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坛经》中比喻手段的使用及英译

2011-11-08于海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坛经慧能暗喻

于海玲

(湖南工程学院图书馆 湖南湘潭 411104)

《坛经》中比喻手段的使用及英译

于海玲

(湖南工程学院图书馆 湖南湘潭 411104)

《坛经》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文采,而是“打比方”,即用听者熟悉的事物来解释说明不熟悉的事物,以使自己的思想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在《坛经》的英译本中,根据具体情况,原文中的比喻表达或被复制,或被更换,或被省略,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比喻;《坛经》;英译

引言

作为禅宗六代祖师慧能言语记录的《六祖坛经》,是惟一以“经”字冠名的中国佛教理论典籍,主要记述了六祖慧能(638-713)的生平事迹和语录。其文字简明易读,近于直白。正如冯友兰先生在《论禅宗》一文中所说:“禅宗的语录的特点是,它不用翻译佛经典所用的那种翻译文体,也不用魏晋隋唐那种骈体文言。它能够用当时通俗易懂的白话,把佛教和佛学的中心思想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冯友兰,1988,P6)

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历代《坛经》中都存在大量的修辞手段,主要有反问、设问、比喻、对偶、映衬、比拟等等,如成书于733年的敦煌原本《坛经》中就主要运用了省略、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段,(张子开,2003,P55)而成书较晚的德异本和宗宝本中修辞手段更多,其中尤以比喻的使用最为频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将其译为英语的过程中,译者又是如何处理这些比喻的呢?为了便于分析,现将本文所采用的汉英版本交代如下。本文所用汉语版本是 96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中的汉语本(下文中再提到《坛经》汉译本,即指这个版本),而英译本亦以这本书中的英译本为主,同时参照我国译者黄茂林(Wong Mau-lam)1930年的译本和英国学者Christmas Humphreys1953年的修改本。

1.《坛经》比喻修辞手法使用统计

《坛经》共十品,各品内容如下:第一行由品,主要是慧能讲述自己的生平和得法觉悟的过程,以及自己传法讲经的来由;第二般若品,讲的是般若大法,般若即智慧的意思,且是佛教中最高的智慧,是求得解脱的途径;第三疑问品,是慧能回答大家所提的疑问,讲解一些具体的法相;第四定慧品,主要讲解了定慧一体,以及禅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思想;第五坐禅品内容最少,只有 390字,主要讲的是外禅内定的修行方法;第六忏悔品,慧能向听众讲解了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五中自性法身香,以及无相忏悔;第七机缘品,主要记录了慧能依据不同弟子的品性,随机随缘向他们解疑答惑,普度众生;第八顿渐品,主要讲的是顿悟与渐悟的差别和方法,说明佛法本无二分,所谓顿渐只是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第九宣召品讲到当时的则天女皇对慧能宣召及大臣薛简对大师禅宗大法的领悟和宣扬;最后第十嘱咐品是大师临终前对众弟子的开悟和嘱咐,涉及到三科、三十六对、众生皆有佛性等思想。下表(表一)是对《坛经》各品字数及所使用的比喻手法的统计。

品名/比喻手法 字数 明喻 暗喻 借喻 共计行由第一 3756 4 1 0 5般若第二 2801 9 1 0 10疑问第三 1515 1 2 0 3定慧第四 1051 3 0 0 3坐禅第五 390 0 0 0 0忏悔第六 2412 2 2 0 4机缘第七 5087 1 1 0 2顿渐第八 2323 1 0 0 1宣召第九 786 1 0 0 1嘱咐第十 3557 1 0 2 3总计 23718 23 7 2 32

根据表一统计,我们得出结论:各品中比喻手法使用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和本品的长短有关系,如第五品是惟一未使用任何比喻手法的一品,这不排除和它本身内容太少有关系,而第九品也只有一处使用了明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一定的,如字数最多的第七品中,只有两处使用了比喻,而使用比喻最多的第二品,在字数上排到了第四位。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影响各品比喻手法使用的因素呢?

2.《坛经》比喻修辞手法使用原因及实例分析

我们认为,影响《坛经》各品中比喻手法使用的真正因素,不在其字数的多少,而在于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及这些内容对于听众的难易程度。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汉语中比喻手法出现的原因及《坛经》本身特点讲起。

比喻是汉语运用得极为广泛且具有很好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不仅如此,它还是汉语中一种主要的传统修辞方式。有研究证明,远在先秦时期,比喻就已经出现并得到了运用。(于广元,1993,P46)但和现在我们对比喻的理解不同,比喻最初出现的动机不是或主要不是为增加文采,显示文学素养,而是为使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说的内容。如墨子认为“譬”的作用是用它事物来说明这一事物,惠施则更进一步认为“比喻”的作用是使对方明白,易于理解,用知道的事物作比来说明对方所不知晓的事物。(刘安洪,2002,P54)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俗称比喻为“打比方”。

