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2011-11-21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图书与情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活动

王 波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1 国内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简况

人类是高级信息动物,其丰富的精神追求,特别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而人类须臾离不开通过对文本的解码而实现信息和精神的交流乃至价值观共塑的阅读活动。阅读的历史是人类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是人类相识相知、分享经验、合作创新的重要纽带,阅读使人类更有凝聚力,也更有创造性,它是人类在知识不能遗传,每个新生命都要重新学习的自然法则下,能够跨越缓慢的知识形成步骤,直接在人类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递进式发展人类文明的主要途径。

正因为阅读如此重要,阅读的推广自然就成了一个世界性话题。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将1972年定为“国际图书年”,旨在推动人类重视阅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阅读习惯,建设“书香社会”。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伦敦召开世界图书大会,以“走向阅读社会——80年代的目标”为议题,提出世界性阅读推广行动计划。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在2001年11月2日,又发起了“世界图书之都”的评选活动。

在国家竞争、民族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阅读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国家实力的引擎,又是一个国家话题,经常被上升到国家工程、国家策略的高度给予关注和支持。如1997年克林顿总统掀起“阅读挑战”运动。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阅读卓越法》。1998年英国政府提出“打造举国都是读书人”的口号,确定当年9月到次年8月为“读书年”。德国、俄国等其他欧美国家,日本、印度、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十分重视阅读,发起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具有优良阅读传统的中国一贯重视阅读,2006年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延续至今。据统计,到2009年,中国约有400多座城市积极响应全民阅读活动,每年举办的读书活动约3000多项。2000年,深圳读书月举办了50项活动,吸引170万人参与,到2009年举办了372项活动,约850万人参与。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读书活动,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世界读书日”当天专程走访国家图书馆,殷切期望全民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推广阅读是图书馆的天然职责,各国的图书馆都是本国阅读推广活动的主力。美国国会图书馆顺应国策,提出过将美国建成“读者之国”的4年计划,美国图书馆协会在2000年推出“一出生就阅读”计划。从2004年起,中国图书馆学会带动全行业积极参与“世界读书日”的宣传,每年在节日前后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的阅读推广活动。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新年峰会”将“社会阅读”作为会议议题之一,并在同年成立与“学术委员会”并列的“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2008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将“促进全民阅读”写入《图书馆服务宣言》。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

2 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不足

在国内外阅读推广活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国内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实践的步伐,跟不上实践的要求和发展,在很多方面无以回应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国外的相关情况了解甚少,对实践发挥不了参谋和指导作用,突出地表现在:

第一,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国家层面的、图书馆层面的阅读法案、阅读计划、阅读运动等推广活动大多只是蜻蜓点水地介绍,没有进行普遍调研,没有进行案例分析式的深度报道,更没有总结其经验教训,迫切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报告,来改变研究层次低,重复介绍多,深层次剖析少的现状。目前关于阅读推广所参考的资料仍主要来源于王余光、徐雁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和王龙的《阅读研究引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还有一些网站上的简单报道,信息陈旧、零乱。200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由王余光主编的《中国阅读文化史论》,只有一篇文章《图书馆与大众阅读关系研究》概略综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问题。

第二,只关注阅读推广的政策法案和活动现象,没有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学术论证。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中,一直存在着“教育派”和“中立派”这两大分歧。“教育派”强调指导、引导、灌输,认为阅读推广是一种图书馆员主导的教育活动,将图书馆员预设为知识强势者、导师,将读者预设为知识弱势者、学生,主张图书馆员通过判定好书劣书、开列推荐书目、传授读书方法等方式,来培养读者的读书习惯、读书兴趣、读书品位,指导读者的阅读行为。“中立派”强调维护阅读自由,认为图书馆员并不比读者高明,图书馆的职责是提供藏书、场地、环境、气氛、服务,可以提供读书信息和阅读建议,但没有理由抱教育和指导的目的。不对这两种分歧进行理论上的探源和融合,不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而这两种理念都是教育学上有过深入探讨的,需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取宏用精,以指导活动的方向,而目前这方面的有分量的研究还没有。

第三,阅读推广活动要讲实效,不能停留在排场、场次、参与人数等表面指标上,有没有实效,读者说了算。需要对读者调研,了解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实际感受,了解读者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推广。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图书馆的角度和立场出发,而转换研究视角,从读者角度,用实证方法来评估和重新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几乎没有。阅读推广活动的满意度研究和有效性研究是一个迫切的课题。

