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2.0在高校图书馆应用案例举要

2011-11-21张真一兰州商学院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20

图书与情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图书馆

张真一 (兰州商学院图书馆 甘肃兰州 730020)

Web2.0自Time O’Reilly2004年3月提出至今,其互动、开放的理念深入人心,博客、RSS等Wb2.0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刻的改变了信息资源组织与获取模式,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图书馆自Web2.0推出以来就对其倾入了较大的关注热情,一批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Web2.0也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概述Web2.0产生的社会背景基础上,分析了Web2.0为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梳理了我国图书馆界对Web2.0的研究现状,重点对Web2.0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典型应用进行了举要说明,并对Web2.0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成功应用进行了总结。

1 Web2.0与图书馆

1.1 Web2.0产生的社会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图书馆界面对着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冲击,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也是更加深刻改变传统信息环境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观念变化。自2005年9月美国人Michael Casey首次提出真正意义的图书馆2.0的概念以来,图书馆2.0逐步受到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极大关注,围绕图书馆2.0展开的学术研究和活动也日益丰富,新型的图书馆Web2.0的特点旨在于提升用户的互动,注重用户的体验,做到人人参与[1],Web2.0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开创新局面打开了新思路,被Web2.0文化所渗透的图书馆服务,也就走入了图书馆2.0时代。

1.2 Web2.0为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RL)的执行主席Duane E.Webster在给匹兹堡大学图书馆馆长Rush Miller博士2007年出版的新书《Beyond Survival:ManagingAcademic Libraries in Transition》所作的序言中写到:“在今天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这一前景中唯一不变的常数是不确定性(Uncertainty)。在任何一个不断前进的时代里,我们知道图书馆必须变化,尽管我们不知道如何完成这种转变。但无论如何,每个组织必须明白变化发生在他们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格式和种类、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接入服务中”,[2]因此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是新时代催化的一个转折点,它将以更加个性化、便利、快捷的服务方式出现在用户的面前并和用户亲密接触产生互动。Web2.0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人不是无为而是有很大的作为。

1.3 我国图书馆界的Web2.0研究现状

在我国,许多图书馆人纷纷撰文介绍和探索图书馆2.0,2006年1月,范并思,胡小菁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发表了文章《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3]该文是国内第一篇研究图书馆2.0的学术论文。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媒体关于Web2.0和图书馆2.0的调研,介绍了图书馆2.0的起源与发展。该文一经发表,立即掀起了国内对于图书馆2.0研究的热潮。同年9月,刘炜,葛秋妍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发表了文章《从Web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改变》,[4]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图书馆2.0与Web2.0的不同之处,以及图书馆2.0的应用状、问题和未来趋势,并提出了图书馆2.0应用的五项原则。至此,图书馆2.0研究在我国开始大范围展开。在会议研究方面,2006年5月,首届图书馆2.0会议“Web2.0与信息服务”在上海图书馆举行,2007年4月,第二届图书馆2.0会议“服务,因你而变”在厦门大学举行,第三届图书馆2.0会议“Web/Lib2008:论剑2.0”于2008年4月在浙江大学举行,[5]2009图书馆2.0年会在重庆大学召开,这些会议的召开推动了图书馆2.0的传播,同时也将图书馆2.0的研究和成果推向深入。

2 Web2.0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案例举要

在图书馆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图书馆2.0服务近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等多所大学图书馆,走在了lib2.0应用的前列,上海交通大学本着“开放、体验、互动、分享”和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在图书馆2.0服务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图林网志聚合;重庆大学“图书2.0整体解决方案”为图书馆界在Web2.0应用于图书馆中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值得广大图书馆界同仁学习和借鉴。

2.1 厦门大学图书馆

(1)基本内容。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http://wiki.xmulib.org/rss/),是一种博客集合。它的域名组合就代表它自身应具备的各项功能。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很大程度上是Blog和Wiki的结合体,主要利用RSS技术将二者融为一体,其主体以个体的Blog为基础。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集聚了几百个图书馆学相关的博客。在其种子“Feeds”一栏顶端显示网志聚合总共有多少篇博文,提示有多少篇尚未被阅读。读者可以浏览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收集到的每天最新的网志,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博客中去阅读相关的内容。(2)特点。充分利用博客的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等优势搭建了供图书馆人和用户学习交流的平台。(3)作用。通过学术交流增强图书馆人与用户的互动,博主可以和用户在这个平台上自由的交流,并通过交流促进沟通,及时掌握用户动态和要求,同时还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形成讨论,在学术上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间,从而在一定的专业领域构成一定氛围的学术交流圈,形成一定的学术团体,在互动的过程中,将这一平台作为宣传窗口,及时的将一些经过专业人士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作为信息发布、传递给感兴趣的用户,并可以产生新一轮的互动,达到良性循环。[6]

2.2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1)基本内容。通过图书馆主页,读者可以自由定制自己的图书馆页面,更加关注于自己喜欢的图书馆内容,通过RSS订阅自己在图书馆的借阅情况;OPACA书评、标签、推荐,在OPAC目录提供NIKI平台给予书籍的评论,并且可以注释标签,同时在页面提供读者查找自己想要的书籍;绑定IM工具,使用机器人方式答复读者关心的问题,包括FA实时咨询、个人借阅、信息查询、新闻通知相关信息提醒服务等内容;提供图书馆工具栏,可供读者随意输入想要查询的信息;在学科服务方面,以Blog方式提供学科服务;提供WiKi平台给予馆员充分的内部讨论和交流空间。(2)核心理念。以用户为中心,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交大图书馆将其细化为:“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动发展。”(3)发展目标。在图书馆总体规划下,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即在lib2.0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集成的服务环境;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软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建立开放的系统平台;组建图书馆在2.0时代的服务链,培养2.0时代的图书馆馆员,支持馆员的智慧贡献和参与;支持用户的高度参与和智慧共享。[7]