尽管禅宗也肯定语言作为一种方便手段的作用,承认语言是必要的表达工具,但禅宗一向宣扬“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即认为最高真理是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究竟境界是不可说的。也就是说,尽管文字可以作为一种解释和理解思想的工具,但微妙的真理是超乎文字之上的。且一旦掌握了语言背后的义理,语言就可以被抛弃,万不可执着于语言的表象而丢失了语言背后的微言大义。因此,《坛经》作为禅宗六祖慧能语录的记录,与其说记录的是语言,不如说记录的是六祖的思想。六祖在对众人讲解佛法的过程中,为使众人真正体会到禅宗思想的妙处,而随机应变,根据所讲内容,采用一些听众所熟悉的东西打比方,也就不足为怪了。另外,历史上记载的,以及大家都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是慧能很有可能不识字,即使识字,文化程度也不会很高,再加上《坛经》整本书语言简单平易,所以我们可以排除慧能利用比喻以显示自身文采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坛经》中之所以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听众理解难以理解的内容,而各品中比喻使用的多少取决于其内容及思想。

《坛经》使用比喻最多的是第二品《般若品》。这一品是整部《坛经》中最重要的一品,“《坛经》中的精华或者核心,就在这第二品里。”(李安纲,1999,P90)全品都是在谈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义,是慧能思想的集中体现。所以在这品中,慧能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解般若大法,且在一些听众可能会难以理解的地方采用了比喻的方法。如在讲解之前,慧能先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黄茂林,1996,P36)

意为世上的人整天口里念“般若般若”而不去认识自己本性中存在的般若智慧。就像一个人一天到晚念食谱而不能说饱肚子一样,嘴巴里说空,说一万劫也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做口头禅始终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慧能开始讲摩诃般若波罗蜜的含义,一开始便使用了两个比喻:“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黄茂林,1996,P36)意为如果只是口念般若,而不在内心中照着般若智慧去做,那么法也就成了梦幻泡影,或朝露闪电,人生还是无法解脱。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黄茂林,1996,P38)意为人的心量是广大无边的,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没有方圆大小的形状等等。因为慧能的听众是爱好佛法的大众,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采用了这些听众比较熟悉的概念,像“说食不饱”、“虚空”之类。

而比较之下,尽管第七品《机缘品》,也是慧能对佛法大义的讲解,但因为其对象是佛门弟子,甚至绝大多数都是已修行多年的僧人,已有一定的理解基础,所以慧能在讲解的时候直接就佛法意义进行了讲解,只有两处采用了比喻。

3.《坛经》英译本比喻修辞的翻译

我国译者黄茂林(Wong Mau-lam)在1930年首次依据元代宗宝本将《坛经》译成英文,名为Sutra Spoken by the Sixth Patriarch,Wei Lang,on the High Seat of the Gem of Law,并在英国伦敦销售。1953年英国译者,伦敦佛教会主席Christmas Humphreys将黄茂林的译本进行了修正,并再版。而在1996年,湖南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汉英对照、文白对照的《坛经》,其采用的汉语本是“参校于宗宝本的德异本”,英文本则是黄茂林翻译,Christmas Humphreys修改的版本,其中有些部分编者又稍微做了一些改动。下面我们就以96年的版本为主,来看一下原本中比喻的翻译。

3.1 明喻的使用及英译

汉语中的明喻和英语中的simile大致对应。明喻的特点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都要在句中出现,其结构一般为:本体+喻词+喻体。汉语中充当明喻比喻词的有:(好)像、好比、(犹)如、如同、仿佛等;英语中充当明喻比喻词的有as,as if,be likened to,be analogous to等。《坛经》汉语本中明喻共23处,但在英译本中并非对原本亦步亦趋,在对明喻的处理上采用了以明喻译明喻、以暗喻译明喻、舍去明喻三种方法。下面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第一,以明喻译明喻。《坛经》英译本中以明喻译明喻是最主要的一种处理明喻的方法。在 23处明喻中,有 19处译成了明喻。如:

(1)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Now thanks to your guidance,I know it as a water-drinker knows how hot or how cold the water is。(黄茂林,1996,P26、27)

(2)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My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tra is as worthless as a heap of debris,while your discourse is as valuable as genuine gold。(同上,P32、33)

第二,以暗喻译明喻。《坛经》英译本中以暗喻译明喻的地方只有1处,即:

(3)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

…while sagacity and wisdom(Prajna),are the sun and moon respectively。(同上,P106、107)

第三,舍去明喻。舍去明喻即将汉语本中的明喻译成不用比喻修辞格的句子。一共有3处,如:

(4)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丛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If that interpretation sitting quietly and continuously,etc.,be correct,why on one occasion was Sariputra reprimanded by Vimalakirti for sitting quietly in the wood?(黄茂林,1996,P82)

3.2 暗喻的使用及英译

汉语中的暗喻,在英语中叫做metaphor。暗喻的特点为本体、喻体都出现,但没有诸“如(好)像”“如同”“as”之类的比喻词,使用的却是“是”“is”之类的词语直接将本体和喻体等同。

《坛经》汉语原本中共有暗喻7处,其翻译方法有以暗喻译暗喻、以明喻译暗喻及舍去暗喻三种。下面分别说明。

第一,以暗喻译暗喻。原本共有7处使用了暗喻,其中有4处在英译本中也是以暗喻形式出现的。如:

