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煤集团新安煤矿人本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1-12-04贺治强

中国煤炭 2011年5期
关键词:新安煤矿职工

贺治强

(1.义马煤业集团新安煤矿,河南省洛阳市,47184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义煤集团新安煤矿人本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贺治强1,2

(1.义马煤业集团新安煤矿,河南省洛阳市,47184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由“以人为本”理念渊源切入到人本管理,详细阐述了新安煤矿人本管理的内涵、架构和9项措施,提出了建设人本管理模式,认为改善从深层次影响职工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是实现“文化型矿井,生态型矿区,旅游型矿山”共同愿景的根本途径。

人本管理 探索 实践 新安煤矿

义煤集团新安煤矿地处洛阳市新安县境内,核定生产能力150万t/a,是义煤集团主力矿井之一。近年来,新安煤矿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部署,实施“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生态矿区,义煤江南”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流程再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以人为本”理念的渊源和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渊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易经》最早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本理念。《尚书》萌芽“敬天保民”、“怀保小民”说法。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说过“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老子《道德经》讲:“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在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2)渊源之二:西方传统人本思想。西方人本思想萌芽于古希腊时期,智者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堪称以人为本的最早宣言。

(3)渊源之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一是追求全人类解放,二是以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三是以社会实践作为达到理想社会的根本途径。这些都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了充分体现。

(4)渊源之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和原则。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而把“以人为本”理念引入企业管理的是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巴纳森,他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组织观和人际观,第一次把人本思想纳入了管理的框架之中。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现已成了时代的要求和理论界、企业界的共识。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重点指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义煤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部署也充分凸现并要求实施人本落地开花生根,极力营造内求团结、外谋发展的大环境、大氛围。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模式,在义煤集团公司取代传统的管理型管理已是势所必然。

2 新安煤矿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就是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重人性要素,以开掘人的潜能为已任的管理模式。新安煤矿人本管理具体可用十六个字概括:阳光心态,快乐工作,绿色交往,人性管理。也就是说,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注重企业的科学发展,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从改善职工家属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入手,实现全方位的人性管理,构建和谐矿区。并对个别违背社会公德、违反规章制度、触犯公众利益的人,毫不留情按制度予以处罚,真正实现井下文明生产,井上文明生活。

2.1 阳光心态:心态营造今天,激情创造未来

成不成功,在于态度;快不快乐,在于心态。企业管理主体及客体都是以人为中心。人没有活力,企业就不存在活力和竞争力。良好的心态不仅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社会。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每位职工经常保持平常心、知足心、积极心、达观心、感恩心等心智模式,引导其更加解放思想,更加愉悦身心,建立起积极的价值观,带着好心情去体验过程、创造成功,时刻用阳光心态对待人生,让心灵沐浴阳光、让阳光抚慰心灵,让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保持孜孜不倦的原动力、自强不息的上进心、日新其德的完美志,最终使企业和谐度上升,职工幸福感上升。

2.2 快乐工作:营造温馨环境,活跃工作氛围

生命有涯,潜力无穷。管理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发职工潜能,使用激励艺术,使企业跳出平庸、产生火花。

美国行为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包括企业政策、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激励因素包括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和成就、奖励、赏识和发展的机会。在注重保健因素的同时,更要为员工创造一个温馨、人文的工作环境,加大奖励的力度,提高激励因素的比例,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注意他们的需求因素,量才录用,使职工各得其所,在工作中不断调整情绪,寻找工作乐趣,用快乐的思维克服不快乐的因素,用快乐的方式建立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亲善、友好、和谐的关系,让职工以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思维、阳光的心态、饱满的心情、积极的行动,达到“我工作我快乐、我奉献我快乐”的境界。

2.3 绿色交往:开展绿色交往,打造和谐矿井

绿色交往是企业风气的净化器。那种“谋人”不“谋事”的行为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要克服功利化、实用化、庸俗化的交往风气,遵循“分工不同但人格平等”和“求真,务实,可行”的原则,让每一名职工受到最大的尊重,权利得到最好的保护,禁止有任何侮辱人格、侵害人权的现象发生,使职工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和受到的尊重。

