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红燕:劳模正是“80后”

2011-11-23■文/彭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9期
关键词:巴陵环氧树脂客户

■文/彭 展

韩红燕:劳模正是“80后”

■文/彭 展

作为一个才毕业几年的女大学生,韩红燕凭借自己的勤奋、执著和踏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而成为巴陵石化首位公司级“8 0后”女劳模。

2月17日夜晚,元宵佳节。尽管窗外鞭炮震耳,礼花缤纷,韩红燕还是匆匆吃过晚饭,照例按时打开电脑,登录MSN,登录邮箱,噼噼啪啪地在键盘上飞快敲打起来。

“央视和湖南卫视的元宵晚会我都想看。”韩红燕说,“但我没时间看,因为晚上工作起来安静,加上时差,夜间7点到12点是开拓外商的‘黄金’时间。”往往在深更半夜,正是这位“夜猫子”最忙碌的时候。

每天工作时间14个小时左右,每周工作6天。大年三十,她在现场加班一天,正月初六又出现在发货仓库。要不是做家务,她的工作时间会延长到每周7天。“准妈妈”韩红燕说:“过段时间得调整调整,电脑有辐射。”

5 个月争取来的订单

“我非常欣赏你这样积极的厂家,你的负责让我感到吃惊!”2010年8月,一位外商终于给韩红燕发来邮件,并开始与她首次合作,签订了200吨环氧树脂订单。

这是一场历时5个月的“马拉松式”跨国客户开发。“客户原来一直从国内的一家同行那里采购。”韩红燕说,“我从网上找到他的联系方式后,写了一封3页长的英文邮件,介绍企业的历史、现状、产能、发展方向和新项目的实施情况。”

没多久,用户要求韩红燕寄样品试用。她将样品和英文质检单、产品说明书、企业的宣传册和名片等,包装成精美的礼盒寄给用户,并邀请客户到厂参观。后来,她又多次问询样品的试用情况,和客户交流应用方面的问题。现在,这家客户的年订单在300吨左右。

韩红燕深夜一两点接到客户的电话是常事。“有时刚入睡就接到电话,我就立即爬起来给客户发邮件报价格。”对于每位客户的邮件,她都做到24小时内回复。对于暂时没有合作的客户,她不断查找原因,定期向客户更新产品报价,寻找合作的契机。

在和客户的接触中,韩红燕发现出口情况较好的竞争对手在世界各国都设有销售代理。于是,她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发布诚征代理的消息。去年3月份至今已有来自印度、伊朗、巴西、土耳其、菲律宾、俄罗斯、西班牙等7个国家的公司表明愿意做销售代理的意向,韩红燕尽心尽力支持这些客户,及时提供各种样品,跟踪销售情况。目前,已和3家客户口头约定了代理关系,其他4家公司正在考察中。

2010年,韩红燕开发国外新客户46家,使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销售中心的外商由原来的7家增至53家,承接外贸订单4600吨,是上年出口总量的5倍以上,“巴陵牌”环氧树脂实现了对东南亚和欧美市场的批量出口,销售收入近1亿元。

今年一季度,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承接出口订单2700多吨,“巴陵牌”环氧树脂产品出口巴西、美国、俄罗斯、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是去年全年出口总量的54%。

打托盘的“主意”

韩红燕虽然生长在陕西,但在工作上却有股湖南人“霸蛮”的较真劲。

有人曾对她说:“女性做销售太辛苦,长年在外面跑,还特别操心,弄不好连基本工资都拿不到,你在生产科工作就挺好的,收入稳定,也不必太操心。”她笑了一笑,心里还是决定接受新的挑战。

开展业务合作的第一步是提供样品试用。韩红燕给自己定了规矩:必须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样品。如果车间没有生产就找质检部门,若检验部门没有留样就到仓库去找。“哪怕找遍全厂,甚至‘挖地三尺’我都要找到!”有一次,为了找一瓶样品,她找了所有部门,最后找到厂领导反映情况。在她的建议下,工厂设立了一个样品保管室,专门存放各种样品,随时备用。

