定根水、一块地膜、一个防护笼、一圈绿肥),极大地提高了核桃基地建设成效。三是努力提高核桃种植科技含量,州、县(市)、乡、村各级广泛开展核桃实用技术培训,州林业局专项培训了200余人的农民核桃育苗、嫁接、种植管理乡土人才,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典型引路,大力开展核桃基地种植、幼林抚育、无烟烘烤、有害生物防治等示范工作,积极推广“果-粮-烟、果-饲-畜、果-禽-药”等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不断提高林农种植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建设标准,打造品牌

大理州是云南省的主要核桃产区,也是加工、流通的大市场,做优做强核桃品牌意义非常重大。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贸易壁垒,加速核桃标准化体系建设,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大理核桃原产地地理标识”、“出口基地备案申报”和“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已完成宾川县拉乌乡3万亩核桃基地备案工作,《大理州优质泡核桃生产技术规范》也以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大理核桃原产地地理标识也正在申报中。

六、加强引导,凝聚力量

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党员示范带动,企业广泛参与,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参与核桃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州核桃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是择优扶强龙头企业。“十一五”期间,全州累计发放林业贴息贷款15349万元,年贴息460万元。全州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29家,涌现了怀宝、涵轩、洱宝等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林产业建设。二是党员示范带动。根据“五个好”、“五带头”的要求,全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通过成立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户通过行业协会、联户联组经营等方式,走上了一条“在林地上分、在管护上合,在种植上分、在经营上合,在管理上分、在服务上合”的新型合作化道路。全州共成立林产业协会126个,林农专业合作社101个,有力地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三是不断扩大大理州核桃知名度。为充分挖掘漾濞核桃的品牌效应,州委、州政府决定从2008起每年举办“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通过举办核桃文化宣传、经贸活动签约、核桃科技论坛、森林生态旅游等系列活动,打造了漾濞核桃知名品牌,提升了产业水平,推动了特色生态旅游。

“十二五”期间,大理州核桃产业发展将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契机,以中低产林改造为抓手,以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做大基地、做优品牌、做强龙头企业,建成1000万亩核桃基地,产量达45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2000元以上,力争把大理州建成全国最大的泡核桃产销基地,巩固大理州核桃产业在全国排头兵和领跑者的地位,实现兴林富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大理州全州核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黄龙核桃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核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