新安煤矿从严治理矿风矿纪,建章立制规范约束,领导干部带头端正交往观,净化交往圈,使职工的成长进步没有“捷径”。只有老实做人,认真干事,真正具备了很强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才能赢得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器重、长远的发展、美好的前程。新安煤矿在引导职工自我提高的同时,及时充分肯定职工的工作成绩,以利于职工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从而形成崇尚绿色交往、追求绿色交往、践行绿色交往的浓厚氛围。

2.4 人性管理:满足员工需要,促进共同发展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归纳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层次。按其需求,认真对职工进行需求层次分析,充分了解和满足职工需求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基层层面实施激励为主的制度化管理,对中层层面实施刚柔并济的合理化管理,对高层层面实施情感交流的人性管理,并且要求每个人处处先力行,事事立公心,时时凭良心,为各个层面职工创造“自我实现”氛围和参与管理的“自我改善”机制,加大对困难职工、伤残职工及其家属等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关怀。同时,在实现人性化管理过程中,杜绝人情化事件和现象发生,把“人性管理”与“人情管理”对接好、区分开,人性化待人,制度化对事,真正为职工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塑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3 新安煤矿人本管理的构架

有效的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使每名员工和整个企业不再是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不断向上、励精图治的闭环良性无限循环之中。

新安煤矿人本管理模式系统主要是以健康的激励机制为中心,由文化引领、绿色交往、培训管理、情感交流、人才选拔、管理互动、安全质量、环境和谐8个子系统组成的环闭合管理系统,见图1。整个系统良性循环,促使企业品牌提升,进而保证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职工幸福指数的提高。

图1 新安煤矿人本管理系统构架

新安煤矿的人本管理系统始终以高效的激励机制为中心,8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条件,保持着开放性、联系性、渗透性、励志性、公平性、有序性、循环性、提升性的特点。整个系统一直处于有序运转的动态管理之中,保证企业的人、才、物、环境、技术、规模等各项要素处于不断变化和最佳组合状态,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箭头则表示各个子系统之间联系的丰富的信息流。

4 新安煤矿人本管理的措施

人本管理涉及到员工的培育与成长,员工的主动性发挥与积极性创造以及员工参与管理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心理等因素影响,相互交织,相互牵连。人本管理工程作为总系统,包括一系列子系统,每一子系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在各子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形成人本管理总系统的更大的整体功能,以达到人本管理的预期目标。

4.1 文化引领

文化是立企之本、兴业之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和协作的精神。根据煤矿员工队伍结构复杂、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实际,探索提出“以德治矿、注重引领、彰显特色、提升素质”理念,建立与矿井管理相配套的思想道德体系,制定以准军事化训练、推广普通话和文明用语及“两述两化”为主要内容的员工行为规范,全面提高员工队伍道德觉悟。新安煤矿构筑馨苑广场“算盘假山”,雕刻“加法增内涵、减法量得失、乘法算责任、除法计幸福”文字,向全矿职工家属宣贯了“精打细算求创新、精益求精谋发展”的管理理念;莲花广场一假山刻上“吉祥三宝”文字,寓意着企业及家属对矿工“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的美好期盼。

同时,新安煤矿建立“历史文化墙”、“新星大道”、“五十六个民族图腾浮雕”、“二十四孝图解”,发放《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书籍,用道德的感召力和示范作用,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激励人的良好氛围。

4.2 绿色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反映风气、影响全局。在唯上交往、唯利交往等现象逐步显现的时代,新安煤矿树牢“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绿色交往”观念,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进步靠什么,情谊是什么,交往做什么”,坚持领导带头、典型引导、从严整治、建章立制四管齐下,抓好“三融入”,即把绿色交往融入创新理论武装、把绿色交往融入主题教育、把绿色交往融入反腐倡廉教育,狠抓落实,完善制度,巩固成果。并积极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利用网站、有线电视、橱窗等宣传工具建立“民情呼声”专栏,开通举报电话,请职工担任监督员,形成有效监督机制,让“绿色”永驻矿区。

4.3 培训管理

提高员工素质,不断培育员工成长和进步,是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应予重视。近年来,新安煤矿与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开办急缺人才大专班,共培养专业人才189人。与义煤职教中心联合开办班组长及业务骨干学历达标班,培训人才326人,全矿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受训率达100%。新安煤矿制定考核细则,将班组长纳入准管理岗管理。同时,通过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合、外出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尽可能把职工培养成“精一通二知三”的复合型人才。

