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教具探究N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2011-11-08何爱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年16期
关键词:输液瓶二氧化氮输液管

何爱玲

自制教具探究N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何爱玲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科学探究要求: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被水吸收。

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教师用书中建议采用课堂实验教学法,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现象与结论:

1.提示:实验所需的氧气可以当时制取,也可以课前制好,装在塑料袋中供学生选用(见表1)。

表1

2.提示: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只有2/3的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而1/3的二氧化氮转化为一氧化氮。因此,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二氧化氮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大气质量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有关。笔者在实验中遇到的难题是NO2有毒,5个班的演示实验完成后身体中毒,且2/3的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理论可行,实际很难实现,不适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更不适合做学生实验。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笔者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目的

制取NO2,验证NO2溶于水有NO产生,会推导NO2溶于水的反应原理,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NO2。

二、实验装置与药品

输液流量调节器,注射器,铜丝与浓硫酸,尖状插杆,输液瓶,水,橡皮气唧(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三、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1.安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将输液管剪短,利用连接管连接好仪器,左端点滴注射器的尖状插杆内设有二通道,一通道连接反应装置,另一通道连接带有输液流量调节器和点滴筒的输液管,右端尖状插杆插入橡皮气唧。通过橡皮气唧往装置中鼓气,注射器滑竿明显后移,说明气密性良好。

2.NO2的制取和溶于水实验探究

如图1所示,课前制好氧气储存于橡皮气唧储气囊中,利用尖状插杆连接输液管,关闭输液流量调节器,输液瓶中注入半瓶水,待用。细铜丝弯成螺旋状,固定在注射器滑竿橡皮塞处,通过注射器针头吸入浓硝酸,迅速与输液管连接,输液流量调节器调至最大流量。观察到注射器中铜丝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绿色,注射器、输液管、输液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左端的输液流量调节器,将注射器竖立,液体流入输液管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晃动输液瓶,瓶和点滴筒中气体颜色消失,说明NO2为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发生了反应。打开右端的输液流量调节器,挤压橡皮气唧,将储气囊中的氧气挤入输液瓶,立即看到气体变为红棕色,再晃动输液瓶,瓶和点滴筒中气体颜色又消失,重复几次直到气体颜色不再变化为止,说明NO2溶于水反应生成了NO,NO为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NO中N的化合价降低,必然有化合价升高,结合元素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得出3NO2+H2O=2HNO3+NO,只要不断补充氧气或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3.NO2的尾气吸收实验探究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关闭右端输液流量调节器,将左端的尖状插杆插入事先注入半瓶NaOH溶液的输液瓶中,打开左端输液流量调节器,抽动注射器滑竿、挤压点滴筒和输液管使液体回到注射器中,观察到注射器中铜丝又开始溶解,溶液蓝绿色加深,注射器、输液管、输液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左端的输液流量调节器,将注射器竖立,反应停止。晃动输液瓶,瓶和点滴筒中气体颜色消失,说明NO2易溶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打开右端的输液流量调节器,挤压橡皮气唧,将储气囊中的氧气挤入输液瓶,气体颜色不变,说明NO2溶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没有生成NO,NO2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NO2有毒,可以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避免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四、实验特点

1.装置简单,密封性强

采用注射器、输液管、输液流量调节器、点滴筒、输液瓶、橡皮气唧连接,巧妙运用了密封性好的特点。点滴注射器的尖状插杆内设有二通道,一为药液流通用,另一通道则为导通气体所用,配合装设在尖状插杆的气孔塞环使瓶内外压力平衡,药液得以顺利流畅地注入点滴筒内,而免用两支针头且无漏水之忧。本实验改进为一通道连接反应装置,另一通道连接带有输液流量调节器和点滴筒的输液管,起到了双导管作用。

2.操作简便,综合性强

注射器做反应制备装置,输液瓶做性质分析及产物检验装置,输液瓶中液体由水换作NaOH溶液,可达到多项目的。

3.绿色环保,安全性好

节约药品,气体不泄露,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健康。

[1] 宋心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 乔国才.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稿件编号:P1105051

何爱玲,本科,中教一级。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输液瓶二氧化氮输液管
空气中二氧化氮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二氧化氮制取实验装置和除气操作的改进
输液瓶内的压强
二氧化氮具有独立急性健康危害 浓度升高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医用输液瓶口保护盖的设计与使用
大舅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工艺参数对输液瓶瓶坯注塑性能的影响分析