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探讨

2011-11-16姚立英张继东尹立峰黄浩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1期
关键词:盘山名胜区环境影响

姚立英 张继东 尹立峰 黄浩云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130;2.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3.天津市慧峰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探讨

姚立英1,2张继东3尹立峰2黄浩云2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130;2.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3.天津市慧峰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本文以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为例,分析规划本身对区域产业、社会、环保产生的直接影响,进而识别规划对资源环境要素产生的间接影响,并确定评价重点。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评价重点

根据环保部文件《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设区的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篇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规划行为潜在环境风险和减轻不利环境影响[1]。评价工作应对规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识别是确定评价指标及实施具体评价的前提,直接影响到整个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2]。

1 风景名胜区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应在规划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重点从规划的目标、结构、布局、规模、时序及重大规划项目的实施方案等方面,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资源、环境要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各种可能发生的区域性、综合性、累积性的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通过环境影响识别建立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3]。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不同于普通的区域开发,区域开发针对具体的污染源,环境影响识别包括污染源识别、污染因子识别、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环境影响性质识别和影响范围识别[4],风景名胜区本身即为环境敏感区[5],大部分资源环境要素既是主要的规划内容也是环境影响对象,旅游工程具有相对从属性[6]。旅游规划对区域产业、经济及人口的影响是长期和直接的,在规划遵循保护优先和生态恢复的原则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业、经济、人口等的变化而间接产生的。因此,风景名胜区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应首先识别规划区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再对规划进行分解,从规划目标、时序、规模及重大旅游工程等方面分析由于规划的实施对当地产业、经济及人口变化的影响,进而扩展到对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2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燕山山脉南缘,天津北部蓟县境内,以崇山峻岭、山深谷邃、怪石奇松、清泉秀水、寺庙古塔著称。1984年天津市政府批准建立蓟县盘山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保护区,总面积7.10km2,由市园林局负责管理;1994年国务院批准盘山风景名胜区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106.00km2,地势北高南低,主峰挂月峰海拔864.4m,最低处在官庄镇南部边缘,海拔高度仅有17m;地貌类型为山地地貌和平原地貌两种基本形态;主要植被类型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灌草丛[7];行政范围包括官庄镇和许家台乡。规划性质为以山岳景观为主体,以松、石、水等自然景观及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综合发展观光旅游、宗教朝觐、创意文化、休闲度假、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等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为四个功能区,即风景游赏区、风景复育区、生态观光区和游览服务设施区。

3 规划区域资源环境问题辨析

(1)风景名胜区建设与临近乡村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未从根本上形成以旅游为主导的乡镇经济格局,不能与风景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主景区内保护力度较差,存在违法开发建设、私搭乱建餐饮住宿设施、狩猎珍惜动物、采挖珍惜植物以及村民生活农业生产与景区争水,造成景区开发建设无序和盲目的局面,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

(2)缺乏统一规划,游览项目和景点设置未形成体系,主题不突出,对地方旅游产品的挖掘不足。游览交通方式单一且不畅通,导游路线不明确。主景区大部分景点的游览功能尚不完善,游人总量虽不高,但极不均衡地(在时间、地点方面)积聚在有限的几个景点,造成局部景点人满为患,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景区内的游务设施水平较低,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旅游团队和休闲度假功能。旅游区内没有形成系统的旅游管理机构,盘山局仅负责核心景区的管理,大部分区域分属于官庄镇和许家台乡的村庄,各村庄及乡镇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具有使用权。

(3)盘山地区处于地下水补给区,地形复杂,坡度大,大气降水很快形成径流。因此,对盘山的地下水进行涵养和保护性开发显得尤为重要。盘山的矿泉水厂日益增多,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失调,若继续无节制的建厂,势必造成整个风景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失衡甚至破坏。建材工业严重破坏景区的风景资源,污染环境,虽然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其生态恢复是个难题。

