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种心理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07王建明

体育师友 2011年3期
关键词:马利翁皮格马太效应

□王建明

七种心理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王建明

体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和人的心理效应紧密联系的,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现在谈一谈七种心理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鲶鱼效应”,调动学生积极性

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鱼若活着可卖比死鱼高好几倍的价钱。为了达到活鱼抵港的目的,人们常在鱼槽中放一条鲶鱼。鲶鱼喜欢四处窜动且爱吃沙丁鱼,槽子里的沙丁鱼由于多了一个异己分子,就会紧张地游来游去。这样一来,可使许多沙丁鱼活着抵港。这就是“鲶鱼效应”。这个效应在体育教学中也有借鉴意义。一般说,班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课的纪律。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体育教师可经常叫他们做示范动作,担任班级足球、篮球队队长等职,就会产生鲶鱼效应,克服他们自身的缺点,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依据马太效应,平等地教育学生,把握学生自尊的情感特性

马太效应一词,始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他用这一术语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即世界各国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荣誉,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虽是人才研究问题,但体育教师掌握它很有必要。有些体育老师心目中只有优等生,充分肯定并不断表扬优等生,示范、领操、担任小组长等机会都给予优等生,忽视甚至看不起中间生和差生,对他们的闪光点和取得的成绩不予肯定,这正是马太效应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学中应防止马太效应的出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给优等生锦上添花的同时,一定要为后进生雪中送炭。

三、利用霍松效应,充分地肯定学生,建立学生进取的情感基点

1924 年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起的“霍松研究”表明:物质条件并非导致生产量增长的有力因素;而管理方法的改良可以使态度改变,产量提高。霍松效应提示我们:当人们知道别人注意自己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管理需要不断地给人以精神奖励,诸如经常的赞许或提供更有意义的工作机会等等。把这个效应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或某一方面的成绩要有经常的肯定,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从情感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供发挥学生特长的机会,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地产生需求,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肯定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泛泛地肯定或错误地肯定容易引起误导,产生反感甚至是敌对情绪。

四、防止消极的定势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人们常常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眼前的人和事,因而常常形成知觉偏见。如某生一年级时身体素质较差,经过努力到了三年后仍和优等生有较大差距,但在体育教师心目中他仍没有进步。这就是定势效应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防止消极的定势效应,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因人、因事、具体处理学生的问题。

五、充分利用异性效应,建立良好的男女学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一位心理学家从一项实验中得出,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时比单身男性就餐时要文明得多,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异性效应能使青少年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中积极进取,树立良好形象。体育教师在教学比赛、分组练习中应主动地运用异性效应,发挥异性效应的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净化力等作用,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顺利地开展体育比赛,提高教学质量。

六、避免晕轮效应,全面了解学生,进入学生真实的情感世界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个实验,给被试者一张列有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等五种品质的表格和一张列有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冷酷等五种品质的表格,让被试者想象具有这几种品质的人是什么样子,结果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尽管其中有四种品质相同。实验表明,热情与冷酷,不但影响了对一个人总体上的认识,还影响了对一个人其它品质的认识,这种评判一个人在某方面的业绩或表现时,由于评判者对被评判者在其他方面的印象的影响而作出偏高或偏低判断的倾向,叫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在体育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体育教师容易对学生的某个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并由这个印象形成总体印象,从而用主观上的偏见掩盖了学生的其他特征,导致难以公正地评价学生。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体育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信息不多。克服晕轮效应的关键是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情感波动,切忌以点带面,用主观的情感或片面的认识对学生进行总体上的判断。

七、光大皮格马利翁效应,热情地期待学生,拓展学生憧憬的情感通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的期待是学生进步的一大因素。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一所小学1-6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后,随机地抽取一些学生的名单交给任课老师,声称这些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其智力与学习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八个月后,他再次测试时,发现这些儿童真的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权威人士的告知使教师产生了期待,使学生在期待中感受到信任,对教师也产生好感,在学习上作出更大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对这种教师的期待结果,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体育教学中如能自觉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轮流安排学生领操,担任指挥员。在使用该效应时,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给予学生真诚的希望,相信他能够成才。同时,用自己充满信任的情感去感染他,影响他,使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其次,在使用该效应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扬长避短,在给予他信任的同时,教给他一些方法。聪慧的学生多教他一些学习技巧,学习吃力的学生多教他们一些基本学习方法。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将使学生学有所长,即使后进生也将为自己某方面的优点受到老师的重视而振奋,从而对前途更充满信心。

(四川省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马利翁皮格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如果你是第三种仆人
幽灵叙事的反叛:弗农·李《奥克赫斯庄园的奥克》中的皮格玛利翁神话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马太效应』
Pygmalion Effect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小猪皮格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