2.3 重庆大学图书馆

(1)基本内容。建立图书馆联盟,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发展为图书馆服务共享,基于联盟构建知识搜索引擎,图联卡的启用和图联网的建立;提供开放获取空间和相关元数据标准;为用户构建和组织“我的资源库”;和用户共享自己的知识;发布对资源的评价供其他读者参考;重庆大学图书馆主要作了以下主要几项工作:2006年5月,完成可行性论证报告;2006年9月,系统需求调研,进入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2007年2月,采访、编目、典藏,读者博客、流通、期刊、WebOPAC的代码完成;2007年7月,业务决策系统、个人图书馆、人事系统、公文系统、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知识管理的代码完成,手机图书馆的论证与需求分析数据迁移分析;2007年10月8日,重庆大学图书馆业务流程正式启用;2008年1月个人书斋的提出,书斋互访功能的实现;2008年4月,积分制度,新的OPAC系统;2008年6月,图书盘存系统,校友系统等的建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重庆大学图书馆“我的书斋”和与之相联的“移动中的图书馆”:“我的书斋”旨在营造一个读者可以交互的虚拟空间。这个“我的书斋我做主”的“我的书斋”包括与图书馆传统文献服务的联系、RSS的订制与阅读、参考咨询服务、文献资源收藏、读书笔记、书评系统、个人图书交易、开放获取空间、SNS社区、站内短信、校友服务、协同写作、生活服务等丰富的应用,比较全面地揉合了各种Web2.0的技术,既可吸引用户,亦可留住用户,很好地体现了Web2.0和Lib2.0的核心理念。与“我的书斋”相关联的“移动中的图书馆”,通过智能手机提供图书馆服务,以增加图书馆服务的粘度,进一步粘住图书馆的用户。[9](2)核心理念。基于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展文献服务的理念,即:馆藏资源,“为我所有”转变成“为我所用”;服务,从简单的文献服务转变为广泛的知识服务;图书馆管理,从对图书的管理,转变为对人流、物流、知识流的管理;系统架构,从基于业务流程变成基于用户服务;读者通过web2.0获得个性化知识服务,并广泛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5)发展目标。重庆大学图书馆杨新涯馆长提出的五个关键词:读者、参与、共享、知识、开放。[8]

3 Web2.0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成功应用的因素

(1)前期的调研与分析。从以上的应用案例中不难看出,Web2.0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前,高校图书馆作了许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深入的调研工作,是在对国际、国内情况深入分析和对用户群体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将这一方案用于实践中,在图书馆2.0服务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国内图书馆2.0服务的先行者。

(2)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上这些利用Web2.0的高校图书馆,其共同的理念都是以用户为中心,开展多项信息服务,构建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平台,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以开明、平等的姿态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尊重用户权利,尊重和培养用户的创造性、参与性,提供开放的平台,鼓励并支持用户参与图书馆的内容和服务建设。积极走进读者,调查研究用户需求,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10]

(3)注重技术的应用与馆员的培养。以上案例提到的高校图书馆他们都非常关注技术发展并不断创新,注重对用户进行了解,注重交流合作,培养2.0图书馆员,促进图书馆员知识技术的不断升级。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在国内Web2.0的应用中虽走在图书馆的前列,但和国外图书馆在Web2.0的应用上还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不断涌现的先进的经验。本文只是对Web2.0在我国应用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概述与分析,以期其成功应用的经验能被更多图书馆总结接受,将Web2.0应用于更多的图书馆,推动图书馆的技术应用与发展。

[1]杨晓菲.Web2.0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Duane E.Webster,Beyond Survival:Manag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Transition[M].2007

[3]编目精灵.图书馆 2.0:My Book Your Book[EB/OL].[2010-11-21].http://catwizard.blogbus.com/logs/332797 1.html.

[4]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 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7.

[5]勾丹.我国高校图书馆2.0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司姣姣.对“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模式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8,(4).

[7]郑巧英.上海交大图书馆 2.0实践[EB/OL].[2010-11-21].http://202.120.121.193/software/lib2008/qyzheng.pdf.

[8]杨新涯.图书馆2.0的文献资源建设思考[EB/OL].[2010-11-21].http://lib.znufe.edu.cn/wz/%D1%EE%D0%C2%D1%C4%CD%BC%CA%E9%B9%DD2.0%B5%C4%CE%C4%CF%D7%D7%CA%D4%B4%BD%A8%C9%E8%CB%BC%BF%BC.ppt.

[9]程焕文.推荐一本好书《2.0的图书馆》[EB/OL].[2010-11-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8019f0 1017jmf.html.

[10]张士男.国内大学图书馆2.0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猜你喜欢

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图书馆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作品展
Who Is The Master?
重庆大学 区B法学院办公楼
图书馆
Sidney’s Defense of Plato
去图书馆
鲁迅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