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一剑意拳缘
——记意拳第四代传人谢永广

2011-11-17马强

少林与太极 2011年8期
关键词:太极拳武术

文/马强

十年一剑意拳缘
——记意拳第四代传人谢永广

文/马强

2011年3月14日晚,香港沙田大会堂,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世界武术精英大汇演”。

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精英会聚一堂,向观众展示各自的武功绝技。

“下面由意拳传人谢永广、刘传春进行意拳表演。”主持人话音刚落,伴着缓缓的音乐,二人已走上舞台。抱拳,敬礼,谢永广、刘传春随后开始了站桩、试力、发拳、推手、散手。二人步法轻灵,劲力浑厚,连续迅猛,发力冷脆,3分钟的表演一气呵成。这是谢永广与师兄刘传春第一次在国际武术节上向大家展示意拳功夫。整个会堂几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证明他们的表演成功了。

谢永广1978年出生于河北邯郸的一个书香门第。在这个有书有画的家庭里,他却偏偏喜欢上了武术。初中时父亲让他进了县武术队,每天早上跑步、压腿、打拳成了他的必修课。1998年高中毕业,谢永广考上了河北体育学院武术系,开始了他的专业习武生涯。1999年经人介绍,他有幸拜在了意拳第三代代表人物姚承光先生门下,从此便结下了与意拳的不解之缘。

刻苦练功勤于笔耕

师从名门,谢永广自然不敢懈怠。大学期间,学习再忙他也要挤时间练习意拳。冬天的晚上,他冒雪在操场站桩,大雪把他变成了雪人,路过的同学被他吓了一跳;晚上同学们都睡着了,他却偷偷起来到宿舍楼的水房站桩,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大学毕业后,谢永广来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做了一名武术教师。大学的环境为他练习意拳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购买了沙袋、拳套、手靶等训练器具,每天早上进行身体素质和实战反应训练,上午或下午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站桩、试力等基本功,晚上进行沙袋、手靶和推手的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训练之余,他义务教授大学生练习意拳,从2003年到现在他教过的学生已超过300人。

从1999年到2008年,为了全面掌握意拳体系,谢永广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工作以后,每年的假期几乎都是在北京的姚承光老师的身边度过的。即使是2008年成家立业后,他仍利用寒暑假到北京学习进修,从未间断。

在训练和教学的同时,谢永广还勤于笔耕,进行意拳理论的研究,先后在《中华武术》、《武魂》、《武林》、《搏击》、《武当》、《少林与太极》等武术期刊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2005年他的第一本著作《意拳心法》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姚承光先生的意拳之路和武学思想以及意拳的功法理论体系,文字优美,语言流畅,受到了意拳爱好者的一致好评,连续再版了3次。他的太极拳师父乔松茂先生在序言里说道:“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居然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使我在惊讶的同时更为赞赏的是小谢这种积极上进、不断进取的精神。”

2006年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进修期间,在《意拳心法》一书的基础上,他又编写出版了“中国意拳标准教程”系列之《意拳功法》和《意拳散手》两本专著,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教程中谢永广运用现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理论阐释了意拳的教学和训练,可以说是对意拳理论研究的一次大胆尝试。姚承光先生评价此书时说:“意拳标准教程为大家提供了一套学习意拳可以参照的范本,让大家在学习和研究意拳的时候有据可循、少走弯路。”

中国体育报业总编审、《中华武术》杂志第一任主编、中国著名武术教育家昌沧先生看了谢永广的意拳书稿之后,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昌老把《意拳心法》一书比作武学著作中的《论语》,他说:“这儿,不由得使我想起了2500年前的孔子的门生们,为了纪念至圣先师、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们把先师谆谆教诲的问录和体会变成了《论语》一书传诸后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永广就是这么一位弟子,一位刻苦钻研、善于学习、努力进取的好弟子。正是这样,才有了《意拳心法》,有了当今意拳标准教程。”昌老还为他专门赋诗一首:“半部《论语》天下兴,程门立雪示丹心。前车后辄皆楷模,武坛新歌万世新。”

