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视听资料馆藏新论

2011-11-21杭州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00

图书与情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馆藏资料图书馆

赵 波 (杭州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00)

周群芳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4)

1 多媒体概述

1.1 什么是多媒体

有关多媒体的概念,已被人们争论了许多年,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其实,多媒体和单媒体是相对而言的,从信息角度来看,单媒体是指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体中的一种,而多媒体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media的原义是信息的承载者(message carrier),其种类繁多,Multimedia中的multi-字首源自multiple。所以Multimedia一词就是多种媒体,意思是一群不同种类的资料的有系统的组合。

1.2 多媒体视听资料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信息的实体和表现信息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般所说的“多媒体”,不仅指多种媒体信息本身,而且还指处理和应用各种媒体信息的相应技术,因此,“多媒体”通常是指“多媒体技术”。现在,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纸张印刷品,形式多样、种类丰富、范围广泛的视听资料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事实上,人们经常使用的“多媒体”的含义就是指计算机具有处理多媒体或视听信息的功能,以及网络具有传输多媒体或视听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所谓多媒体所指的就是“视听”。凡是经过计算机整合的多种媒体元素:文字、图案、影像、影片、电脑动画、音乐、旁白以传递信息的沟通工具,就是多媒体系统。[1]

多媒体资料的种类繁多,范围很广,就广义而言,包括所有以视觉、听觉或同时以视、听方式记录的信息,提供读者学习的资料。其分类方法也很多,比如在教学上常常分为非放映性和放映性两种。台湾朱则刚教授将视听资料分成以下几种:静画资料、幻灯资料、透明片、电影片、录像资料、录音资料、地图和地球仪、立体资料、缩影资料、计算机文件、光盘数据、多媒体组件等。[2]

这些多媒体视听资料共同的特点是其内容主要为视、听信息而非文字信息,不仅可以给读者全感官的感受,还可以增强学习效果,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学习目的需要,如操作的、口语的或听力方面的学习。它们不仅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而且也使得知识的保存与传递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

1.3 多媒体视听资料采集及研究现状

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视听资料已经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其利用率节节攀升。随着近几年大量新馆的建成,多媒体视听室也越来越多,视听资料已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据笔者调查了解,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图书馆制定完善的视听资料采访细则,即便制定的也没有严格执行,通常按照采访人员自身意愿进行采集,具有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与图书馆原有的文献既缺乏联系,又不能互补。而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则不同,哪怕是像澳大利亚的州立图书馆,如:亚利桑那州图书馆(The Arizona State Library)都有详细的视听资料馆藏发展政策,[3]台湾的国立成功大学图书馆[4]等几乎都能在其网页上查找到有关视听资料的采访政策。

尽管视听资料的馆藏数量在图书馆增长很快,但是用于指导视听馆藏建设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落后,从有关数据库的检索来看视听资料方面的研究论文也很少,笔者检索到的几篇文献几乎都是关于视听资料管理的,涉及到视听资料采集和选择的文献几乎没有。理论研究上的匮乏,也必然导致实践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而影响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

2 多媒体视听资料馆藏选择原则

视听资料的馆藏建设与传统纸本图书的馆藏建设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纸质图书采集中普遍遵循的针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特色与协调原则、发展性原则等对视听资料的馆藏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不可全盘照搬。视听资料的采集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并视不同视听资料在教学、科研、娱乐、欣赏等方面的不同功能和效果采取有区别的原则与政策。因此,必须根据其类型、用途、特点,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标准化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时效性原则。[5]

图书馆的视听资料通常包括:多媒体CD-ROM光盘、VCD和DVD音像光盘、录音磁带等类型。CD-ROM光盘主要包括各种格式音视频的学习资料、学习软件;VCD和DVD音像光盘主要包括国内外经典影片及VCD外语学习光盘等资料;磁带主要包括英、日、法等多种外语学习磁带。因此,对提供教学所需的多媒体光盘资料,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如对人体解剖、艺术绘画、建筑设计等学科而言,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形象、立体、生动的特点,应做到全面系统地收藏;普通高校图书馆对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影视资料可以有选择地收藏。

另外,由于视听资料的使用均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才能使用,因此要把有限的经费用于采集最需要的视听资料和相关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视听资料选择、分配和利用时,要注意其是否反映了当前学科、教育与思想传播的趋势,尽量做到及时采集,缩短出版发行与采集到馆之间的时差,尽早与读者见面,以免失去时效。

3 多媒体视听资料选择标准及参考依据

3.1 多媒体视听资料选择标准[6][7]

(1)权威性。对于电影可依照制片、导演或是演员来选片子,对于唱片则可以根据演唱者或演奏者,制作人或作曲家来作选择,主要都是依据其口碑或权威性来判断。对于知识性或教育性的视听资料,出版公司的权威性更是重要的参考指标。除了要了解视听资料的作者、制作人与出版商是否享有盛誉之外,还要考虑它所提供的,是否都是些确实、新颖且可靠的知识。

(2)内容组织。如同图书一样,视听资料的内容组织也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具体地说,数据内容应当有组织、有条理,内容没有偏颇,并具有明显且易于理解的目的。如果是有时效性的内容,内容数据的新颖性则相当重要。如果是故事片或纪录片,要考虑内容是否根据构思、性格发展很好组织。内容的感染力、独创性,观点的客观性,表演的艺术性,语种及语言风格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此外要注意内容的文字说明、旁白与图形,要与数据目的相符,并且要求它的配音、背景和图解,都有助于加强它的表现。另外要考虑的问题,则是数据的题名、标志或标题是否适当?以及它是否能达成预期目的等。

