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探究

2011-11-11刘秀梅

决策探索 2011年20期
关键词:板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刘秀梅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节奏的加快,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改变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提高实验教学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其观察、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一、化学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一)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

(二)突出化学实验的实效性

化学实验是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简单化、明晰化,突出重要因素重现出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全面、清晰、准确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动态、高效、大容量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传递的信息具有生动、直观、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容易再现等特点。现实中一些难以做到的实验,在多媒体课件中通过动画的形式却能很好地模拟出来。

(三)突出板书的实用性

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产生就源于板书的启示。他发现有的学生善于利用教师的板书进行学习,效果很好。于是他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纲要信号图表”为核心的教学法体系。流畅漂亮的书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搭配合理的色彩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对学生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精心设计的板书被称为形式优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书,是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所无法比拟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此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减少教师的重复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如刚学习化学时,学生不易理解排空气法的收集原理,也不易讲述明白,若制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就懂,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五)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

中学化学中,关于化工生产的内容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模型、挂图、板书等演示手段,真实性和直观性较差,无法激起学生对化工生产的兴趣。若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编写化工生产的流程图,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转化和流动情况,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二、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主次不能颠倒

应该明白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如果盲目依赖多媒体技术,把它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那么化学课教学就成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课,而教师则成了电脑操作员、解说员,其主导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其主体地位被剥夺,教学效果甚至比常规课还差。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计划中对教学资源和手段精心选择,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而不需要用的时候,则坚决不用,以免喧宾夺主、流于形式。

(二)忌“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为一体,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但是,一味追求画面、形式美观,而忽视对实质内容的推敲,实际教学效果则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不能将现代化教学资源和手段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要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善,而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覺悟的提高上;选材要适当、典型,突出重、难点。

(三)适度原则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适量、适度。因为即使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实际,长时间刺激,也容易引起学生疲劳,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将其着重运用于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适度使用,切忌为赶时髦而滥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板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