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请学生当先生”在新时期体育课中的运用

2011-12-08杨光芝

体育师友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班级内容

□ 杨光芝

“请学生当先生”的教学形式在我国传统教学中很早就有,如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既有八岁的老师,也有八旬的学生”等古训。教育家陶行知曾认为: “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可见,学生和老师互为 “先生”,在传统教学中已经得到充分肯定。目前,在以树立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时期体育课,更应该采用 “请学生当先生”。

一、“请学生当先生”现实原因

首先,教师独唱主角的体育课已经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超过教师。随着近几年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许多健身价值高、娱乐性强或是在特殊情况下能获得生存条件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技术迅速崛起,如健美运动、现代舞运动、心理拓展训练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是教师过去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也有的是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项目。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学习新动作的能力会有所下降,况且体育本身就是一项年轻人占优势的的项目,某些学生对新事物的感知会迅速超过老师。另一方面,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老师广。学生人数多,活动范围大,他们除了通过大众媒体了解当前体育的发展动向外,还能从街道社区等众多场合获得有关的体育知识。综上所述,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教师在体育课中绝对权威的地位有所动摇, “能者为师”是新时期体育课发展的必然。

其次, “请学生当先生”, 符合现代体育课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请学生当先生”正能体现上述精神,它不仅有利于体育课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大大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其优势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涉猎便是最突出的表现。在实施 “请学生当先生”的过程中,教师把主动权让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探求知识、发挥想象的空间。为了做好 “先生”,学生必须广泛搜集资料,寻找那些既能引起大家兴趣,又有一定新意的内容。比如同学们可以借鉴电视、VCD等有关的影像资料;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以获得有益的知识;还可以留意别人正在锻炼的项目,对现有的锻炼项目加工、合成而创造出新的内容等。当好 “先生”的目标,促使学生不得不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更广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 “请学生做先生”的另一优势表现。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中的高层次需要,使同学们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而且朝夕相处的同伴做 “先生”,容易激起其他同学尝试的欲望,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总之, “请学生当先生”在体育课中是一种体育学习实践活动,它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大力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平台,使体育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创性不断生成的过程。当然, “请学生当先生”同其他的教学方法一样,存在着自身固有的局限性[1],并不是所有的体育课都可以运用,它有适合自己的时间和空间[2]。在教学中,多数实践者认为:

二、“请学生当先生”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1、选择合适的班级是“请学生当先生”成功运用的先决条件

不同的班级运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从 “先生”的角度来讲, “请学生当先生”在入学时间较长的高年级运用比较适合,因为高年级同学的动作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都相对低年级强些,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也恰当一些。而低年级的同学,特别是新学期开始的新班级,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指挥能力等还没有大致了解,在指导 “先生”方面不好把握,因此这样的班级最好不用。从学生方面来讲,学校中的 “好班”运用此教法效果最佳,这里的 “好班”主要是指成绩好,学风浓,班风正的班级。通常来讲,这种班级的学生雷厉风行,遵守纪律,有利于组织教学。可以这样讲,未来的班级比过去的班级适合运用。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运用于主动性较强的班集体比被动型的班集体相对更适合。

2、选择合适的内容是 “请学生当先生”成功运用的基础

教材的内容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这种教学方式,体育教学中有两类内容最适合运用。其一是简单枯燥的内容。例如:队列队形、徒手操等,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反复学习多次,动作虽然简单,在体育课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内容采用本教学方法,不仅 “先生”容易把握主教材,而且能降低其他学生因多次练习而产生的烦躁情绪,教师完全可以放手。其二是较复杂的难以记忆的内容。如健美操、太极拳等,单个内容并不是很难,但学生们往往是学了后边的就忘记了前面,需要多次的重复记忆才能完成。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强化学生记忆的目标,促进学生课外多练习。实践证明,上述内容运用 “请学生当先生”比传统教学受学生欢迎,特别是不同的 “先生” 执教,容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淡化老生常谈的不良刺激。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课中学生不熟悉且动作复杂的教材是不适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因为这类教材需要 “先生”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解读、练习示范,耗费时间太多。在讲授时也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流于表面。更何况体育学习大部分是以身体实践为主的,有些动作不是仅靠看和理解就能行,它是有标准技巧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新授课尤其不适合学生来教。

3、选择合适的时间是 “请学生当先生”成功运用的重要保证

实践过程中凸现出来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充当 “先生”时与老师素质的巨大差距, “先生”教学经验少,组织教学的时间一般相对较长,影响其他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所以,笔者认为, “请学生当先生”,不一定非要运用于整堂课,可以分阶段进行,最好在课的准备部分或者课的后半部分运用,一般来讲,这两部分的复习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便于发挥本教法的优点。

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让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可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角色。 [3] “请学生当先生”,师生转换了角色,学生在当 “先生”的过程中,从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等各方面都要做适当地考虑和安排。在整个精心准备过程中,他们能体会到做老师的辛苦,这使得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能理解和体谅老师的艰辛,从而积极配合老师的行动,融洽师生关系,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1]王军威.试行 “请学生当先生”教学法的体会 [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 (01):81-82

[2]戴岚.高职校 “学生当老师”教学方式初探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 (05):64-65

[3]李清朋.让学生当老师 [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496-497

猜你喜欢

体育课班级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体育课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主要内容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