第四,阅读推广活动不应该是应景、应时的短效性、节日型、运动型活动,而应该成为图书馆的常规活动,必须探索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在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作长期规划和安排,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保障阅读推广活动具有发展性、创造性、节约性,落到实效。

3 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针对上述不足,当前关于阅读推广的研究宜从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全球丰富多彩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调研。这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文化合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常性地发起阅读推广活动,动员全球各国的出版商、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参与,规模宏大,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典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项目和案例,图书馆接受项目资助,输出社会效益,实现了双赢,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二是发达国家的图书馆都有长期开展阅读推广的传统,特别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阅读推广活动创意十足、口号鲜明、效果良好、影响广远,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亦富有特色,但对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目前内地图书馆所了解的渠道很少,多是新闻报道中所透露的点滴,对专业研究和业务参考而言是十分不够的,亟待从专业角度进行系统译介,总结出海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基本类型和经验,以作开展更节约、更有效、更精彩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决策参照。

第二,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寻求理论支撑。图书馆为什么、凭什么开展阅读推广,其逻辑合理性在哪里,符合哪些教育学原理?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就无法圆满回答资助者、合作者、读者的质疑。这个问题实际上和为什么要建设学校是类似的,十分古老,中外教育家都曾给出过精彩的解答。关于图书馆是应该担负主动教育读者的责任,还是中立地提供自由阅读的环境,中外图书馆学家也有过深刻的论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该吸收教育理论史和图书馆学史上那些具有权威性、说服力的圣贤之论,选择正确的令读者信服的理论路线,如此才有利于行动的推行,增强图书馆员推广阅读的决心、信心和使命感。

第三,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性研究。目前图书馆行业内外都对图书馆的效益评估十分重视,以便纠偏补缺,有的放矢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同时符合信息公开的潮流,向纳税人交代图书馆的功用,说服纳税人继续支持图书馆事业。关于图书馆的全面质量管理有ISO9000评估体系,[1]对外了解读者满意度有LIBQUAL+评估体系,[2]对内了解图书馆工作氛围和内部文化有Climate-QUAL(TM)评估体系。[3]同样,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益评价不能停留在参加开幕式的领导的级别高低、人数多少,场面是否宏大壮观,参与人数是否众多,发放材料是否海量,媒体记者是否云集等表面指标,而应该设计一套科学的、多点观测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立体、全息地考量阅读推广活动的得失。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可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基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比如是否符合预算、是否节约经费和人力、是否影响其他业务、媒体报道量等,这是读者所不考虑的,但对图书馆来说却很关键或有意义;二是基于读者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比如活动是否有创意、宣传口号是否鲜明诱人、推荐书目是否合用、现场环境是否优雅、服务态度是否到位等,有时候图书馆的过度设计、过度服务也会引起读者反感,图书馆通常意识不到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却可以通过读者评价指标检测到。基于图书馆和基于读者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都完成后,再进行对接和整合,便是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探索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目前国内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基本特点是:行政指令启动,红头文件一发,自上而下层层动员、层层督促、层层检查,何时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做多大规模,花多少钱,意图达到什么效果,全听行政指令。即便是相对固定的读书月活动,每年根据上级指令力度和投入力度的变化,也在规模和形式上不断发生变化。阅读推广通常定位为亮点工程、节日工程、形象工程、示好工程、贿民工程,而不是定位为常规的图书馆基础服务,图书馆往往临时抽调精干人员,举全馆之力,以突击应付的方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开幕式铺张浪费,短暂的活动期间服务过度,影响其他业务的开展,破坏图书馆幽静的环境,易结临时读者之欢心,却使长期读者反感。而观国外图书馆,通常设专门的阅读推广办公室,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从1977年运行至今的专门负责推动全民阅读的机构是“图书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Book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隶属于图书馆服务部下的合作和拓展项目部(Partnerships and Outreach Programs Directorate),有 4位专职人员,包括主任(Director)、 项 目 官 员 (Program Officer)、 通 讯 官 员(Communications Officer)、项目专家(ProgramSpecialist),活动经费全部来自企业和其他部门的捐款和赞助,只有专职人员的薪水由国会图书馆拨款。[4]建立负责阅读推广的常设机构,表明是将阅读推广活动作为图书馆的基本业务来看待,有益于经验的积累、效率的提高、学识的增长、活动的衔接和连续,有益于培养图书馆自己的阅读学专家和阅读推广活动策划专家,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保障,调研国外这方面的经验,无疑对我们发现国内现有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弊端,建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有重大启发。