(3)技术质量。不同规格或形式的视听资料,在影音质量上有很大差异,因此也是选择时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画面的影音质量或技术质量在视觉技术上包括:画面的布局是否清新悦目,摄取影像是否清晰,取景的距离与角度是否能充分发挥其特别的功能等。在声音技术部分,无论是旁白、对白、音乐或音效都要清晰悦耳,且能相辅相成又不互相干扰。如果是彩色成品,则色彩还应当能提供额外的必要的意义。此外,要考虑到视觉影像与音响的同步性是否良好,是否能具体表达出应当再现的涵义等。

(4)趣味性。视听资料是结合声音、影像与内涵三方面的集合,因此除了数据内容应当有组织、有条理,内容没有偏颇,符合时效,技术质量要达到一定水平之外,其内容设计与呈现上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要引发观众的兴趣,激发观者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5)使用与包装。视听资料的使用应具有指示简明、操作方便的特点。就包装与说明文字而言,应具有明确说明器材或系统需求的内容,一些计算机多媒体产品更应明确的列出操作指引,复杂的媒体数据最好应附有使用手册,提供使用者参考。此外,产品的包装要便于储藏,并能对资料有适当的保护。

(6)价格及其他。除了前述的一些因素之外,图书馆在选择视听资料时,要考虑到所要买的资料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兴趣等。此外,需要考虑诸如:这个价格值得购买吗?价格与其价值相比值得吗?对于视听资料来说最需要斟酌的不是价格,而是它的性价比,同时还应要考虑是否有其他替代品可以选择,是否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是否有足够的经费来采集等问题。

3.2 视听资料选择参考依据[8]

(1)报纸、杂志的报导。通过报纸、杂志的介绍可以得知最新的视听资料的出版信息或有关专家评论的消息,但需注意其评论是否客观公正且没有广告色彩。

(2)出版商的广告及书目。广泛搜集各种视听资料的出版社或专业出版社的目录,以及他们自行出版的刊物。

(3)向制作单位索取。对于电视台或其它制作单位制作的视听资料,都可以去函索取。

(4)其它。注意搜集各种获奖作品目录的信息。此外,一些视听资料评论杂志,常常可以作为选择的主要参考依据。这些数据以音乐性数据的评论较为普及,例如有关古典音乐视听资料的采集,可以参考英国所出版的《企鹅指南》(The Penguin:Guide to Compact Discs)一书以及英文的《Gramophone》杂志。一些音乐或音响杂志也有唱片评论的专栏,可作为选择唱片的参考。

4 视听资料馆藏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品质和需求的关系问题。购买所有热门的CD和VCD是很容易的,但是那就不可能符合图书馆的馆藏要求了。为什么要购买店里已经有的呢?哪些是你能提供而别人不能提供的呢?这就涉及到品质和需求的问题了。[9]

需求选择是用户所需要的,品质选择是基于用户所拥有的。品质选择在学校图书馆比公共图书馆选择起来容易多了。学校图书馆只要符合教学需求就可以了,而公共图书馆需要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因此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不是流行的就好,也并不是完全按照流通利用的情况来选择。主要需处理好的问题有:兼顾流行与经典、制定所有题材的选择标准、购买具有良好评论的视听资料、购买复本时要慎重考虑、清楚了解用户需求及过去利用情况、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平等地对待所有用户。

(2)处理好音频与视频的关系问题。不同类型的视听资料很多,从E-book到DVD,因此在决定是选择音频还是视频时着重要考虑如下一些方面:现有技术是否支持,是否是用户所需求的,现有设备是否匹配,其他途径的可得性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新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技术更新的速度等。在考虑采用一项新技术前和决定淘汰旧设备前这些问题也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3)处理好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关系。现在很多视听资料既有实体版也有网络虚拟版,因此采集时要考虑是否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或资源共享获得。

(4)处理好娱乐和非娱乐之间的关系(小说和非小说)。对于娱乐性视听资料和非娱乐性视听资料的采集,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对待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怎样,都不能偏离图书馆的宗旨,可以根据图书馆的经费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5)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采访人员不可能是所有方面的专家,但应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图书馆的馆藏与用户的需求问题,处理好品种与数量、广度与深度、重点与兼顾、长期与短期、重点用户需求与普通用户需求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1]叶庆玲.馆藏发展[EB/OL].[2009-10-20].http://www.lins.fju.edu.tw/lins/teacheryeh/chap10yeh.ppt.

[2]黄信捷.视听数据媒体的管理与维护[EB/OL].[2009-10-20].http://www.gaya.org.tw/journal/index.html.

[3][EB/OL].[2009-10-20].http://www.lib.az.us/about/.

[4]国立成功大学图书馆多媒体视听数据征集作业要点[EB/OL].[2009-10-20].http://www.lib.ncku.edu.tw/Journal.

[5]刘兹恒.非书资料采访工作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8]朱则刚.视听资源的利用[EB/OL].[2009-10-20].http://www.ncl.edu.tw/cl_ebook/list_07.htm#list7.

[7][9]Multimedia seeds:Audio and video collections in schools and libraries[EB/OL].[2009-10-20].http://eduscapes.com/seeds/index.html.

猜你喜欢

馆藏资料图书馆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馆藏兵团文献利用分析实证研究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