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低年级跳绳学练新策略

2011-12-07周峰

体育师友 2011年3期
关键词:长绳学练双脚

□周峰

中学低年级跳绳学练新策略

□周峰

跳绳集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既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常用手段,更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通过练习可以促进上下肢肌肉、韧带、关节的机能发展,对提高弹跳力、灵敏、协调能力有显著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跳绳活动的独特魅力,以新颖的方法、灵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跳绳活动,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全面、深入地进行学习与探讨。

一、精选内容

跳绳教学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根据学生、学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最适合小学生的跳绳内容,进行教、学、练。既可以从单人跳、双人跳过渡到多人跳、接力跳,再到花式跳;也可从单绳过渡到双绳、多绳;既可先跳短绳再进行跳长绳教学;也可先双脚跳,后进行单脚跳,再进行单、双脚交换跳。

二、形式灵活

学生跳绳学练形式主要有单一型跳绳(如跳长绳、跳短绳、单人跳、集体跳等)和组合型跳绳(如长短结合、单双结合、跑跳结合等)。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通过新颖的方法、多样的手段,灵活的学练形式,来提高跳绳学练的趣味性、针对性,不断提升跳绳学练的效果。

1.长短结合

跳绳教学初期可先进行短绳跳,让学生掌握跳绳基本节奏和动作要领;后进行“8”字跳长绳,掌握跳长绳的进出方法、基本技术;再进行长带短的二绳、三绳的绳中绳练习,如二绳绳中绳,两人摇绳,一学生手持短绳,当长绳转至高点时,跳入长绳内,顺着长绳的同一方向摇动,再等长绳转到高点时,迅速收绳跳出绳外。

2.快慢结合

跳绳教学的初期,不管是何种跳绳形式,都应从慢跳开始,随着学生熟练程度,逐步提高摆绳、跳绳的速度。通过跳绳节奏的变化来调控跳绳的量与强度,提升跳绳学练的趣味性。

3.单双结合

跳绳教学宜从跳单绳开始,待学生掌握了跳绳基本要领后,再分层进行不同形式的双绳教学、多绳跳教学和单脚跳与双脚跳组合练习,既增加跳的多样性,又增强跳的趣味性。

4.难易结合

跳绳教学应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规律,先进行难度较小、动作相对较简单的动作,再进行难度较高或高一层次的动作或跳绳组合的学练活动,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能力、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过程。如跳绳接力可以设计成先单人往返接力跳绳;再设计成两人并列摇绳跳绳接力。最后设计成接力搬运赛。每队进行单人、双人、三人、四人跳等搬运式接力赛。

5.内外结合

跳绳学练应把绳内与绳外、组内与组外、班内与班外、课内与课外充分结合起来,围绕跳绳的趣味性进行科学设计,使跳绳与其他形式的身体活动整合,为学生创设欢乐愉悦的活动氛围。

6.赛练结合

跳绳活动也需要相对过硬的心理素质,教师平时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组织学生展示赛、挑战赛、小组赛、班班赛、学校赛等寓练于赛、寓赛于练、赛练结合,提高学练的趣味性。

7.跑跳结合

单调的跳绳内容会使学生学练的热情渐退,因此,跳绳练习应与跑的练习搭配在一起进行。可把跳绳摆放成不同的图形,如平行线、十字、圆圈、五星、花瓣状、三角形、多边形等,既可进行单人跳绳形式,也可进行多人跳绳的形式进行练习,还可以把两种形式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三、培训扎实

1.抓协调

跳绳不仅讲究上肢和下肢动作的协调,还讲究速度的控制和体力的分配。“双脚式”跳绳,不仅起动慢,速度难以加快,而且由于双脚着地的面积大,身体震动也大,耗体力,不到一分钟时间就会感觉气喘吃力,难以坚持。如能掌握“走步式”跳绳技术,则可以克服“双脚跳”中的不利因素。教学实践中有少数学生的协调性较差,一些不会跳绳的学生,在多次跳绳失败的情况下会出现逃避现象。因此,对不会跳绳、或跳得不好的学生进行重点突破。教师应多鼓励他们,培养他们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主动关心、关照他们,把他们集中起来辅导,反复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相互观看、相互学习,看谁先学会,利用身边同学成功的例子现身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为学生快速学会跳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巧分层

