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2008年青海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分析

2011-11-16杨玉含刘峰贵丛晓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1期
关键词:消费量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杨玉含 刘峰贵 陈 琼 周 强 丛晓明 刘 佩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青海西宁810008)

2000-2008年青海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分析

杨玉含 刘峰贵 陈 琼 周 强 丛晓明 刘 佩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青海西宁810008)

本文根据与青海省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相关的8个部门的能源消费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了2000-2008年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研究发现2000-2008年青海省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在总量和人均水平上均相差很大,并且由此产生的碳排放是城镇居民远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能主要集中在食品、娱乐教育文化服务、衣着3个部门,占总能源消费的61.02%,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和交通通讯3个部门,占总能源消费的71.77%。如果青海省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水平达到青海省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最低水平,会引起能源消费量及碳排量的急剧增加。

青海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升高,被认为“很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据IPCC报告,200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6.7%,其中化石燃料使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占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6.6%[2-3]。

中国各省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各不相同,处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青海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6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0%,人均生产总值17 359元,比上年增长21.76%,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青海省大多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仍在能源消费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准确把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消费结构,可以了解青海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基本状况,对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2001-2009年青海省统计年鉴[4]中与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相关的各部门的消费金额、各年城镇、农村人口数量、综合能源平衡表等的3个指标数据进行了计算。

2 分析方法

2.1 能源消耗量的计算

一般来讲,居民生活单位价值的能源消耗量可以通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城镇、农村居民用于生活能源消费的总金额之比求得,居民生活用于能源消费的总金额则是城镇、农村居民总人口与居民用于与生活相关的各部门消费金额的乘积,其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其中:E单位价值表示的是单位价值的能源消耗,E总为城镇或农村居民生活所消耗能源的总量,M部门为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各部门的人均消费金额,P为城镇、农村居民人口总量。

每个部门的能源消耗量则等于单位价值的能源消耗量、部门能源消费金额及城镇或农村人口的乘积,表达式为:

E部门为与居民生活相关各部门的能源消耗。

2.2 碳排放量的计算

居民用于与生活相关各部门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则是根据每个部门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转换系数求得,其中,碳排放转换系数依据相关文献[1]获取。

C部门为各部门的碳排放量,βi为能源i碳排放系数。

3 青海省城镇、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差异分析

3.1 青海省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变化趋势分析

在2000-2008年间,青海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 169.96元增加到11 648.3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 490.49元增加到3 061.24元,城乡人均收入分别翻了一番,并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也有很大变化。在这九年中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家庭消费性支出由4 185.7元增加到8 203.2元,但是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80.96%下降为70.42%,同期农村居民每人生活消费总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81.73%上升到97.18%。

图2 2000-2008年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耗

图1 2000-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3.2 城镇、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差异分析

从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来看,2000-2005年上升趋势明显,2005年达到最大值186.64万t标准煤,而后由于青海省政府在2005年年底积极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导致城镇居民2006-2008年的能源消费量不断下降,2008年的能源消费水平与2001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在2000-2005年之间变化不明显。2006年,由于青海省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同时整合资金32.5亿元,组织实施为农牧民办实事工程,推进建设了一批小型水利、农村公路、电网设施等项目,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致使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在2006年以后开始增加(见图2)。

从城乡居民单位GDP能源消费水平来看,城镇居民单位GDP能源消费量2001年达到最大,然后不断下降,而农村居民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在这九年间持续下降。但从整个时间段来看,城镇居民单位GDP能源消费水平始终高于农村居民,到2008年城乡居民单位GDP生活能源消费量达到同一水平。由于农村居民的人口数量大于城镇居民的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加(见图3)。

图3 2000-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能源消耗

3.3 城镇、农村居民生活部门能源消费差异分析

根据青海省统计年鉴中的《主要年份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表》将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为八个部门,分别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

从城镇居民来看,食品在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最大。图4所示,以这九年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量占城镇居民生活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37.18%,其次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所占比例为12.69%,居于第三位的部门是衣着,所占比例为11.15%,这三个部门能源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61.02%,而消费量最低的部门是杂项商品与服务,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4.51%。

