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偏远地区的学子一样沐浴公平的阳光

2011-11-11曹永钦通讯员王家义曹凌云

决策探索 2011年20期
关键词:白楼睢县全县

曹永钦 通讯员 王家义 曹凌云

温家宝总理说,社会公平比太阳的光辉还要明亮。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尤其在农村,她具体体现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规范化学校建设上。教育均衡发展犹如阳光和雨露,播撒在偏远乡村的校园里,滋润着千千万万个农家子弟的心田,这正是广大农村农民的期盼与呼唤。

农村教育的振兴,需要地方政府的清醒和远见。睢县作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农村义务教育先进县,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十一五”以来,睢县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校园工程”和“装备工程”入手,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使全县乡村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本刊记者到睢县较为偏僻的几个乡镇,对延边部分学校实地考察采访,所到之处,那具有田园风光的校容校貌无不令我们耳目一新。

睢县白楼中心学校距睢县县城25公里,是全县距县城最偏远的乡村中心学校之一,处在两市(商丘市、周口市)四县(睢县、宁陵县、柘城县和太康县)交汇处。服务区域涵盖26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服务总人口32000人,全乡1所初级中学, 10所小学,在校学生4043人,共有教师242人。近几年,白楼乡中心学校在乡党委、政府及睢县教体局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睢县县委、县政府的具体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实施“校园工程”,加强“四风”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规范化学校建设和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十一五”期间,白楼乡共投入校园建设资金616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500平方米,新建校门4座,新打围墙1900米,校园硬化9500平方米,校园绿化3200平方米,厕所改良5所,新建操场3个,全乡11所中小学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观,以此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了提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楼乡的几所乡村学校,看看它们近几年发生的变化。

白楼初级中学坐落在乡政府所在地,该校始建于1975年,学校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22 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有1127 人,有专任教师65 人,大专以上学历63 人,本科学历20 人;中高级职称6 人,中学一级教师26 人,中学二级教师22 人。“十一五”期间,该校积极实施“校园工程”和“装备工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一是新建了一栋1000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一栋700 平方米的实验楼和两栋11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另建了一座800 平方米的标准餐厅;二是投资50多万元装备了理化实验室和仪器室各2所、微机室2所,配备计算机55 台,理化生教学实验仪器已达到二类配备标准。远程教育IP资源实现正常接收,并能有效服务教学。添置了复印机、电脑等办公设备及体、音、美等教学器材。购置图书2 万册,生均已达到18册;三是实施校园美化亮化工程,栽植花木2 万株,绿化面积达到450平方米,硬化面积850平方米。

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今年全县七年级质量抽测中,数学获得全县第二名,英语获得全县第三名,总评位居全县第二名。2011年中招中,该校有五科进入全县前四名,取得了物理第一名,数学、政治第二名,化学第三名,语文第四名的好成绩。目前,白楼初级中学已成为睢县教体局命名的规范化学校和文明学校。

白楼乡马岗小学位于白楼乡东北部,马岗村南500米处。这所小学始建于1985年,服务半径1.5公里,服务总人口46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6666平方米,目前,学校共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0多人,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人,占教师总数的33.3%。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他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县教体局和乡中心学校的具体部署,立足学校实际,紧紧依靠全校教师,求实创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他们秉承“育人为本、培养习惯”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加强校风、作风、教风、学风等“四风”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学校内部均衡发展氛围。他们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并强化教育科研,注重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促使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早在2003年春季,该校就在全乡率先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他们一直按照“边建设、边管理、边使用、边总结”的原则,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教学水平。近几年,该校又积极实施“校园工程”,快速改善办学条件,乡中心校积极为其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了一栋14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装备了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微机室以及远程教育室等,组装了功能较为齐全的学校操场,图书室现藏书5000余册。校园绿化亮化工程也很见成效,新建校门1座,改厕2所,新打围墙250米,校园绿化300平方米,硬化1060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师生营造了一座生态清新的精神家园。

顺河小学是睢县最边远的乡村小学之一,距县城近30公里,始建于1952年,占地800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7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平方米。在校学生466人,10个教学班,有教师21人,教师达标率100%。

学校现有35平方米的图书室1所,藏书5000册,仪器室1所35平方米,自然、数学、体育、音乐等教学仪器配备均达到二类标准;有电教室1所,电教设备齐全,能较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近几年,顺河小学沿着均衡发展和规范化学校建设的路径,从基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做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均衡协调发展,办学特色已经凸显。该校突出的特点表现:一是全面均衡开设了课程,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二是农家子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双基”要求,素质教育一直走在全乡甚至全县的前列;三是学校管理、施教一直注重均衡发展、和谐发展,营造内部公平氛围;四是学校教风学风端正,长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育质量、教学成绩成为白楼乡小的领军学校。该校于2007年被睢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管理先进学校”。

顺河小学走在全乡教育教学的前列,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有一个好校长。现年54岁的校长丁照魁,是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工作者,他是一名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后靠自学获得大专学历。最初从事教育只是一名“民办”教师,但他珍惜这份工作,尤为看重教书育人的责任。他曾先后三次接受市、县组织的校长培训,具备了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在睢县实施“名校长”工程中勇当排头兵,曾多次被评为市县乡先进教育工作者,成为白楼乡农村教育的中坚。

我们还走访了白楼乡其他几所小学,所到之处,校容校貌均有很大程度的改观,“泥巴屋,泥巴台,里边坐着泥巴孩”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愿望正逐步得以实现。

在谈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时,白楼乡中心学校校长李深义告诉记者:教育失衡现象是多年形成的,在营造公平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今天,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視,并已着手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的春天已来临。我们作为农村基层教育负责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清楚地知道,白楼乡是睢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基础差,校园建设“欠账”太多,我们一定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历史机遇,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在推进睢县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实现新的跨越。

猜你喜欢

白楼睢县全县
睢县关工委编纂出版《红色睢县》一书
河南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热储特征及资源评价
A dress of mother's love
总有一些重逢令你不安(创作谈)
总有一些重逢令你不安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睢县
“白楼”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