(5)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

Sirs,this physical body of ours is a city. Our eyes,ears,nose and tongue are the gates。There are five external gates,while the internal one is ideation. The mind is the ground. The Essence of Mind is the King who lives in the domain of the mind. (同上,P70、71)

(6)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The idea of a self or that of a being is Mount Meru. A depraved mind is the ocean. Klesa(defilement)is the billow.Wickedness is the evil dragon. Falsehood is the devil. The wearisome sense objects are the aquatic animals. Greed and hatred are the hells. Ignorance and infatuation are the brutes.(同上)

第二,以明喻译暗喻。在汉语本 7处暗喻中,仅有 1处暗喻被译成了明喻,即:

(7)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

Learned Audience,our physical body may be likened unto an inn(i.e.,a temporary abode),so we cannot take refuge there.(同上,P106、107)

第三,舍去暗喻。原本中使用了暗喻,但在译本中被省去的有2处,即:

(8)烦恼暗宅中,常需生慧日。

To illumine our gloomy tabernacle,which is stained by defilement,We should constantly set up the Light of Wisdom.(同上,P56、57)

(9)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

Our physical body,consisting of flesh and skin,etc.,is nothing more than a tenement,(for temporary use only),so we do not take refuge therein. (同上,P112、113)

3.3 借喻的使用及英译

借喻即直接把甲说成乙,以喻体来代替本体,其特点为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亦没有表比喻的词语。借喻也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坛经》汉语原本中共使用借喻2处,且在英译本中全部得到了再现,

(10)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In five petals the flower will be complete.

Thereafter,the fruit will come to bearing naturally.

(11)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Fallen leaves go back to where the root is. So I can’t say when I will come back,as when I first came,I didn’t say either.(黄茂林,1996,P228)

3.4 小结

我们把汉语原本中比喻手段在英译中所采用的方法总结如下,参见下表(表二)。

比喻手法 翻译方法 统计以明喻译明喻 19以暗喻译明喻 1明喻舍去明喻 3以暗喻译暗喻 4以明喻译暗喻 1暗喻舍去暗喻 2借喻 以借喻译借喻 2

根据表二可以看出,英译本基本上还是忠实于原文的表达方式的,原本中所采用的比喻手段大部分都得到了再现,只有少数被转换成了其他的比喻手法或被舍去不译。至于被转换或被舍去的原因,我们认为,既有英汉语差异及译者个人表达习惯的因素,也有译者为了照顾译文读者而故意采用变通的可能。如上文中的例4,就是舍去了原本中的明喻。

(12)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丛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If that interpretation'sitting quietly and continuously,etc.,be correct,why on one occasion was Sariputra reprimanded by Vimalakirti for sitting quietly in the wood?

原文的意思是“如果说我常坐不动就是‘一行三昧’,就像舍利弗在丛林中常坐不动一样,但是舍利弗却被维摩诘居士呵斥了一顿。”以此来说明“一行三昧”并不是有的人所理解的坐到那儿一动不动。译文中直接将这一明喻省去,而运用了一个反问句,同样将意思说明白了,在采用更加简单的语言表达的同时突出了更为强烈的诘问语气。

4.结语

尽管长期以来,修辞被大多人认为是一种附加在基础语言表达之上,以使自己的语言更有文采,更加“美丽”的一种手段。(蔡基刚,2006,P326)但我们认为,语言中之所以会出现各种修辞手段,人们对美的语言的追求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最深层,也是最基本的原因却在于表达思想的需要,即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清楚,更能得到听者的共鸣。这也是为什么在以文体简洁为特征的《坛经》中,共出现32处比喻(除神秀和慧能的两首偈之外)。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比喻修辞手段上存在很多共性,英译本《坛经》尽量尊重了原本的表达方式,并给予再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我们所比较对照的三个英语版本中,即黄茂林(Wong Mau-lam)1930年本,Christmas Humphreys1953年本,以及湖南出版社出版1996年的版本中,原文中比喻手段的翻译方法是由黄茂林的译本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后来的两个版本在比喻的翻译上都未做任何改动。这也许出于是后来的编者对第一位译者的尊重吧。

[1]Wong,Mau-lam. Sutra Spoken by the Sixth Patriarch,Wei Lang,on the High Seat of the Gem of Law[M]. Yeh Ching Chin,1930.

[2]Wong,Mau-lam.&Humphreys. Christmas. The Sutra of Wei Lang(or Hui Neng)[M]. Luzac&Company Ltd,1953.

[3]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冯友兰.论禅宗[A].//张文达,张莉.禅宗历史与文化[C].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5]黄茂林,顾瑞荣.汉英对照,文白对照《坛经》[M].湖南出版社,1996.

[6]李安纲.佛教三经·坛经[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7]刘安洪.中英比喻修辞格比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4).

[8]于广元.比喻的历史探索[J].扬州师院学报,1993(4).

[9]张子开.敦煌本《六祖坛经》的修辞[J].敦煌研究,2003(1).

于海玲(1984-),女,河南安阳人,湖南工程学院图书馆工作,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2011-03-12

猜你喜欢

坛经慧能暗喻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冰与火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