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应用

2011-12-09王小琴邹新蓉王长江

医药导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米特尿蛋白皮质激素

王小琴,邹新蓉,王长江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武汉43006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自1968年由法国学者Berger和Hinglais描述该病并确认,故又称为Berger病。有15%~40%的成年人和儿童IgA肾病患者将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1]。新型免疫抑制药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目前已逐步应用到IgAN的治疗中。LE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药,其活性代谢物A771726(即M1)在较低治疗浓度下能可逆性抑制嘧啶合成途径的限速酶——二氢乳酸脱氢酶(dihydro-orotic acid dehydrogenase,DHODH),使淋巴细胞不能合成足够量的嘧啶,从而无法满足DNA合成的需要。近年来,有学者将LEF应用于IgAN的治疗,其疗效评价并不一致,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故将此方面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 单用LEF治疗IgAN应用LEF治疗IgAN的文献最早发表在2004年《中华肾脏病杂志》,由张爱平等[2]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将64例患者按照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LEF组在第3,6个月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LOU等[3]报道了LEF治疗IgAN的随机对照试验。60例IgAN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2.1%,总有效率72.4%。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减少(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均较小。

1.2 LE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N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是LE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N。张杰等[4]报道LEF治疗分别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非肾病综合征的IgAN的临床研究,2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N患者,12例给予LE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10例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清蛋白,稳定血肌酐(P<0.01),而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F组出现白细胞降低、腹泻、脱发各1例,肝转氨酶升高、胃肠道不适各3例。环磷酰胺组不良反应较LEF组多(P<0.01)。将非肾病综合征的34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17例,分别给予LEF0.8~1 mg·kg-1·d-1或雷公藤60 mg·d-1,结果显示LEF的疗效优于雷公藤(P<0.01)。将所有使用LEF的患者和未使用LEF的患者的疗效比较显示,LEF治疗者总有效率82.76%,未用LEF治疗患者总有效率81.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傅鹏等[5]做了一项开放的随机对照试验,入组标准为符合原发性IgAN的诊断标准,3个月前均经肾穿刺明确病理诊断,且24 h尿蛋白定量≥1 g,伴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29~60 mL·min-1)。治疗组给予LEF 50 mg·d-1,连续3 d,以后20 mg·d-1维持,同时口服泼尼松30 mg·d-1,逐渐减量,疗程12个月。对照组口服泼尼松,首剂量按1 mg·kg-1·d-1,逐渐减量,疗程12个月。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开始减少,随着时间延长,尿蛋白量自第9个月起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间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肌酐清除率由治疗前(47.8±12.0)mL·min-1下降至12个月的(37.2±13.8)mL·min-1,对照组由治疗前(46.7±8.5)mL·min-1下降至(31.8±13.7)mL·min-1。

王凉等[6]将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IgAN、尿蛋白≥1.0 g·d-1、有肾功能减退但血肌酐<355 μmol·L-1患者3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该研究为开放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口服LEF(50 mg·d-1,3 d后改为20 mg·d-1)联合泼尼松0.5 mg·kg-1·d-1;对照组单用泼尼松0.8~1.0 mg·kg-1·d-1,8~12周后规律减量至5~10 mg口服维持。两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时,两组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治疗组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血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例,轻微恶心1例。

吴艳英等[7]将肾活检确诊为IgAN患者,按Lee分级标准Ⅲ~Ⅳ级、尿蛋白在1~3 g·(24 h)-1、全部有血尿、肾功能正常或血肌酐<130 μmol·L-1、血清蛋白(32.66±7.0)g·L-1患者64例,按照1∶1分为LEF+糖皮质激素组(LEF组)与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激素组)各32例。LEF组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降低24 h尿蛋白,但是LEF组比激素组出现早,且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IgA方面,激素组开始见效的时间明显晚于LEF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EF组有3例患者接受重复肾活检,病理改变明显减轻。LEF组有1例白细胞减少,3例轻度胃肠道反应。