从农村居民来看,食品仍然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源的主要部门,2000-2008年平均值进行衡量,农村居民食品的能源消费量占其所有能源消费量的47.93%;其次是居住部门对能源的消费,所占比例是14.53%;交通通讯能源消费量居于第三位,占总的能源消费量的9.31%,前三个部门之和占总的消费能源量的71.77%,最少的部门是其他商品与服务,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2.29%(见图5)。

表1 预测农村居民碳排量

图5 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部门消耗

在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每一个部门中,城镇居民的能源消耗都大于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并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每一个部门的能源消费排位也是不尽相同的。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所占比例由大到小分别是食品、娱乐教育文化服务、衣着、交通通讯、居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农村居民能源消费部门排名为食品、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衣着、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通过部门排名可以看到城乡居民生活的差别。

4 青海省城镇、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比较

4.1 城镇、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比较

城乡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情况与其各自的能源消费具有相同的特点,2000-2005年青海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是不断攀升的,在2006年开始下降。从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来看,这九年间,城镇居民每年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及农村居民每年生活消费导致的碳排放都与其各自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特点保持一致。从整个时间段来看,城镇居民人均碳排放始终高于农村居民(见图6、图7)。

4.2 碳排放量的预测

农村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在2008年达到最高点为0.22t标准煤/人,城镇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在2000年达到最低点为0.42t标准煤/人,农村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最大值是城镇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最小值的52.38%,如果农村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城镇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的最低点,人口水平保持在2008年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将会是100.91万t,而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实际引起的碳排放量为53.05万t,刚到预测排放量的52.57%。

对与农村居民生活相关的部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其他商品及服务的能源消费分别进行预测,按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各部门的最低值计算农村居民能源消费量及碳排量,城乡居民的数量等于2008年各自的人口数量。

由表1可知,如果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的数量达到城镇居民生活用能的最低值,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耗中的居住部门预测值要低于实际碳排量,交通通讯部门预测值与实际排放量相差不大,其余部门的预测碳排量都大于各部门的实际碳排量。随着青海省城市化步伐加快,碳排放量会急剧增加。同时在中国,青海省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城乡间碳排放就有如此大差距,可想而知东部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由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量是很大的。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调整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引导居民在生活用能方面向清洁能源靠拢。

5 结论和讨论

(1)2000-2008年青海省城镇与农村居民总的生活能源消耗在2005年达到最大值,2006-2007不断下降,2008年由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的增加导致总量有所上升。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在2005年达到最高,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2005年以前变化不大,2005年后以上升为主。单位GDP能源消耗城镇与农村也有所不同,城镇单位GDP大于农村单位GDP能源消耗,直到2008年二者才达到一致。

(2)2000-2008年青海省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特点与各自的能源消费特点保持一致,城镇人均碳排量以下降趋势为主,农村人均碳排量以上升趋势为主,并且城镇人均碳排量始终高于农村人均碳排量。

(3)根据青海省城镇居民能源消费量的最低水平预测青海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发现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青海省农村居民的碳排量是很大的。

(4)在碳排放预测的设置中由于资料和计算方法的限制,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研究。

(编辑:刘照胜)

[1]陈彦玲,等.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6,54 -58.

[2]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EB/OL].http∥www.ipcc.ch,2007.

[3]IPCC.Climate Change 2001:Summary for Policymakers[EB/OL].http∥www.ipcc.ch,2001.

Analyse of House hol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8

YANG Yu-han LIU Feng-guiCHEN Qiong ZHOU Qiang CONG Xiao-ming LIU Pei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 Qinghai 810008,China)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combined with the lif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eight sectors of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l demand assess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houscholds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8.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from 2000 to 2008,energy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Qinghai Province varies greatly;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oth in the total and average per capita,leading to carbon emissions of urban residents being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rural residents.And holesehol-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sector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ow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the top three sectors in urban household energy use food,entertainment,education and cultural services,and clothing,but the eneryy use of rural residents concentrates on food,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I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reached the lowest level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in Qinghai Province,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will increase dramatically.

Qinghai Province;residential living of energy consumption;carbon emission

TK01

A

1002-2104(2011)03专-0307-04

2010-12-19

杨玉含,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刘峰贵,博士,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青藏高原区域地理。

猜你喜欢

消费量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