第五,比较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优劣。从直观上看,国外发达国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在创意、策划、口号上更胜一筹,像它们先进的工业设计一样,往往让发展中国家视为经典、叹为观止,如美国国会图书馆1998年发起的“一城一书活动”,1998年英国政府提出“打造举国都是读书人”的口号,听起来就十分吸引人,每次活动都设计配套的画面亲民、贴心的图标、旗帜、宣传画等,深受读者欢迎。国外的阅读推广活动规模都不大,善于利用走近本地作家、与作家座谈的方式推介文学作品,动员参加活动的读者多是“散户”,主要是常来图书馆的居民、中小学生等。而我国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题生硬的多,名称和口号让人过目不忘、适合媒体传播的少,活动的一大特点是开场即高潮,所有的“精彩”都聚焦在开幕式,领导讲话和团体诵读是大戏,活动期间的效果反而被遮蔽和忽略。由于中国的知名作家出场费高昂、喜欢签售、联系困难,所以图书馆阅读推广一般不以作家而以文史学者唱主角,推广的也不限于文学作品。为了体现活动的盛况,喜欢动员学生、驻军、护士等团体读者参加,这样做的效果不能说不好,从征文情况看,的确对一些读者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甚至培养其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但那些常来图书馆的熟客、散户,却往往因为此种应季性的活动而被边缘化或受到干扰,而对图书馆颇有微词。作为旁观者的市民,也会出于对一切“盛大”作秀活动的习惯性逆反心理,而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抱以怀疑。通过一些新闻纪录片和网上大量言论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的任何一个读者,其对本地图书馆的服务,包括阅读推广活动,多抱由衷赞赏和自豪的态度,而国内的不同评价则较多,这一点最值得各个图书馆深思,如何让阅读推广活动照顾到每一个读者,在形式上内容上让所有读者满意,是有技巧需要学习的。当然,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差异是不是如此,还有那些具体的表现?各自的优劣在哪里?怎样取长补短?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第六,探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学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未来学,需要不断地侦探信息技术、读者需求等环境变化趋势,来及时改变服务重点和服务方向,若顺应潮流、应时而变,则能赢得读者的喜爱和拥护,反之,保守恋旧,甚或逆流而动,则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文献数据库性质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海量的互联网等所替代。故而西方不断推出关于未来图书馆的研究,我们应该重视收集那些代表性的报告,结合各种阅读推广报告,分析阅读推广的未来表现形式,适时地修正阅读推广活动的使命和愿景,大胆进行阅读推广创新,力争赶上甚至引领读者的阅读趣味和阅读体验,使阅读推广活动受到读者的真心欢迎,发挥实效。

4 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任重道远

无论是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树立读书风气、提升民族形象、促进文化繁荣的国家层面,还是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让人民享受文化权利的部委层面以及从扩大读者到馆率、赢得读者拥护、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的图书馆层面,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正在得到各方面的空前重视,以国家课题立项的方式研究图书馆阅读推广,既是对已有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成就的总结,更是为了解决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困惑问题和瓶颈问题,服务于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落实,正当其时,十分必要。目前关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尚无系统的研究报告和专著,这样一项研究可以起到填补空白和开拓新领域的作用。

如前所述,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国内外调研方面广采博取,拿出全面、系统、准确、权威的报告,掌握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作为今后图书馆了解这方面情况的必备参考;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认识论方面,要吸纳教育理论的精华,总结代表性意见,起到理清分歧、统一思想的作用;在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方面采用实证方法,找到影响变量,在此基础上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建议,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乃至制定指南和范例,指导全国的同类活动;阅读推广活动不是政绩工程,要结合国内外经验和实证结论,探索建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以制度和经验保效率、促节约;最后通过对图书馆研究的未来学派的主要预测成果的分析,预测未来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使命和愿景进行理论推导,指引发展方向。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面临许多难题需要攻克,如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思想,这方面的分歧由来已久,论证好并得到广泛认同有相当难度。判定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有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调查大量读者,也有相当难度和工作量。建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拿出广泛认可的可操作性的方案也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不过,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正是在认识到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基础上,所发起的一次攻坚,尽管任重道远,但只要起步了,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

[1]海南大学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EB/OL].[2011-08-21].http://210.37.32.30/zlgl_qmzlgl_gltx_2.html.

[2]谢春枝.LibQUAL+(R)图书馆服务质量调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24-28.

[3]包平,周丽.ClimateQUAL(TM)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新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5):98-102.

[4]The Center for the Book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EB/OL].[2011-03-22].http://www.read.gov/cfb/.

猜你喜欢

图书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去图书馆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The Spring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