荣乐等[8]用E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以控制的IgAN。13例IgAN用LEF和激素治疗6个月,LEF明显改善尿蛋白,提高血清蛋白,但血肌酐没有明显改变,且只有轻度的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张欣洲等[9]发表了一项多中心的对照研究,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泼尼松或LEF治疗。第4周糖皮质激素组总有效率为66.7%,LEF组总有效率28.6%(P<0.05);第12周,糖皮质激素组总有效率65.2%,LEF组总有效率50%(P>0.05)。在24 h尿蛋白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两组血清清蛋白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

刘晓渭等[10]前瞻性地研究了LEF与酶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N的随机对照试验。40例患者分为LEF组和MMF组各20例。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下降,血清蛋白显著升高(P<0.05)。两组总有效分别为12,13例;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均显著下降,补体C3、C4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以上LEF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N资料,LEF可以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而且不良反应均较糖皮质激素轻,为IgAN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只有傅鹏[5]、王凉等[6]明确提到了是开放试验,其余的均未交代盲法的描述。

还有些小样本的非对照研究[11-13],均显示LE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N可以降低24 h尿蛋白,提高血浆清蛋白,不良反应主要是转氨酶升高,轻度腹泻。

1.2 LEF联合中药治疗IgAN有两篇文献报道了中药联合LEF治疗IgAN的临床研究。夏瑗瑜等[14]将90例尿检异常型IgAN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肾炎康复片联合LEF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LEF,观察时间均为12个月。治疗组在治疗第3个月时即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尿红细胞计数与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随着疗程的延长,治疗组患者尿检进一步改善。而对照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尿RBC计数、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治疗12个月后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同期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3例(6.6%)。吕伟等[15]将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IgAN、临床表现符合隐匿性肾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3例,分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谊肾Ⅱ号加LEF(治疗组)及LEF加双嘧达莫(对照组)治疗。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57.73%,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从这两项研究来看,中药联合LEF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2 实验研究

IgAN主要是以多聚体IgA(pIgA)在肾小球沉积为特征,IgA沉积常在移植肾脏中再次出现,表明了发病机制就在于IgA免疫系统导致了pIgA分子在循环系统中出现和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16]。FEEHALLY等描述了在IgAN患者的骨髓中γδT细胞表达Vγ3和Vδ3的缺乏[17]。但是有更好的证据表明,骨髓可能是沉积pIgA的来源,当黏膜pIgA减少,外周血中pIgA在增加。由于IgA肾病时IgA不能很好糖化而导致IgA不易被肝脏清除,沉积在肾脏[18]。刘晓渭等[10]的报道显示了LEF可以降低血中IgA的含量。CHAN等[19]发现IgA沉积后MC释放TNF-α激活肾小管细胞,球管信息交流,TNF-α加剧MC增生,促进细胞因子(如IL-15、IL-1、PAF等)的释放和活性氧的产生,诱发和加重蛋白尿,促进肾小球硬化[20]。IHM等[21]发现IgA可以直接激活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MCP-1,IL-6和TGF-β。TGF-β1可以在IgAN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检测到,尿蛋白的水平是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TGF表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2]。汤颖等[23]在IgAN小鼠模型发现LEF能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的沉积,减轻系膜基质的增生和炎症反应,能阻止TGF-β1、MCP-1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和保护肾功能。

3 总结与展望

上述的临床研究中,11个不同的研究共纳入了546例患者,有两个是单用LEF,其余则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有两篇是与雷公藤进行对照,疗效均优于雷公藤。有一篇与MMF对照,疗效不优于MMF。有一篇与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对照,没有表现出疗效的差异性。有一篇与糖皮质激素对照,没有表现出差异,但是有一篇LE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在疗效上显示出差异性。有两篇使用了中药联合LEF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均显示了比单独的LEF使用有更好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总体上说,LEF治疗IgAN的疗效与其他的疗法相比,尽管在疗效上差异并不明显,且起效较慢,但是鉴于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LEF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LEF的剂量使用以50 mg×3 d居多,维持量以20 mg·d-1为主。观察时间多为6个月,最多为12个月,但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以明确LEF的最佳疗程、最佳累计剂量及疗效等。

