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

2011-11-16宇德良汪景宽李双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1期
关键词:居民点用地权重

宇德良 汪景宽 李双异 孙 静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

宇德良 汪景宽 李双异 孙 静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为了更加合理的选择拆旧地块,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通过实际分析与特尔菲法选取1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运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将评价对象分为四类区域。结果表明最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4.14%,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6.16%,不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31.91%,最不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57.7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导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同步增长和耕地数量锐减,城乡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明显的效率落差,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用农村建设用地来弥补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缺口成为解决保增长、保红线问题的重要思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乡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和拆旧、土地复垦等措施,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目前,农村建设用地多呈“满天星”的布局,对于如何合理的选择拆旧地块没有明确的原则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开展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顺利实施和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作为新农村建设选址的参考依据。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研究区域,开展了本方面的研究工作。华莱镇下辖19个行政村,2009年,拥有居民点440处,分布不合理,布局较零散,个别行政村拥有居民点数目多达77处,居民点空置现象严重,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同时,华莱镇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城乡建设用地矛盾凸显,城镇建设用地已成为制约华莱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华莱镇为研究区域,开展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具有代表性。

1 评价因素的选择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1.1 评价单元的选择

评价单元的选择要满足数据可获得性、评价结果实用性等原则。目前,拆旧地块调查范围主要是合法取得并已纳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范围的建设用地,包括废弃的公路、铁路、废弃的砖瓦窑、不符合区域产业布局的国有或集体工矿用地、居住条件差、房屋空置率高的农村居民点和其它可用于复垦的建设用地。本文拟以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以辽宁省桓仁县华莱镇为例,选取地类名称为村庄的所有地类图斑为研究对象,作为本次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

1.2 评价因子的选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施办法(暂行)》中明确指出,农村居民点作为拆旧考虑对象,必须满足居住条件差、房屋空置率高等特点,同时优先考虑城乡结合部,优先在建设用地矛盾突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较大、群众积极性高且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地

区选择。本文依据上述原则,并参考专家意见,从自然因素、区位条件、拆旧难度和资源经济状况四个角度共选取了14个评价因子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指标(见表1)。

表1 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

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采用了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本文首先通过征求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将评价因子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然后采用方根法求解,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排序权重,并进行一次性检验,当随机一次性比率CR小于0.1时,将各评价因子的排序权重作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表见2)。

2 评价模型和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2.1 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对于拆旧区选址适宜性评价的研究现在还很少,没有形成相关指标标准化处理的标准,本文结合实地情况,根据不同指标的特点,选取了不同的指标标准化方法。

对于指标海拔高度的标准化,首先以实地为例,确定华莱镇居民点最适宜海拔高度为400-500m之间,这部分居民点占华莱镇居民点总数的49.8%。海拔过低的居民点,易遭受洪涝灾害,不宜居住;对于海拔过高的居民点,交通便利程度较差,生活劳作不方便,不宜居住。经分析确定400-500m之间为最不适宜拆旧区,赋值为50 350-400m或500-550m为不适宜拆旧区,赋值为70 300-350m或550-600m为适宜拆旧区,赋值为90,大于600m或小于300m为最适宜拆旧区,赋值为100。

表2 拆旧地块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

对于坡度,坡度越大,地基稳定性越差,存在滑坡的可能性越大,地基设计规范里指出对于>25°的坡地,不纳入宅基地考虑范围。本文统计时将<6°的宅基地视为最不适宜拆旧区,赋值为40;将6°到15°的宅基地视为不适宜拆旧区,赋值为60;将15°-25°的宅基地视为适宜拆旧区,赋值为90;将25°以上的宅基地视为最适宜拆旧区,赋值为100。其他各正相关指标的标准化处理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yi,y表示第i个评价单元指标j 的的标准化分值;

xi,j表示第i个评价单元指标j的的实际值;

max(xj)表示各评价单元指标j实际值的最大值;

min(xj)表示各评价单元指标j实际值的最小值;