除此之外,谢永广还参与了《散打绝招》、《意拳正轨》、《太极拳——寻求和谐的平衡点》、《意拳推手技法汇综》等著作的编写,并在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中担任第一主研人,他的论文《武术师徒制的文化学分析》入选“2010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并荣获三等奖。

访师问友切磋交流

武术科班出身的谢永广深知拳术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每一种拳术都有自己的长处,研究武学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拳术,而要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将其他拳术的优点融会贯通。所以在学习和研究意拳的同时,谢永广并没有放弃对其他拳术的研究。

大学期间,他的武术专项是太极拳。为了探究传统太极拳的奥秘,他在《中华武术》杂志主编李平老师的推荐下,拜在中国当代著名太极拳家乔松茂先生门下学习传统太极拳,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太极拳大赛,均获优异成绩。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他多次到邯郸的拳击场和摔跤场进行切磋交流,并且得到了邯郸市著名拳击教练李小白老师和著名摔跤教练何新海老师的指导,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实战技法。

2009年9月,国际手搏联合会委派意大利手搏联合会主席斯蒂芬诺先生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手搏培训,具体事宜由谢永广负责。斯蒂芬诺是一位武林高手,精通螳螂拳、太极拳等多种中国功夫,并且跟随国际手搏联合会主席袁祖谋先生学习中国式摔跤和现代手搏近20年。当他听说谢永广练习意拳的时候,便提出来要体会一下意拳功夫。谁知双方一搭手,斯蒂芬诺脚底下就像踩着球一样站立不稳,谢永广运用意拳技法使他东倒西歪,最后把他发放出去。斯蒂芬诺惊讶地说:“意拳功夫太神奇了!”

推广意拳任重道远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当今时代好东西如果不去推广同样会被埋没。由于历史的原因,意拳直到近几年才逐渐被大家了解。作为武术专业人士,谢永广感到任重而道远。为了推广意拳,在写文章和出版著作的同时,他还自筹资金创办了意拳国际网站,同时在新浪博客开通了谢永广意拳博客,上传了大量关于意拳的文章、图片和视频,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意拳。

2010年2月,受法国国际手搏联合会主席袁祖谋先生之邀,谢永广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白敏植教授一起远赴巴黎,参加“第九届巴黎市长杯中国式摔跤、现代手搏国际邀请赛”。在大赛上,谢永广进行了意拳的表演并举办了讲座,受到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代表的一致好评。

2011年3月,谢永广组织中国意拳代表团,与师兄刘传春、吴维科等一起参加了第九届“武德杯”香港国际武术节,首次使中国意拳亮相国际武术大赛。他还与师兄刘传春一起参加武术节闭幕式“世界武术精英大汇演”,引起了国内外武术界代表对意拳的广泛关注。

在2011年的9月,他计划组织“中国意拳走进高校”系列讲座,还计划组建一支意拳搏击队参加搏击擂台赛。很多人赞誉谢永广为意拳做了很多,但他却说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意拳的未来还需要诸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他的恩师姚承光先生说:“永广当此西风大渐、国学式微之际,有志于弘扬意拳,数年来潜心励志于意拳实践和宣传,不断探索拳学真谛,实属难能可贵!”

正是对武术和意拳事业的执著追求,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谢永广的关注。2009年谢永广被中国武术协会评为中国武术六段,2010年5月谢永广加入了邯郸市青年联合会并被推荐为第七届委员会常委,山西《搏击》杂志、邯郸电视台、《中原商报》、新浪体育等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对此,谢永广总是感慨地说:“非常感谢姚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无私教诲,正是姚老师的拳学精神激励着我不断进步!”如今,谢永广的北京体育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论文《王芗斋武学思想研究》,在导师吕韶均教授的指导下已经进入了写作阶段。笔者最欣

赏他在论文中的这句话:“王芗斋先生创立意拳的初衷并不是为中国武术添加一个新的门派,而是以意拳为载体将中国武术体系系统化和统一。”随着他的研究生论文的完成,一本研究王芗斋武学思想的学术著作也将随之诞生。

猜你喜欢

太极拳武术
中华武术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武术的社会意义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