在做好职工培训的同时,新安煤矿在学校的寒暑假期间,免费为职工家属及子弟举办钢琴、古筝、书法、美术、摄影、篮球、舞蹈、太极等培训班,为提升矿区整体品位奠定基础。

4.4 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本管理的突破口,是管理者以真诚的情感,积极的态度,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精神需要,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新安煤矿始终坚持“三清四无十必访”、“扶贫帮困办实事”,深入现场、深入基层、与员工交流,及时为职工解决困难,消除职工后顾之忧,实现“四个不让”目标。全面实现冬季供暖、成立井下急救站、劳模组团外出考察、建设残疾人住房等一件件“暖心工程”,让职工家属时时刻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看到生活的希望,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4.5 激励管理

激励管理可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成长激励。物质奖励就是给予适当的奖金激发动力;精神激励让其成为企业倍受尊重的群体;成长激励是建立员工成长通道,使他们创造的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和体现。公平是最好的激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降低保健性因素的比例,提高激励性因素的比例,做到既不伤害职工利益,又能提高激励的作用和力度,时时事事体现公正、公开、有序、高效,以此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达到“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激励因素之功效。

同时,搭建多头发散的员工职业发展的“立交桥”,使员工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建立前有引力、后有推力、自身有动力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双赢局面,让职工有盼头,有奔头,有想头。

4.6 人才选拔

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代表。新安煤矿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的培养机制,促进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部门主管不压制人才、不埋没人才,努力成为伯乐,用心发现“千里马”,并给予培养、扶持,为企业更多更好地输送人才,增添活力。公开人才梯队建设,大胆使用青年人才,发挥其作用,锻炼其能力,使他们与企业同步发展。每月按精细化管理标准和“262”的比例评选出品牌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建档登记,确保公正。品牌员工将作为当月薪酬分配、年终评先、提拔班组长乃至矿中层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坚持实行干部管理末位淘汰制度,最终实现庸才下,人才上。

4.7 管理互动

管理互动,职工成长。互动目的就是协调好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使两者互相制约,互相满足,最终达成一致。适时开展大规模、全方位的合理化建议活动,要求每个建议人站在企业科学发展的高度,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给予建议人一定奖励。活动开展仅1年时间,共收集合理化建议5896条,最终形成集智慧、集建议、集问题、集价值于一体的“万言书”。在有效互动中,鼓励员工开展发明创新、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活动,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8 安全质量

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最珍贵的资源,坚持理念引领,超前防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石。新安煤矿逐步完善确立了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目标体系、周期安全闭合管理工作法,把握重点,抓好三级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时效,超前策划,规范执行,闭合管理,文明施工,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

4.9 环境和谐

新安煤矿按照打造“井下创一流,井上超一流”的现代化品牌矿井目标,努力创建“精品五优矿井”,有效改善作业环境, 使矿井实现了“八化一走”新格局,即硐室装备精品化、轨道运输地铁化、巷道宽敞明亮化、环境刷新彩色化、报警装置语音化、编码管理数字化、安全理念人性化、管理有序规范化,职工下井只走上下巷。

地面环境充分利用矿区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和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和谐自然、绿化经济为主题,构建人工水系,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体现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和谐共处,构建生态和谐的宜居环境。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humanistic management model in Xin’an Coal Mine of Yima Coal Industry Group

He Zhiqiang1,2
(1.Xin’an Coal Mine,Yima Coal Industry Group,Luoyang,Henan 471842,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Hubei 430074,China)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ent,structure and nine measures of humanistic management of Xin’an coal mine by discussing the source of human-orientation and humanistic management,and proposes to build a humanistic management mode.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mproving the awareness,attitude and behavior which has an in-depth influence on employees will be the fundamental means of realizing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culture-based coal mine,ecological mining area,and tourism mine".

humanistic management,research,practice,Xin’an Coal Mine

TD-9

B

贺治强(1966-),男,河南省洛宁人,高级经济师,工程师,义马煤业集团新安煤矿矿长,在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大鹏)

猜你喜欢

新安煤矿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新安滩
张新安教授简介
新安滩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