其他各负相关指标的标准化处理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yi,j表示第i个评价单元指标j的的标准化分值;xi,j表示第i个评价单元指标j的的实际值;max(xj)表示各评价单元指标j实际值的最大值;min(xj)表示各评价单元指标j实际值的最小值;

2.2 评价模型的选择

根据各评价单元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分值Ai与权重Pi,建立如下评价模型:

式中:A为某评价单元选址适宜性评价的加权指数和;

Pi为评价指标i的权重;

Ai为某评价单元指标i的分值;

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

本文拟根据各评价单元得分情况,采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分成四个等级:最不适宜拆旧区、不适宜拆旧区、适宜拆旧区和最适宜拆旧区。

3 综合评价与结果分析

依照上述评价方法,对华莱镇440处居民点进行评价得分计算,得出各评价单元得分区间为31.42-75.19。按照累积曲线分级法,确定得分区间为60.00-75.19分为一类区域,即最适宜拆旧区;得分区间为55.00-60.00分为二类区域,即适宜拆旧区;得分区间为44.00-55.00分为三类区域,即不适宜拆旧区;得分区间为31.42-44.00分为四类区域,即最不适宜拆旧区。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经分析,最适宜拆旧区存在房屋空置率高、居民点总面积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户数较少且附近有较大居民点的情况;适宜拆旧区也存在房屋空置率高、居民点总面积较小、居住户数少等特点,但相对于最适宜拆旧区没有那么显著,同时,这部分居民点大部分海拔高度较大,道路通达情况较差;不适宜拆旧区主要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率较低、居民点内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应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评价结果如图1。

表3 华莱镇拆旧区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

图1 拆旧区选址适宜性评价成果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华莱镇拆旧地块的评价分析,可将华莱镇拆旧地块分为四类区域:最适宜拆旧区、适宜拆旧区、不适宜拆旧区和最不适宜拆旧区。最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4.14%,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6.16%,不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31.91%,最不适宜拆旧区占居民点总面积的57.79%。经与华莱镇实际情况比较,该评价结果能够反应当地实际情况,得到结论与建议如下:

(1)通过实际分析与特尔菲法选取的各项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全面反应了与拆旧区选址相关的各项因素;

(2)通过专家打分与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项指标权重科学合理,能够作为今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参考依据;

(3)通过累积曲线分级法确定研究区域分级标准科学可行;

(4)建议按照评价确定的最适宜拆旧区、适宜拆旧区分时段予以拆旧,对于最适宜拆旧区应优先拆旧;

(5)建议对不适宜拆旧区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6)建议对评价确定的最不适宜拆旧区应优先纳入新农村建设选址的考虑范畴。

(编辑:于 杰)

[1]李君,李小建.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9.

[2]渠霓,周学武.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布局研究[D].湖北:中国地质大学,2008.

[3]胡贤辉,杨钢桥.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07.

[4]樊绯,吴得文.农村聚落选址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2(4):462 -467.

Research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n Location of Depreciation Plots comection with in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A Case Study of Hualai in Huanren Coun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YU De-liang WANG Jing-kuan LI Shuang-yiSUN Jing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161,China)

In order to select depreciation plots more reasonabl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ualai town,14 indieces are selected through modal analysis method and Delphi.The AHP is used to fix on index weights,and weighted-index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scores.Finally,the evaluation objects are divided into 4 parts by the method of cumulative curves class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suitable depreciation plots are 4.14%of the total residential area,suitable ones are 6.16%,unsuitable are ones 31.91%and the most unsuitable ones are 57.79%.

connection of with increase and decreas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location of depreciation plots;suitability evaluation

F301.23

A

1002-2104(2011)03专-0168-04

2010-11-12

宇德良,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

汪景宽,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肥力与土地资源利用。

猜你喜欢

居民点用地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新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的思考
——基于长寿区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现状调研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RS权重配置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