在不良反应方面,LEF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较长(约2周),即使在停药后,也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不良反应的消除时间也相应延长,如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肝肾损害、生殖系统均有报道[24]。

目前LEF治疗IgAN的相关临床研究均系我国学者的报道,国外学者还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所有文献的证据水平均不高,以B级居多,缺乏A级的临床证据,没有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从检索的文献来看,有几点不足之处:①所有文献的样本数量比较小;②有的未交代使用的是盲法,还是开放试验;③没有进行随访观察,对远期疗效的结果尚不明确;④所有纳入的文献仅仅叙述了采用随机分组,没有提到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配的隐藏等信息,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学者发表论文时重视程度不够的一面。

临床初步证实,LEF治疗IgAN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相对经济的方法,但是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多中心、标准统一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明确疗效,尤其是对肾脏病理改变的作用,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从而为LEF治疗IgAN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理论依据。

[1]郑法雷,章友康,陈香美,等.肾脏病临床与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4-55.

[2]张爱平,张磊,王艳侠,等.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64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3):176-177.

[3]LOU T,WANG C,CHEN Z,et al.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lefluno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J].Nephrology(Carlton),2006,11(1):113-116.

[4]张杰,何俊,李正良,等.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628-630.

[5]傅鹏,于光,许静.来氟米特联合激素延缓进展型IgA肾病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1):731-733.

[6]王凉,孙铸兴.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进展性IgA肾病疗效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4):677-679.

[7]吴艳英,杨柏新,刘飞,等.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64例[J].武警医学,2006,17(6):454-455:封底.

[8]荣乐,刘郑荣.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临床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6):893-894.

[9]张欣洲,何永成,罗琼,等.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2):110-112.

[10]刘晓渭,王汉民,陈威,等.来氟米特与霉酚酸酯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78-1379.

[11]李雄根,贺晓蕾,沈倍义,等.来氟米特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的IgA肾病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5,11(6):501-502.

[12]任东升,崔冰.来氟米特在重症难治性IgA肾病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07,20(1):48.

[13]崔冰,张靖华,洪敏,等.来氟米特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28(5):58.

[14]夏瑗瑜,李相友,张野.肾炎康复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尿检异常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9):802-804.

[15]吕伟,刘明日,钟百灵.谊肾Ⅱ号加来氟米特治疗隐匿性肾炎型IgA肾病的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5):334-335.

[16]Planning Committee of the North American IgA Nephropathy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J].BMC Nephrology,2004,5:3.

[17]BUCK K S,FOSTER E M,WATSON D,et al.Expression of T cell receptor variable region families by bone marrow γδ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J].Clin Exp Immuno,2002,127(4):527-532.

[18]叶任高,杨念生,郑智华.肾病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0.

[19]CHAN L Y,LEUNG J C,TSANG A W,et al.Activation of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bymesangial-derived TNF-alpha: glomerulotubular communication in IgA nephropathy[J].Kidney Int,2005,67(2):602-612.

[20]KOUKOURITAKI S B,VARDAKI E A,PAPAKONSTANTI E A.TNF-alpha induces actin cytoskeleton reorganization in glomerular epithelial cells involving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paxillin and focaladhesion kinase[J].MolMed,1999,5(6):382-392.

[21]IHM C G,JEONG K W,LEE S H,et al.Effects of therapeutic agents on the inflammatory and fibrogenic factors in IgA nephropathy[J].Nephrology(Carlton),2007,12(Suppl 3):25-26.

[22]NONAKA T S,FUJITA T,TAKAHASHI T,et al.TGF-beta1 and CTGF mRNAs are correlated with urinary protein level in IgA nephropathy[J].J Nephrol,2008,21(1):53-63.

[23]汤颖,娄探奇,王成,等.来氟米特对IgA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5):283-285.

[24]王志宏,傅得兴,封宇飞.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3):496-498.

猜你喜欢

米特尿蛋白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化及发展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米特与地图精灵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糖皮质激素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土耳其地下城保卫战
↓未来交通——斯拉米特(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