(4)大气环境质量较差,由于建材工业的发展,对景区环境的压力较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状水源均为泉水或地下水,无系统的排水设施,水资源和水环境是制约区域旅游发展和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因素。景区中平原地区的农民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农业用水大部分为地下水,是规划区域内用水量最大的产业,区内的种植业按现状发展难以适应发展生态旅游的要求。景区中平原地区挖沙现象存在,既破坏地表形态也影响地下水水质。急需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充分利用资源特点,发展旅游经济。

4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后,盘山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将由现在的以传统农业和矿业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为主;随着游务设施的开发,常住人口和旅游人口都将增加,这将对区域经济和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采用系统流图法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重点的确定,在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内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重点考虑规划实施后对产业发展、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变化,基于这些变化对环境要素进行影响识别(见图1)。

(1)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后,规划区域内农业将由种植业转变为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制约污染类型企业的发展,并可促进污染型企业的关停和搬迁,改善工业结构;旅游业和旅游配套的服务业将大力发展,将带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因此对区域水、大气、生态环境等都将造成长期影响。

(2)区域发展。规划实施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旅游重点开发区域内人口搬迁到中心城镇和中心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口,随着居住方式的改变和就业方式的改变实现农村城镇化;人口影响影包括区域开发的集聚效应吸引规划区外的人口,旅游期的流动人口增多。所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污水排放量增加,污水排放由分散排放转变为较为集中的排放,如果治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但也有利于集中处理;居民点搬迁后的生态恢复问题也很重要。随着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人流的增加区域将更加开放,如何保护好本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及文物古迹的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的整修、停车场建设、游务中心建设、旅游村建设及景点的修复。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占地、毁损树木,施工过程中地表扰动造成水土流失、道路选线造成重要生态系统的干扰,游务中心停车场等大面积开发导致地面硬化,改变地下水的补偿机制,景点修复的问题是如何修旧如旧,做到在修复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盘山地区重要的生态限制因子是水资源,敏感的生态问题是名木古树的保护和景观的协调性保护问题。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及利用方式将改变,同时矿产资源开发将减少,因此对动植物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是规划实施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是污水治理和地下水保护,规划区域污水排放量少且分散、季节变动大,要研究相应的治理措施,农家院的管理是重点;地下水是重要的资源,如何做到有序的开发。

图1 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5 结论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确定中国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污水处理方式论证和污水排放环境影响分析;能源结构合理性论证、大气常规污染物影响分析和区域酸雨产生情况分析;动植物资源保护分析、区域植物蒸腾量改变分析、水土流失及保持分析和矿山生态修复分析等内容。

风景名胜区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是评价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其结果影响评价重点的确定及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合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依赖性的特点和规划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带动性,根据风景名胜区影响的间接性和长期性,建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科学识别的基础上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辑:田 红)

[1]朱振华,王增长,张補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8):144-146.

[2]钟林生,徐建文.旅游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5):814 -818.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征求意见稿).

[4]刘大维.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影响识别[J].环境保护科学,2007,33(4):97 -99.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6]徐军廷,于波.生态脆弱带旅游规划问题——以沙坡头、大青沟、孙家店为例[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4):9 -11.

[7]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蓟县盘山志编修委员会.天津市盘山志[Z].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Study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Identification of Tianijn Pan-shan Scenic Area Master Plan

YAO Li-ying1,2ZHAGN Ji-dong3YIN Li-feng2HUANG Hao-yun2
(1.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2.Tianji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Tianjin 300191,China;3.Tianjin Huifeng Project Design&Consultation Co.Ltd,Tianjin 300384,China)

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ster plan of Tianjin Pan-shan Scenic Area in China as an example,the authors analyze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plan on the regional industry,society,municipal facilities and the environment,then identify the indirect impact of the plan on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actors,and determine the assessment key points.

scenic area;master plan;environmental impact identification;assessment key point

X321

A

1002-2104(2011)03专-0224-03

2010-12-15

姚立英,工程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盘山名胜区环境影响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曹新刚 作作品欣赏品欣赏
某风景名胜区悬索吊桥检测探讨
聚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