2009年底,国际市场低迷,产品出口异常艰难。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韩红燕想办法降低成本。经过多次推敲,她打起了托盘的“主意”。

“打托盘”是产品发货装箱时的关键程序。一直以来,环氧树脂产品出口打托盘都委托给物流公司,省事但不省钱,打一个托盘要收30美金。韩红燕经过咨询得知采购一个托盘只要75元人民币,加上人工费用打一个托盘最多100元,每个托盘可节约100多元。

人物简介:韩红燕,28岁,中共党员,中国石化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销售中心外贸业务员。2006年7月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巴陵石化2010年度劳动模范,是巴陵石化首位公司级“80后”女劳模。

韩红燕将企业自己打托盘的建议向领导汇报并得到支持。她首先跑到距厂十多公里外的码头学习打托盘,测量托盘的尺寸,联系托盘生产厂家。等到“胸有托盘”后,她向采购部门打报告要求采购,向储运部门申请安排人员打托盘,而且每次她要到现场确认,记录托盘的剩余量,提前做好下次采购的准备。最终,在储运部门的协助下,企业开始了自己给产品打托盘,而且越打越好。

“你真是爱揽事,每次跑现场很辛苦,节约的钱又不会有一分钱到你的口袋,出了问题还要你自己承担,这是何必呢?真是太傻了!”韩红燕听到了一些这样的话语。

“我的做法一时让人有所不解,起初遇到困难时我也非常难过,但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做对企业有利的事情。一吨货可以降低成本100元,按一年2000吨计算,就能省20万元,有这么可观的利润我为何不去做呢?”于是,她坚持了下来,打托盘的制度也固化下来了。

“英语迷”的外贸转型

2006年底,环氧树脂事业部在上海举办一个产品展销会,面向青工筛选与会工作人员。刚进厂不久的韩红燕踊跃报名,和另外一名研究生被选中。第一次到上海,也是第一次和外国客户交流,向外商介绍中国石化唯一一家环氧树脂生产企业的产品,学了多年的英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激起她深入学习英语的兴趣。

2008年,“英语迷”韩红燕作为巴陵石化的选手,参加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举办的青工英语风采赛。虽然比赛的成绩不理想,但她没有气馁。当公司团委得知她痴迷学习英语的事迹后,破例推荐她参加了集团公司为期半年的脱产英语培训。

半年的脱产 英语集训,让韩红燕受益匪 浅,促成了她的外贸型 业务的转型。“对于 中小企业或者私有 企业,难有这样培养员工的机会,特别是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想都不敢想,只有在特大型国有企业,才有这样难得的机会。”韩红燕说。

在营销团队,韩红燕琢磨业务技巧,也设身处地为客户和同事着想。“她善解人意,可以说百分之九十的精力用在了工作上。”环氧树脂事业部领导这样评价她。

她往往去车间取样品前,总是要问问其他同事看还有谁需要样品。她会一次将所有样品取回,有时甚至一次提10多瓶样品回来。

“如果要说困惑,算有一个吧,就是在货源紧张的时候,经常和同事‘抢’资源。”韩红燕说。有一次,她联系的客户订了30吨产品,刚好厂里库存仅30吨,货款到账后她打算发货,但有位同事的客户货款也紧跟其后到账,如果客户拿不到货将面临停产的危险。韩红燕考虑到同事的难处,就和客户协商先供10吨货,等10天后生产了再补货20吨,这样可以腾出20吨货给他同事的客户。类似和同事“抢”资源又互帮互助的事,韩红燕已做了好几次。

韩红燕的先生和她在同一事业部工作。“在工作上我们都很支持对方,往往我晚上加班联系客户的时候,他也钻研项目建设方面的事情;很多次他周末在现场加班的时候,我也到办公室忙自己的事情。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竞争。”韩红燕说,“自从我被评为劳模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说要向我学习,而且树立了‘今天我以老婆为荣,明天老婆以我为荣’的目标呢!”

本文图片均由彭展摄影

猜你喜欢

巴陵环氧树脂客户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吸湿行为研究
岳阳楼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进展
碳纳米管阵列/环氧树脂的导热导电性能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