通过练习观察可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优秀级——跳绳动作熟练,节奏感强,约占30%;良好级——基本会跳,偶有垫跳,节奏感较好,约占50%;较差级——只能跳一个或不会跳,约占20%。根据学练需要进行分组、分层、分别要求。如弱弱组合(跳得差或不会跳的学生一组,要求摆绳、跳绳要稍慢点,等到熟练了以后再稍微加快速度,教师要重点加强辅导)。如内外组合(几个外向的学生搭配几个内向的学生,起到互补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强强组合(跳得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拓展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可进行双绳或者多绳的花式跳,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强弱搭配(跳得较差与跳得较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在集体跳绳或比赛中运用,营造相互鼓励、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

3.合节奏

节奏感对跳绳教学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可采用口令、手势、打拍子等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应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摇绳、跳跃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自己持绳,甩过头顶落地后停顿一拍,然后双脚轻跳过绳,同时双手将绳后拉。能熟练跳过一个后,连着跳两个,然后逐个增加。这种方法针对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效果较好。如10秒、20秒的短时间定时连续跳绳训练;30次、50次的定量连续跳训练;10秒25次、20秒45次的定时定量跳绳训练;30次12秒、50次23秒、80次35秒的定量计时跳绳训练。跳绳练习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师生喜欢的跳绳音乐,让学生养成爱好音乐的习惯。学生乐意随音乐跳绳,真正把跳绳视为快乐的活动,与绳共舞,健康幸福。

4.练体力

体力是跳绳教学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少数体质较差或肥胖学生),教师应通过“跳绳课课练”或“跳跃练习课课练”等形式,趣味性、针对性地加强学生体力训练来发展跳绳专项力量及力量耐力。如利用把多根跳绳间隔不同的距离,分两、三个场地平行横放;或将每根跳绳圈成圆间隔适当距离,让学生连续地跳进圆里或是越过圆;或将圈成圆的跳绳间隔适当距离成W形摆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或实际跳跃能力选择不同的跳跃难度进行练习,也可把跳绳放在地上摆成平行线、十字、圆圈、五星、花瓣状、三角形、多边形等形状,进行连续单脚跳、双脚跳;侧向单脚跳、蛙跳、跨步跳等。

5.重协作

集体性跳绳能有效地保持和促进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教师应通过个体与团队、小组与小组间、大组与大组、班级与班级间的比赛,引导学生处理好跳绳教、学、练、赛中个体、小组、大组、班集体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习惯、能力。使学生在集体跳绳活动中感受到来自团队、来自集体的关爱与激励,不断体验到学练的快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把跳绳按间隔相等的距离摆成五环形形状。队员两人一组(三人、四人或更多),第一组手拉手从第一个圆(方形)同时跳至第二个圆(方形)内,再从第二个跳至第三个…直至第五个后,两人手拉手跑回本队,第二组以相同的方法跳过五个圆(方形),依次类推,直至全队队员完成,先完成者为胜。

6.善展示

学生在掌握一项技能后,教师应积极创设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边练边展示,教师、同学点评,让学生看到进步、体验到成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体育活动中。通过单脚轮换跳、双摇跳、双人跳、后摇跳、编花跳……设置全校各种跳绳单项赛、班级各小组比赛、班级比赛、集体赛、运动会比赛等,不断激发并保持跳绳学练的兴趣与热情。

[1]刘辉利.别样跳绳[J].体育教学,2007.06.

[2]江月蓉,汪志清.多人趣味跳绳[J].体育教学,2008.09.

(江苏江阴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长绳学练双脚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跳长绳
跳长绳
双脚踩出的汉字
畏惧
跳跃:单、双脚跳 教案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UNHAPPY FEET 让你的双脚在夏日保持健康!
跳长绳
激光3D长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